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3自然垄断性物品。还有一类物品,具有排他性但无竞争性,通常说这类物品存在自然垄断。 例如有线电视不具竞争性,多一台电视机接收有线电视节目并不会降低其它电视机的接收质量,也 不会增加电视节目制作的成本。但是它具有排他性,不付费的人是无法接收有线电视节目的。公 园、电影院在未达到饱和状态时也如同有线电视一样,具有排他性而不具有竞争性。 4.纯公共物品。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称为公共物品,这类公共物品也被称为纯 公共物品。如国防、外交、法律、公安、交通安全、基础科学研究等。但是在现实中,纯公共物品 毕竟是极端的例子,因为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常常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如果某些物 品在一定范围内无竞争性或河以有效的做到排他,通常称之为准公共物品。像上面所说的公园、电 影院或俱乐部等,不具有竞争性并不是绝对的,只是在一定范围内,即在未达到饱和状态之前是非 竞争性的,比如电影院在所有位置坐满之前,增加若干观众并不影响其他观众的观赏,也无须增加 电影院的成本,但消费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消费则具有竞争性了。另外也有一些物品,如电视信 号,原来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后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其他条件的改变,在技术上能够通过功加 密变成排他的,由此成了可以收费的准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具有与私人物品不同的性质,完全由私人提供无法达到有效的结果,这为政府介入公 共物品的生产提供了依据。但是并非所有的公共物品都要由政府来生产,同时政府提供的物品也未 必都是公共物品。实际上许多政府提供的物品在消费中既可以是竞争性的,也可以是排他性的。例 如,教育作为一种服务,既有竞争性,又有排他性,政府提供公共教育是因为教育具有外部经济, 而不是因为它是公共物品。再如政府提供的国家公园,入园费的确定把一部分公众排除在外,因为 不买票就不能进去消费。同时公园的使用也具有竞争性,在拥挤的情况下,继续进入会减少其他人 的效用。可见公共部门(政府)提供的物品与公共物品不是完全相同的。 (三)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 公共物品的特殊性质给由市场机制调节其最优生产量带来了麻烦,原因是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 是虚假的。公共物品的特性决定了:第一,单个消费者通常并不清楚自己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价格, 更不用说去准确地陈述他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与价格的关系;第二,即使单个消费者了解自己对公共 物品的偏好程度,但为了少支付或不支付价格,他们也不会如实说出来,而是在享用公共物品时都 想当“免费乘车者”。 由于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一旦有人购买了公共物品,其他人即使不付费,也可以照样不误 地享用同一公共物品。假若有人在公寓的楼梯上安装了一盏灯,其他上上下下的人都可以从中得到 好处,并不会因不付钱而丝毫减少。如果每个人都想搭别人的便车,期待他人购买公共物品,结果 便没有公共物品。显然,分散决策的市场机制在这里不起作用了。在上一章里,我们已经看到,在 存在外部影响的环境里,市场机制无法达到资源的效率配置。在这里,我们碰到了一个极端的例 子:由于公共物品具有极强的外部影响,市场不仅失去效率,而且根本不存在。3.自然垄断性物品。还有一类物品,具有排他性但无竞争性,通常说这类物品存在自然垄断。 例如有线电视不具竞争性,多一台电视机接收有线电视节目并不会降低其它电视机的接收质量,也 不会增加电视节目制作的成本。但是它具有排他性,不付费的人是无法接收有线电视节目的。公 园、电影院在未达到饱和状态时也如同有线电视一样,具有排他性而不具有竞争性。 4. 纯公共物品。 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称为公共物品,这类公共物品也被称为纯 公共物品。如国防、外交、法律、公安、交通安全、基础科学研究等。但是在现实中,纯公共物品 毕竟是极端的例子,因为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常常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如果某些物 品在一定范围内无竞争性或可以有效的做到排他,通常称之为准公共物品。像上面所说的公园、电 影院或俱乐部等,不具有竞争性并不是绝对的,只是在一定范围内,即在未达到饱和状态之前是非 竞争性的,比如电影院在所有位置坐满之前,增加若干观众并不影响其他观众的观赏,也无须增加 电影院的成本,但消费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消费则具有竞争性了。另外也有一些物品,如电视信 号,原来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后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其他条件的改变,在技术上能够通过加 密变成排他的,由此成了可以收费的准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具有与私人物品不同的性质,完全由私人提供无法达到有效的结果,这为政府介入公 共物品的生产提供了依据。但是并非所有的公共物品都要由政府来生产,同时政府提供的物品也未 必都是公共物品。实际上许多政府提供的物品在消费中既可以是竞争性的,也可以是排他性的。例 如,教育作为一种服务,既有竞争性,又有排他性,政府提供公共教育是因为教育具有外部经济, 而不是因为它是公共物品。再如政府提供的国家公园,入园费的确定把一部分公众排除在外,因为 不买票就不能进去消费。同时公园的使用也具有竞争性,在拥挤的情况下,继续进入会减少其他人 的效用。可见公共部门(政府)提供的物品与公共物品不是完全相同的。 (三)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 公共物品的特殊性质给由市场机制调节其最优生产量带来了麻烦,原因是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 是虚假的。公共物品的特性决定了:第一,单个消费者通常并不清楚自己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价格, 更不用说去准确地陈述他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与价格的关系;第二,即使单个消费者了解自己对公共 物品的偏好程度,但为了少支付或不支付价格,他们也不会如实说出来,而是在享用公共物品时都 想当“免费乘车者”。 由于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一旦有人购买了公共物品,其他人即使不付费,也可以照样不误 地享用同一公共物品。假若有人在公寓的楼梯上安装了一盏灯,其他上上下下的人都可以从中得到 好处,并不会因不付钱而丝毫减少。如果每个人都想搭别人的便车,期待他人购买公共物品,结果 便没有公共物品。显然,分散决策的市场机制在这里不起作用了。在上一章里,我们已经看到,在 存在外部影响的环境里,市场机制无法达到资源的效率配置。在这里,我们碰到了一个极端的例 子:由于公共物品具有极强的外部影响,市场不仅失去效率,而且根本不存在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