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13章营养与肥胖 概述 肥胖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疾病 单纯性肥胖是一种多见于生活条件较好的人群中的营养不良性疾病。 这种营养不良性疾病,由于营养过剩所造成 特点:机体脂肪和脂肪组织过多,超过了正常生理需要,并有害于身体健康。 肥胖的判断—身高标准体质量法 成人理想体重适用 Broca改良公式或平田公式平田公式:体重(kg)=[身高(cm)-100]+0.9 Broca改良公式:体重(kg)=身高(cm)105 在理想体重土10%范围内为正常,±(10%~20%)为超重或瘦弱;±20%以上为肥胖或消瘦 肥胖的判断——体质指数,体质指数(BMI)来评价学龄后是否超重或肥胖。 BM=体重(kg)/[身高(m)]2 疾病率的最低值:男性22.2:女性219 肥胖的判断—一皮褶厚度 瘦弱、中等、肥胖 6~8岁男童为<10、10~20、>20 成年男子为<10、10-40、>40 成年女子为<10~20、20~50、>50~60。 二、肥胖的原因 1.遗传因素 60-80%的严重肥胖者有家族发病史。 不但肥胖有遗传性,而且脂肪分布的部位也有遗传性。 即然地有家族发病史的肥胖者,其发病也并不一定就是遗传因素起决定作用 个人的饮食、生活、工作习惯都受其家族传统生活环境的影响 对肥胖的发生起决定作用的,通常是其能量的入超而不是其遗传潜势。 2.神经精神因素 肥胖者有精神、情绪方面的问题。而采取代偿性进食,想通过餐桌上的乐趣来补偿 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不快,这亦会导致一部分人逐渐肥胖起来 同样的环境压力所致之精神负荷,可产生截然不同的效应:一部分人食欲受到抑制而 消瘦;而另一部分人食欲亢进而肥胖。 肥胖者对于食物的色香、味、形等反应不同于正常人,对食物所发出的“提示”特别 敏感,还往往丧失了食欲的控制机制,趋向于吃完所有放在面前的食物 3.生化因素 当能量的摄入不符合机体需要,同时又在没有增加或减少活动量的情况下,相当一部分 人却可维持体重不变 ①不同的个体,其所含有的钠/钾三磷酸腺苷酶(NaK+-AP酶)及脂蛋白酶(清除因子 脂酶)之数量与活性是不同的。 ②体脂在合成或分解时,都要使脂肪酸在脂酰辅酶A酶的作用下形成脂酰辅酶A。近年 研究表明,这类酶有两种。一种专管合成,另一种专管分解;前者的数量和活性往往高于后 ③近年来的研究已发现,体内不仅有一系列的“偶合因子”与“脱偶合因子”等对ATP的产生 效率起控制作用,而且还存在有两种类型的细胞色素b(即bT及bK)。第 13 章 营养与肥胖 一、概述 肥胖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疾病。 单纯性肥胖是一种多见于生活条件较好的人群中的营养不良性疾病。 这种营养不良性疾病,由于营养过剩所造成。 特点:机体脂肪和脂肪组织过多,超过了正常生理需要,并有害于身体健康。 肥胖的判断——身高标准体质量法 成人理想体重适用 Broca 改良公式或平田公式:平田公式:体重(kg)=[身高(cm)一 100]*0.9 Broca 改良公式:体重(kg)=身高(cm)一 105 在理想体重土 10%范围内为正常,±(10%~20%)为超重或瘦弱;±20%以上为肥胖或消瘦。 肥胖的判断——体质指数,体质指数(BMI)来评价学龄后是否超重或肥胖。 BMI=体重(kg)/[身高(m)]2 疾病率的最低值:男性 22.2;女性 21.9 肥胖的判断——皮褶厚度 瘦弱、中等、肥胖 6~8 岁男童为<10、10~20、>20; 成年男子为<10、10—40、>40; 成年女子为<10~20、20~50、>50~60。 二、肥胖的原因 1.遗传因素 60-80%的严重肥胖者有家族发病史。 不但肥胖有遗传性,而且脂肪分布的部位也有遗传性。 即然地有家族发病史的肥胖者,其发病也并不一定就是遗传因素起决定作用。 一个人的饮食、生活、工作习惯都受其家族传统生活环境的影响 对肥胖的发生起决定作用的,通常是其能量的入超而不是其遗传潜势。 2.神经精神因素 肥胖者有精神、情绪方面的问题。而采取代偿性进食,想通过餐桌上的乐趣来补偿 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不快,这亦会导致一部分人逐渐肥胖起来。 同样的环境压力所致之精神负荷,可产生截然不同的效应:一部分人食欲受到抑制而 消瘦;而另一部分人食欲亢进而肥胖。 肥胖者对于食物的色香、味、形等反应不同于正常人,对食物所发出的“提示”特别 敏感,还往往丧失了食欲的控制机制,趋向于吃完所有放在面前的食物。 3.生化因素 当能量的摄入不符合机体需要,同时又在没有增加或减少活动量的情况下,相当一部分 人却可维持体重不变 ①不同的个体,其所含有的钠/钾三磷酸腺苷酶(Na+K+-ATP 酶)及脂蛋白酶(清除因子 脂酶)之数量与活性是不同的。 ②体脂在合成或分解时,都要使脂肪酸在脂酰辅酶 A 酶的作用下形成脂酰辅酶 A。近年的 研究表明,这类酶有两种。一种专管合成,另一种专管分解;前者的数量和活性往往高于后 者; ③近年来的研究已发现,体内不仅有一系列的“偶合因子 ”与“脱偶合因子”等对 ATP 的产生 效率起控制作用,而且还存在有两种类型的细胞色素 b(即 bT 及 bK)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