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环保不过关,什么都免谈”。这是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在外商面前说得最硬的一句 话。2006年,这一句话将38个投资项目拒之门外 开发区城市管理环保局环境保护处处长王永军说:“近年来,所有入区项目,第一关就是前置审批。” 开发区管委会2002年投资300多万元,编制了环境保护规划,提高招商门槛,优化产业结构基础。通过严 把项目准入关,对进区投资新项目按照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严格控制电力、有色金属冶炼等高 耗能行业的生产规模,一律不得上马高污染、高能耗、高水耗项目。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是首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实际上,开发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工作早在前几 年启动。1996年~1998年,开发区全部取消4吨以下锅炉,进行能源结构调整。1999年,全部污水进市 污水处理厂,不再直接排入海中。在工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开发区积极打造节能型产业体系。2006年,开 发区依托龙头企业和一批专业园区,对项目用地进行统筹规划,提高投资强度,为龙头企业及配套企业留 足发展空间。这一年,全区聚集度最高、各项消耗相对较低的电子信息产业和机械汽车产业,占据了绝对 主导地位,工业产值分别占全区总量的32.4%和31%。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369.5亿 元,占总量的60.7%。 烟台市经贸委副主任姜明说,按低能耗、高产出的产业要求,烟台市确定机械、电子、食品、黄金 为4大支柱产业,就连一向污染严重的黄金产业也已转向发展黄金深加工。这种结构上的调整,带动了全 市节能降耗工作。 政府:做“四两拨千斤”的施力者 如今,“捡破烂”也能捡出大产业。在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有这样一家靠收工业废品年创产值 过亿元的企业—一烟台绿环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蔡水源是一位精明的南方人,他领着记者参观了废品加工车间。这里并没有多少 高科技,只是将收购来的铁片、木条、塑料等固体废弃物,简单加工成工业原料或半成品,再卖给需要的 企业。但这的确是一个赚钱的产业,几分钱收来的废品经过简单分类加工就可增值10倍,甚至几十倍。记 者看到,厂内新添置的有色金属分解设备,可以将电脑废弃主板零件,分解加工成各种金属或其他材料粉 在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像这类资源再生企业还有近60家,企业注册资本1.7亿美元,投资总额 2.8亿美元。而这类处于产业链中间环节企业的集群式发展,与政府的政策扶持密不可分。烟台经济技术 开发区在土地非常紧张的情况下,规划建设了再生资源加工园区,成为全区废旧物资和废弃物处理、加工 再生的平台。去年,仅绿环再生资源、众诚生化等企业,就加工废旧资源2900吨,实现产值1.83亿元 姜明认为,有限的财政投入,往往能收到“四两拨千斤”的奇效,这充分彰显了政府在推进循环经 济发展中的重要角色。专设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只是政府发挥政策引导的一个环节。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还 利用技改贷款贴息,进口设备关税抵免等优惠政策,引导、鼓励企业积极争取国家国债项目,不断加大技 改投入力度,对耗能高、污染重的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2006年,全区新开工3000万元以上技 改项目43个,全年累计投入技改资金76亿多元 年,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工业总产值820亿元,较上年增长34.4%:GDP总量是1998的 12.4倍。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各项能耗指标均控制在较低水平。去年,全区万元GDP能耗为0.39吨 标准煤,相当于全市平均水平的44.4%:万元GDP取水量为7.29立方米,相当于全市平均水平的17.1%。 (编辑:孙爱东) 2007年立法直击民生问题 本刊记者殷丽娟“环保不过关,什么都免谈”。这是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在外商面前说得最硬的一句 话。2006 年,这一句话将 38 个投资项目拒之门外。 开发区城市管理环保局环境保护处处长王永军说:“近年来,所有入区项目,第一关就是前置审批。” 开发区管委会 2002 年投资 300 多万元,编制了环境保护规划,提高招商门槛,优化产业结构基础。通过严 把项目准入关,对进区投资新项目按照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严格控制电力、有色金属冶炼等高 耗能行业的生产规模,一律不得上马高污染、高能耗、高水耗项目。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是首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实际上,开发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工作早在前几 年启动。1996 年~1998 年,开发区全部取消 4 吨以下锅炉,进行能源结构调整。1999 年,全部污水进市 污水处理厂,不再直接排入海中。在工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开发区积极打造节能型产业体系。2006 年,开 发区依托龙头企业和一批专业园区,对项目用地进行统筹规划,提高投资强度,为龙头企业及配套企业留 足发展空间。这一年,全区聚集度最高、各项消耗相对较低的电子信息产业和机械汽车产业,占据了绝对 主导地位,工业产值分别占全区总量的 32.4%和 31%。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 369.5 亿 元,占总量的 60.7%。 烟台市经贸委副主任姜明说,按低能耗、高产出的产业要求,烟台市确定机械、电子、食品、黄金 为 4 大支柱产业,就连一向污染严重的黄金产业也已转向发展黄金深加工。这种结构上的调整,带动了全 市节能降耗工作。 政府:做“四两拨千斤”的施力者 如今,“捡破烂”也能捡出大产业。在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有这样一家靠收工业废品年创产值 过亿元的企业──烟台绿环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蔡水源是一位精明的南方人,他领着记者参观了废品加工车间。这里并没有多少 高科技,只是将收购来的铁片、木条、塑料等固体废弃物,简单加工成工业原料或半成品,再卖给需要的 企业。但这的确是一个赚钱的产业,几分钱收来的废品经过简单分类加工就可增值 10 倍,甚至几十倍。记 者看到,厂内新添置的有色金属分解设备,可以将电脑废弃主板零件,分解加工成各种金属或其他材料粉 末。 在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像这类资源再生企业还有近 60 家,企业注册资本 1.7 亿美元,投资总额 2.8 亿美元。而这类处于产业链中间环节企业的集群式发展,与政府的政策扶持密不可分。烟台经济技术 开发区在土地非常紧张的情况下,规划建设了再生资源加工园区,成为全区废旧物资和废弃物处理、加工、 再生的平台。去年,仅绿环再生资源、众诚生化等企业,就加工废旧资源 2900 吨,实现产值 1.83 亿元。 姜明认为,有限的财政投入,往往能收到“四两拨千斤”的奇效,这充分彰显了政府在推进循环经 济发展中的重要角色。专设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只是政府发挥政策引导的一个环节。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还 利用技改贷款贴息,进口设备关税抵免等优惠政策,引导、鼓励企业积极争取国家国债项目,不断加大技 改投入力度,对耗能高、污染重的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2006 年,全区新开工 3000 万元以上技 改项目 43 个,全年累计投入技改资金 76 亿多元。 2006 年,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工业总产值 820 亿元,较上年增长 34.4%;GDP 总量是 1998 的 12.4 倍。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各项能耗指标均控制在较低水平。去年,全区万元 GDP 能耗为 0.39 吨 标准煤,相当于全市平均水平的 44.4%;万元 GDP 取水量为 7.29 立方米,相当于全市平均水平的 17.1%。 (编辑:孙爱东) 2007 年立法直击民生问题 本刊记者 殷丽娟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