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filtration rate) 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 影响滤过率的两个因素 滤过系数(滤过面积和膜通透性) 有效滤过压 滤过膜及其通透性 滤过膜的结构:由三层结构组成 内层: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100nm的窗孔,阻止血细胞通过 中间层非细胞性基膜 水合凝胶纤维网,48mm多角形小孔 外层:肾小囊上皮细胞 具有相互交错的足突,之间的膜上有4-14nm孔为滤过的最后一道屏障 E细直 内度细胞 足细胞的次级突起 20 图6-9足细胞与毛细血管超微结构模式图 决定滤过的三个因素 1.被滤过物质的分子大小 有效半径<2.0m的物质完全滤过如葡萄糖, 有效半径>42mm的物质完全不滤过如血浆蛋白 2.被滤过物质的所带的电荷 相同有效半径时,带负电荷的物质难以通过(膜上有带负电荷的糖蛋白),病理情况时则相反 3.肾小球的滤过面积 两肾的总滤过面积达1.5m2,正常情况下保持恒定 病理时减少,滤过率降低出现少尿(<00ml天)或无尿 (<100m天 二有效过压 肾小球滤过的动力 有效滤过压= 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亚) RENAL PROCESSES dunne 部位肾小球 血浆胶体肾小球有效 渗透压 囊内压滤过压(filtration rate) 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 影响滤过率的两个因素: 滤过系数 (滤过面积和膜通透性) 有效滤过压 一. 滤过膜及其通透性 滤过膜的结构: 由三层结构组成 内层: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50 -100 nm的窗孔, 阻止血细胞通过. 中间层: 非细胞性基膜 水合凝胶纤维网, 4-8 nm多角形小孔. 外层: 肾小囊上皮细胞 具有相互交错的足突, 之间的膜上有 4 -14nm孔, 为滤过的最后一道屏障. 决定滤过的三个因素 1. 被滤过物质的分子大小 有效半径 < 2.0 nm 的物质完全滤过, 如葡萄糖; 有效半径 > 4.2 nm 的物质完全不滤过, 如血浆蛋白. 2. 被滤过物质的所带的电荷 相同有效半径 时, 带负电荷的物质难以通过 (膜上有带负电荷的糖蛋白), 病理情况时则相反. 3. 肾小球的滤过面积 两肾的总滤过面积达 1.5 m2, 正常情况下保持恒定, 病理时减少, 滤过率降低, 出现少尿(<500ml/天) 或无尿 (<100ml/天). 二. 有效滤过压 肾小球滤过的动力 有效滤过压= 肾小球毛细血管压 - (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亚) 部位 肾小球毛细 血浆胶体 肾小球 有效 血管内压 渗透压 囊内压 滤过压 入球端 45 20 10 15 出球端 45 35 10 0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