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维护苏俄的国家利益,而这也是造成中共在革命联合战线中处于不利局面与战线本身破裂的 主要原因。 姚金果在《第一一次国共合作始末》(载《世纪桥),2012年第14期一文中提出,虽然 共产国际制订了比较全面、正确的《关于共产党和国民党关系问题的决议》来指导国共合作, 但遗憾的是,《决议》没有能够得到很好地遵循,部分内容在此后的实际执行过程中被人为 地阉割了:虽然共产国际也发出指示,强调中共须注意独立开展工作,但遗憾的是,在这个 指示传达到中国前,陈独秀因无法违背当时在中国的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旨意,在中共三大 上已经做出了“一切工作归国民党”的决定。 二、对“党内合作”方式的评价 第一次国共合作主要是通过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人国民党这一“党内合作”的方式实 现的。对于这一一合作方式的评价,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值得肯定的经验。李琦在《中国共产党走上独立自主道路的历程》(载《中共党史研究》, 2011年第7期一文中指出,国共合作对中国国民革命事业的巨大推动作用,共产党通过一 大批优秀分子在国民党内的积极工作所获得的迅猛发展,都证明了“马林式”党内合作方式 是正确的。林鹏在《浅析第一次国共合作对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影响和启示》(载《湘潮(下半 月)>2014年第4期)一文中指出,中共在帮助国民党发展的同时,扩大了自身的社会影响 力:发展了工农运动,奠定了群众基础,锻炼了骨干力量,因此第一次国共合作总体上促进 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 值得吸取的教训。郭圣福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原因探析》(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二期)一文中指出,第一次国共合作成立之前,国共两 党从中央到地方,从骨干力量到普通党员对国共合作大都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积极的思想准 备,国共“党内合作”显然超过了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因此两党内部普遍地呈现出一种消 极的心理态势。虽然中国共产党靠组织纪律改变了党员的态度,但党内仍然存在着反对加入 国民党的情绪。国民党方面,虽然依靠孙中山的领袖权威推行了合作政策,但仍然有相当多 的国民党人对合作是持敌视和怀疑态度的,再加上党内“左”派与“右”派力量的悬殊以及 国民党右派的反共分裂活动,所有这些已经隐伏下分裂的种子。林鹏在《浅析第一次国共合 作对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影响和启示》(载《湘潮(下半月)22014年第4期一文中指出,共产 党员一方面要为共产主义而奋斗,另一方面又要执行国民党党纲,遵守国民党的党章及纪律, 因此被捆住了手脚。随着中国共产党影响的扩大,国民党右派开始制造摩擦,限制打击共产 党员。因此,党内合作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与发展。 白应华在《论中共第一次国共合作策略的根本失误》(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1999年第5期一文中指出,“党内合作”这一方式本身并不是影响革命成败的 大问题,关键问题是中共对自身在这一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白应华认为,无产 阶级及共产党人可以而且必须以我为主,通过争得在国民党内的主导地位来实现对国民革命 的领导。 王奇生在《从“容共”到“容国”-1924-1927年国共党际关系再考察》(载《近代史研 究》2001年第4期一文中,描述了国共两党关系的动态变化过程。王奇生认为,国共合作 后两党的关系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中国共产党凭借其在宣传方面的优势,在相当程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free version of Print2Flash.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