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居民收入增加、受教育程度提高,国民逐渐养成阅读习惯,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 支撑图书市场稳步发展。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均读书数量较低,发达国家不仅以经济手段支持图书产 业发展,也通过多种途径营造社会读书氛围,如韩国领布《读书振兴法》、美国 颁布《卓越阅读法》,从立法层面鼓励读书。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国民阅 读习惯的养成与深化,中国图书市场有进一步的增长空间 (摘编自《2017-2022年中国图书零售连锁市场供需预测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材料三 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这其中还包括教材教辅。而据 不完全统计,犹太人以64本的年人均阅读量雄踞世界首位。日本、法国、韩国 的人均阅读读书量分别为40本、20本和11本。与日韩等国初比,我国纸质图 书平均阅读量差距不小。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大原因是,确实没时间读书,首份《中国国 民体闲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人每天用于休闲的时间仅3156个小时,经济 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8个国家平均值5.736小时,而中国人工作的时间则 达到9.249小时。有限的休闲时间,国人又大把扔进了应酬、交际中。相对于其 他国家,我们中国人工作强度是全世界最大的。此外,网络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 渠道日益增多,快餐化、娱乐化的阅读方式也令人们很难静下心捧一本书细细品 味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应试教育影响,从小学到大学,被强迫学习,读 死书,导致很多人对读书都很抵触,甚至害怕读书。 (摘编自天下趣事网《2016年中国人读书数据》等) 7.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3分) 根据材料一,虽然纸质出版物阅读仍是国民倾向的阅读方式,但数字化阅读 更受年轻人的喜爱,数字化阅读将会取代纸质化阅读。 B.根据材料一,2015年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相比2014年增长了接 近一倍,是历年统计中首次日均手机阅读时长超过1小时。 C.材料二认为,阅读习惯的养成与深化取决于受教育程度的提髙,国民不断增 长的阅读消费需求将支撑图书市场进一步发展。 D.材料三认为,我国国民纸质图书人均阅读量比日韩等国少的最直接原因是中 国人的工作强度全世界最大,导致国民没有时间读书。 8.下列针对三则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合理的两项是(5分 A.材料一显示2013至2015年,我国国民阅读方式中,纸质图书的阅读量呈逐 年下降的趋势,而电子书的阅读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B.材料一显示,2015年手机阅读增速最快,这一趋势与人们利用碎片化时间进 行“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内容”阅读的倾向一致 C.材料二中发达国家通过经济手段、立法方式鼓励国民读书,营造良好的社会 读书氛围来促进国民阅读,这种做法值得我国借鉴 D.材料三显示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中还包括了对教材和教辅的阅读,这充 分说明了我国广大中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抵触。 E.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对我国国民的阅读情况进行了分析,都认为我国国民的 阅读情况虽和发达国家相比有差距,但会越来越好 9.请你对提髙我国国民阅读量提出两条合理建议,并结合材料简要阐述。(4 分居民收入增加、受教育程度提高,国民逐渐养成阅读习惯,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 支撑图书市场稳步发展。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均读书数量较低,发达国家不仅以经济手段支持图书产 业发展,也通过多种途径营造社会读书氛围,如韩国领布《读书振兴法》、美国 颁布《卓越阅读法》,从立法层面鼓励读书。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国民阅 读习惯的养成与深化,中国图书市场有进一步的增长空间。 (摘编自《2017-2022 年中国图书零售连锁市场供需预测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材料三: 2015 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 4.58 本,这其中还包括教材教辅。而据 不完全统计,犹太人以 64 本的年人均阅读量雄踞世界首位。日本、法国、韩国 的人均阅读读书量分别为 40 本、20 本和 11 本。与日韩等国初比,我国纸质图 书平均阅读量差距不小。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大原因是,确实没时间读书,首份《中国国 民体闲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人每天用于休闲的时间仅 3156 个小时,经济 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8 个国家平均值 5.736 小时,而中国人工作的时间则 达到 9.249 小时。有限的休闲时间,国人又大把扔进了应酬、交际中。相对于其 他国家,我们中国人工作强度是全世界最大的。此外,网络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 渠道日益增多,快餐化、娱乐化的阅读方式也令人们很难静下心捧一本书细细品 味。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应试教育影响,从小学到大学,被强迫学习,读 死书,导致很多人对读书都很抵触,甚至害怕读书。 (摘编自天下趣事网《2016 年中国人读书数据》等) 7.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3 分) A.根据材料一,虽然纸质出版物阅读仍是国民倾向的阅读方式,但数字化阅读 更受年轻人的喜爱,数字化阅读将会取代纸质化阅读。 B.根据材料一,2015 年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相比 2014 年增长了接 近一倍,是历年统计中首次日均手机阅读时长超过 1 小时。 C.材料二认为,阅读习惯的养成与深化取决于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国民不断增 长的阅读消费需求将支撑图书市场进一步发展。 D.材料三认为,我国国民纸质图书人均阅读量比日韩等国少的最直接原因是中 国人的工作强度全世界最大,导致国民没有时间读书。 8.下列针对三则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合理的两项是(5 分) A.材料一显示 2013 至 2015 年,我国国民阅读方式中,纸质图书的阅读量呈逐 年下降的趋势,而电子书的阅读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B.材料一显示,2015 年手机阅读增速最快,这一趋势与人们利用碎片化时间进 行“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内容”阅读的倾向一致。 C.材料二中发达国家通过经济手段、立法方式鼓励国民读书,营造良好的社会 读书氛围来促进国民阅读,这种做法值得我国借鉴。 D.材料三显示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中还包括了对教材和教辅的阅读,这充 分说明了我国广大中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抵触。 E.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对我国国民的阅读情况进行了分析,都认为我国国民的 阅读情况虽和发达国家相比有差距,但会越来越好。 9.请你对提高我国国民阅读量提出两条合理建议,并结合材料简要阐述。(4 分)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