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四个阶段(1986~1998年),前5年增长速度为7.4%,后8年增长趋缓,平均速度 为3.8%。1988年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达到高收入国家的低位水平,步入发达国家和 地区的行列,也标志着香港真正进入现代化阶假。 1993 GD 近2万美元,这是香港 成为国际中心城市的重要标志之 。选定四个行业增加值比重为:6.0:25.0:9.2:24.6。该 阶段进出口贸易业成为该时期香港经济增长的最大亮点,转口贸易中超过一半的比重来自中 国内地。随者香港制造业的北移和拓展,本地制造业呈现出集融资、采购、设计、推销、货 物中转的生产控制中心和服务中心于一体的虚拟化特征,但本地制造业虚拟化可能带来产业 定程度上呈现: 空洞化 的质疑。总之 香港己经发展成为以国际贸易和金融业为 主导,制造业虚拟化为特征的国际性经济中心城 第五阶段(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得益于内地与香港的经济互动以及全球一体化推动, 香港成为内地最重要的金融及商贸服务中心之一。产业结构变革特征是代表高技术含量的电 机与电器制造业又成为制造业优势部门,服务业中商业服务业上升为第 发展趋势表明,香 中心城市的地位将进一步得到稳固。 (二)新加坡经济发展道路。新加坡经济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66~1975年):改善基础设施,鼓励投资创业,提供金融服务,促使依靠 转口贸易为主的经济结构向多元化经济转变,着力“进口替代”,发展制造业、电子工业气 劳动密集型工业,加快工业化步伐,全面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机场、港口、道路相继建成或 得到改善,公共住宅开始大规模兴建,具备吸引外资的条件,外国投资设厂开始增加。 1985年):若手重组经济结构 大力引讲高技术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将制造业朝着高附加值、高度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方向转化,以电子行业为先导,继续》 展制造业,以石油提炼、电子电器、船舶修造为主体的新兴工业初具规模,跻身于亚洲新兴 工业国,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使软、硬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为大规模引 进外资创造良好条件。 第三阶段(1986~1995年):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正式确定将制造业和服务业作 为经济发展的双引擎,降低企业所得税,引进投资、技术和专业管理人员,大力发展高技术 鼓励跨国公司与本地中小企业挂钩,成为世界上著名的航运中心、炼油中心以及亚洲的金融 中心。 第四阶段(1996年至今):以服务业、信息产业为发展重 加速经济国际化、 自由化 高科技化。近年米,大力推行“区域化经济策略”,提出“打造新的新加坡”,加速向海外 资,积极开展在国外的经济活动,制定实施从传统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战略规划,全力推 讲经济重组。 三、香港、新加坡经济发展道路特征分机 第一,香港和新加坡都有自己的区位优势。香港位于亚太地区的核心位置,是束北亚通 往束南亚、印度洋的必经之地:新加坡是连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枢纽之一。香港面积为1, 080平方公里,新加坡为659平方公里。同时,香港和新加坡都是WT0的成员和独立关税 第四个阶段(1986~1998 年),前 5 年增长速度为 7.4%,后 8 年增长趋缓,平均速度 为 3.8%。1988 年人均 GDP 突破 1 万美元,达到高收入国家的低位水平,步入发达国家和 地区的行列,也标志着香港真正进入现代化阶段;1993 年人均 GDP 近 2 万美元,这是香港 成为国际中心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选定四个行业增加值比重为:6.0∶25.0∶9.2∶24.6。该 阶段进出口贸易业成为该时期香港经济增长的最大亮点,转口贸易中超过一半的比重来自中 国内地。随着香港制造业的北移和拓展,本地制造业呈现出集融资、采购、设计、推销、货 物中转的生产控制中心和服务中心于一体的虚拟化特征,但本地制造业虚拟化可能带来产业 结构一定程度上呈现出“空洞化”的质疑。总之,香港已经发展成为以国际贸易和金融业为 主导,制造业虚拟化为特征的国际性经济中心城市。 第五阶段(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得益于内地与香港的经济互动以及全球一体化推动, 香港成为内地最重要的金融及商贸服务中心之一。产业结构变革特征是代表高技术含量的电 机与电器制造业又成为制造业优势部门,服务业中商业服务业上升为第一优势部门。该阶段 发展趋势表明,香港管理和应对国际风险能力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其国际性 中心城市的地位将进一步得到稳固。 (二)新加坡经济发展道路。新加坡经济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66~1975 年):改善基础设施,鼓励投资创业,提供金融服务,促使依靠 转口贸易为主的经济结构向多元化经济转变,着力“进口替代”,发展制造业、电子工业等 劳动密集型工业,加快工业化步伐,全面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机场、港口、道路相继建成或 得到改善,公共住宅开始大规模兴建,具备吸引外资的条件,外国投资设厂开始增加。 第二阶段(1976~1985 年):着手重组经济结构,大力引进高技术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将制造业朝着高附加值、高度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方向转化,以电子行业为先导,继续发 展制造业,以石油提炼、电子电器、船舶修造为主体的新兴工业初具规模,跻身于亚洲新兴 工业国,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使软、硬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为大规模引 进外资创造良好条件。 第三阶段(1986~1995 年):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正式确定将制造业和服务业作 为经济发展的双引擎,降低企业所得税,引进投资、技术和专业管理人员,大力发展高技术, 鼓励跨国公司与本地中小企业挂钩,成为世界上著名的航运中心、炼油中心以及亚洲的金融 中心。 第四阶段(1996 年至今):以服务业、信息产业为发展重心,加速经济国际化、自由化、 高科技化。近年来,大力推行“区域化经济策略”,提出“打造新的新加坡”,加速向海外投 资,积极开展在国外的经济活动,制定实施从传统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战略规划,全力推 进经济重组。 三、香港、新加坡经济发展道路特征分析 第一,香港和新加坡都有自己的区位优势。香港位于亚太地区的核心位置,是東北亚通 往東南亚、印度洋的必经之地;新加坡是连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枢纽之一。香港面积为 1, 080 平方公里,新加坡为 659 平方公里。同时,香港和新加坡都是 WTO 的成员和独立关税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