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初三语文教案 主备人:殷建坤审核人:黄爱 课题:学问与智慧 罗家伦 教学目标 1、理解学问与智慧的区别与联系 2、继续学习对比论证与举例论证的方法; 3、体会隽美的语言并注意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 1、理解学问与智慧的区别与联系; 2、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进行论证 3、优美语言的积累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新课导入;初步感知文章大意,理清文章脉络:理清学问与智慧两者之间的关系; 学习文章中运用的多种论证方法;语言积累:总结归纳全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2、检查预习情况: 读准字音,看清笔画:陶冶寸积铢累大窾砣吃穷年探骊得珠犀锐 3、学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明确:全文共六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2):论述学问与智慧的区别 第二部分(4-6):论述学问与智慧的联系 4、学生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文章的标题是“学问与智慧”,是个并列短语,是全文的中心论题。中心论点在文末: “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需要智慧一一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同时 也是文章的结论。 5、研读文章的第一部分 (1)读文章的第一节,理解文章是怎样来阐明学问与智慧的 明确:作者作了一系列的精彩的比喻(完成第一部分的板书)。这些比喻贴切,是因为对学 问与智慧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准确。 (2)在同一个人的身上,如果只有学问而没有智慧,会怎么样?相反如果没有智慧只有学问又 是怎么样?如果同时具备学问与智慧呢? 明确:第一种则是“有学问的笨伯”或“两脚书橱”“冬烘先生”:第二种情况则可能不见得 有很好的学问或者是对于人情事理,都很通达,凭借经验,运用心得。第三种则是既有学问又有 智慧的人,他们对人情和事理都有独特的见解,对于学问有自己的独见。只有同时兼备了这两种 的人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智者或学问家 (3)在论述第二个方面的问题时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 明确:既采用了对比论证,又引用了《庄子·苞丁解牛》的例子来进行论证。可见比喻是生 动而又贴切的,例证是形象而又典型的 6、研读第二部分: (1)学生快速地阅读第二部分的内容,明确每段文字所讲述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论述学问不能离开智慧。 第四节:论述世间不仅有缺乏智慧的人,而且有缺乏智慧的书。初三语文教案 主备人:殷建坤 审核人:黄爱 国 课题:学问与智慧 罗家伦 教学目标: 1、理解学问与智慧的区别与联系; 2、继续学习对比论证与举例论证的方法; 3、体会隽美的语言并注意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 1、理解学问与智慧的区别与联系; 2、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进行论证; 3、优美语言的积累。 教学时间: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新课导入;初步感知文章大意,理清文章脉络;理清学问与智慧两者之间的关系; 学习文章中运用的多种论证方法;语言积累;总结归纳全文。 教学过程: 1、 新课导入。 2、 检查预习情况: 读准字音,看清笔画:陶冶. 寸积铢累.. 大窾. 矻矻..穷年 探骊.得珠 犀.锐 3、 学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明确:全文共六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2):论述学问与智慧的区别; 第二部分(4-6):论述学问与智慧的联系。 4、 学生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文章的标题是“学问与智慧”,是个并列短语,是全文的中心论题。中心论点在文末: “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同时 也是文章的结论。 5、 研读文章的第一部分。 (1)读文章的第一节,理解文章是怎样来阐明学问与智慧的。 明确:作者作了一系列的精彩的比喻(完成第一部分的板书)。这些比喻贴切,是因为对学 问与智慧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准确。 (2)在同一个人的身上,如果只有学问而没有智慧,会怎么样?相反如果没有智慧只有学问又 是怎么样?如果同时具备学问与智慧呢? 明确:第一种则是“有学问的笨伯”或“两脚书橱”“冬烘先生”;第二种情况则可能不见得 有很好的学问或者是对于人情事理,都很通达,凭借经验,运用心得。第三种则是既有学问又有 智慧的人,他们对人情和事理都有独特的见解,对于学问有自己的独见。只有同时兼备了这两种 的人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智者或学问家。 (3)在论述第二个方面的问题时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 明确:既采用了对比论证,又引用了《庄子·苞丁解牛》的例子来进行论证。可见比喻是生 动而又贴切的,例证是形象而又典型的。 6、 研读第二部分: (1) 学生快速地阅读第二部分的内容,明确每段文字所讲述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论述学问不能离开智慧。 第四节:论述世间不仅有缺乏智慧的人,而且有缺乏智慧的书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