正在加载图片...
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触角的基本构造、功能和类型;眼的种类及作用。了解昆虫头 要求部的内骨胳、昆虫的头式、昆虫头部的变化 重点重点:触角的基本构造、功能和类型、昆虫的头式 难点难点:头部的内骨骼,头部的变化 时间 教学主要内容(时间分配) 教学方法 10分钟 第三节头部的内骨骼 昆虫头部的内骨胳称幕骨,是由体壁内陷而成,主要功能是加强头 讲授 壳的支撑以承受口器肌肉的牵引和保护头内脑等器官。 1、幕骨前臂:是由额唇基沟两端内陷而成,外面的陷孔称前 幕骨陷。可借此正确辨别额唇基沟的位置。 2、幕骨后臂:是由次后头沟下端内陷而成,外面所留的陷口 称后幕骨陷,可用此辨别次后头的位置,两幕骨后臂通常相接形成 10分钟 幕骨桥,并和幕骨前臂相连合成“∏"或“Ⅹ″形。 3、幕骨背臂:幕骨前臂上又各生出一个突起,向背面伸到触角 附近的头臂上 第四节昆虫头式及其适应 4分虫的头式常以口器在头部着生的位置而分成三类 1、下口式:口器向下,约与身体的纵轴垂直。如蝗虫、粘虫等。 2、前口式:口器向前,与身体纵轴平行。如步行虫、草蛉幼虫 等。 后口式:口器向后斜伸。与身体纵轴成一锐角,不用时常弯 贴在身体腹面。如蝽象、蝉、蚜虫等。 第五节头部的变化目 的 要 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触角的基本构造、功能和类型;眼的种类及作用。了解昆虫头 部的内骨胳、昆虫的头式、昆虫头部的变化 重 点 难 点 重点:触角的基本构造、功能和类型、昆虫的头式。 难点:头部的内骨骼,头部的变化。 时 间 教学主要内容(时间分配) 教学方法 10 分钟 10 分钟 40 分钟 第三节 头部的内骨骼 昆虫头部的内骨胳称幕骨,是由体壁内陷而成,主要功能是加强头 壳的支撑以承受口器肌肉的牵引和保护头内脑等器官。 1、幕骨前臂:是由额唇基沟两端内陷而成,外面的陷孔称前 幕骨陷。可借此正确辨别额唇基沟的位置。 2、幕骨后臂:是由次后头沟下端内陷而成,外面所留的陷口 称后幕骨陷,可用此辨别次后头的位置,两幕骨后臂通常相接形成 幕骨桥,并和幕骨前臂相连合成“”或“X”形。 3、幕骨背臂:幕骨前臂上又各生出一个突起,向背面伸到触角 附近的头臂上。 第四节 昆虫头式及其适应 昆虫的头式常以口器在头部着生的位置而分成三类: 1、下口式:口器向下,约与身体的纵轴垂直。如蝗虫、粘虫等。 2、前口式:口器向前,与身体纵轴平行。如步行虫、草蛉幼虫 等。 3、后口式:口器向后斜伸。与身体纵轴成一锐角,不用时常弯 贴在身体腹面。如蝽象、蝉、蚜虫等。 第五节 头部的变化 讲授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