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金融市场只好自办“保险”。从某种意义上说,衍生证券实际上是一种保险工具。所不同的只 是保险人不再是少数几家保险公司,而是大量的投机者和其他被保险人一一保值者( Hedger)。 认识到这一点后,我们自然就不应再对投机者( Speculator)“横眉冷对”了。衍生证券中与 保险功能最接近的当数期权,也许正因为此,期权费(或称期权价格)在英文中与保险费是 同一个单词“ Premium 衍生证券的发展实际上代表了“公平交易对交易双方均有好处”这一思想的发展,而这 正是金融创新的核心。从物物交换到商品交换,从部落内部交易、部落之间交易、到国际贸 易,从商品交易到劳务交易,人们充分体会到交易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好处。然而,这些交易 都局限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交易,都只限于“ Goods”(好东西)的交易。衍生证券的出现,则 完全打破了这些界限,把风险这种“Bads”(坏东西)也纳入交易的范围。这是一次思想的解放。 这一解放也把人们从千百年来一直受困扰的风险中解放出来,从而第一次尝到了可以自己掌 握自己命运的滋味。通过购买外汇期货,举借外汇者可以摆脱外汇风险的困扰,通过购买股 票看跌期权,持股者可以不用担心股价下跌,从而可以安心享受长期投资的好处 然而,衍生证券决不像保险工具那样本性温顺,它本身所包含的风险远高于其它任何金 融工具。人们正是利用以毒攻毒的原理创造并运用衍生证券这一特殊“保险工具”的。应该 指出的是,风险的确切含义是实际收益偏离预期收益的可能性,这种偏离包含着正负两个方 向的偏离,偏离幅度越大,风险越大。因此,风险越大,意味着亏损和盈利的可能性同样越 大。正是这种巨额盈利和亏损共存的机会,才诱导众多的投机客进入衍生证券市场 衍生证券的特点和功能 衍生证券是一种契约,其交易属于“零和游戏”,遵循“有输必有赢,输赢必相等”的“会 计原则”。因此,衍生证券的交易实际上是进行风险的再分配,它不会创造财富,甚至不会创 造虚拟资本,这是衍生证券不同于股票等基础证券( Underlying Securities)的特点之 衍生证券具有很高的杠杆效应,它是以小博大的理想工具。这正是衍生证券可以吸引风 险厌恶者充当投机客的重要原因。然而,如果投机者由于内部管理系统和动力机制不完善而 过度投机的话,期货市场所特有的涨跌停板制和看涨期权空头亏损风险无限的特性都可能使 投机者一夜之间倾家荡产。更有甚者,如果亏损额过大或众多投机者同时发生大量亏损时, 衍生证券的投机甚至可以危及一国甚至全球金融体系的安全。1995年,有233年历史的英国 巴林银行,因其年仅28岁的交易员在股票指数期货投机中失败而宣布倒闭;日本大和银行纽 约分行在衍生证券交易中损失11亿美元;中国最大的券商上海万国证券因国债期货交易而损 失数十亿人民币。这一连串铁的事实说明了衍生证券的确是个高风险的金融工具,无怪乎有 人把期货戏称为“奇祸”。 然而,以上事实仅能说明衍生证券本身含有“剧毒”,而不能说明它不能作为医治“恶疾” 的“良药”。事实上,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在带给人们诸多好处的同时,也使人们普遍陷入金 融风险的困扰中。而衍生证券正是“医治”金融风险的良药。衍生证券在短短二十多年的发 展历史中,能有今天巨大的规模和影响力,正是无数个人和机构求助于衍生证券来规避风险 的结果。美国衍生市场的交易量在世界上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而美国抵御世界性金融危机 的能力也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两者的正相关关系则是衍生证券这副良药的有力证明 我们也因清醒的看到,随着衍生证券交易规模的不断放大,其整体市场风险也随之增大2 金融市场只好自办“保险”。从某种意义上说,衍生证券实际上是一种保险工具。所不同的只 是保险人不再是少数几家保险公司,而是大量的投机者和其他被保险人——保值者(Hedger)。 认识到这一点后,我们自然就不应再对投机者(Speculator)“横眉冷对”了。衍生证券中与 保险功能最接近的当数期权,也许正因为此,期权费(或称期权价格)在英文中与保险费是 同一个单词 “Premium”. 衍生证券的发展实际上代表了“公平交易对交易双方均有好处”这一思想的发展,而这 正是金融创新的核心。从物物交换到商品交换,从部落内部交易、部落之间交易、到国际贸 易,从商品交易到劳务交易,人们充分体会到交易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好处。然而,这些交易 都局限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交易,都只限于“Goods”(好东西)的交易。衍生证券的出现,则 完全打破了这些界限,把风险这种“Bads”(坏东西)也纳入交易的范围。这是一次思想的解放。 这一解放也把人们从千百年来一直受困扰的风险中解放出来,从而第一次尝到了可以自己掌 握自己命运的滋味。通过购买外汇期货,举借外汇者可以摆脱外汇风险的困扰,通过购买股 票看跌期权,持股者可以不用担心股价下跌,从而可以安心享受长期投资的好处。 然而,衍生证券决不像保险工具那样本性温顺,它本身所包含的风险远高于其它任何金 融工具。人们正是利用以毒攻毒的原理创造并运用衍生证券这一特殊“保险工具”的。应该 指出的是,风险的确切含义是实际收益偏离预期收益的可能性,这种偏离包含着正负两个方 向的偏离,偏离幅度越大,风险越大。因此,风险越大,意味着亏损和盈利的可能性同样越 大。正是这种巨额盈利和亏损共存的机会,才诱导众多的投机客进入衍生证券市场。 二、 衍生证券的特点和功能 衍生证券是一种契约,其交易属于“零和游戏”,遵循“有输必有赢,输赢必相等”的“会 计原则”。因此,衍生证券的交易实际上是进行风险的再分配,它不会创造财富,甚至不会创 造虚拟资本,这是衍生证券不同于股票等基础证券(Underlying Securities)的特点之一。 衍生证券具有很高的杠杆效应,它是以小博大的理想工具。这正是衍生证券可以吸引风 险厌恶者充当投机客的重要原因。然而,如果投机者由于内部管理系统和动力机制不完善而 过度投机的话,期货市场所特有的涨跌停板制和看涨期权空头亏损风险无限的特性都可能使 投机者一夜之间倾家荡产。更有甚者,如果亏损额过大或众多投机者同时发生大量亏损时, 衍生证券的投机甚至可以危及一国甚至全球金融体系的安全。1995 年,有 233 年历史的英国 巴林银行,因其年仅 28 岁的交易员在股票指数期货投机中失败而宣布倒闭;日本大和银行纽 约分行在衍生证券交易中损失 11 亿美元;中国最大的券商上海万国证券因国债期货交易而损 失数十亿人民币。这一连串铁的事实说明了衍生证券的确是个高风险的金融工具,无怪乎有 人把期货戏称为“奇祸”。 然而,以上事实仅能说明衍生证券本身含有“剧毒”,而不能说明它不能作为医治“恶疾” 的“良药”。事实上,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在带给人们诸多好处的同时,也使人们普遍陷入金 融风险的困扰中。而衍生证券正是“医治”金融风险的良药。衍生证券在短短二十多年的发 展历史中,能有今天巨大的规模和影响力,正是无数个人和机构求助于衍生证券来规避风险 的结果。美国衍生市场的交易量在世界上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而美国抵御世界性金融危机 的能力也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两者的正相关关系则是衍生证券这副良药的有力证明。 我们也因清醒的看到,随着衍生证券交易规模的不断放大,其整体市场风险也随之增大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