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财务报表列报系列文章(02) FRIENDS OF ACCOUNTING 表3损益表 会工02表 编制单位: 单位:元 项目 次 本月数 本年累计数 品销售收入 减:产品销售成本 产品销售费用 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二、产品销售利润 加:其他业务利润 234790 减: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三、营业利润 加: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四、利润总额 注:见财政部《工业企业会计制度》[1992]财会字第67号 这张表适用于内资的工业企业,而前一张表适用于在润表。这是新中国进入市场经济后,进入21世纪前的最后 中国境内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前一张表列报更趋同于国一张企业利润表。为便于评析,将该张利润表列示(见表4。 际惯例,而第二张表更接近于我国报表使用者的认知惯性。 这张利润表列报产生了质的飞跃 从这张利润表的列报中我们似乎感觉历史在倒退 澄清了会计主体界限,将“所得税”作为企业经营的 ·表现一,这张表的名称,又回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法律义务列示,将政府补贴作为企业收益列入营业外的“补 “损益表”上 贴收入”。 ·表现二,将“产品销售费用”与“产品销售成本”在同·将“所得税”作为又一阶段单独列示,以示“所得税 一个阶段与“产品销售收入"配比,混淆¨“销售费用”与“销售不同于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尽管“所得税”是企 成本”习性的差异,将“销售费用”与“销售收入”作为线性关业的支出,但属于企业的法律义务,经营者可控性较差,而 系列报。 上述费用在经营者可控范围内。 ·表现三是最大的缺陷,即没有列报比较信息,缺少评 ·明确了“净利润”概念,向投资者提供了解经营者为 价基础和预测参考。 其贡献的重要信息。因“净利润”归股东所有,股东需要通过 但是,在这张利润表中我们也能看到时代的进步,主要利润表信息评价经营者功过,这是自利动机使然 表现在 提高了报表的通用性。用“主营业务”、“其他业务”抹 ·将“其他业务收入”列入经常性的“营业利润”,改变平过去不同行业企业的报表差异。不再使用“产品销售”或 了过去混淆“经常性损益”与“非经常性损益”的缺陷。 商品销售”。 ·将“投资收益”单独列报。在此之前,企业财务管理制 ·在这张表中看到了确认的“持有损失——存货跌价 度不允许企业自行对外投资,资金专款专用。进入市场经济损失”,这种损失不同于一般费用支出,它仅存在于报表使 后,国家不断对企业放权,企业不断挖掘收益潜力,投资成用者的观念中。观念对报表使用者评价业绩预测未来是至 为企业新的获利手段。正是由于企业这种财务实践的创新,关重要的。尽管存货仍存于企业,但其价值已经发生了减 报表使用者需要了解企业来自投资活动的获利信息,以便损,要提请报表使用者注意。但是,这张利润表并没有将所 合理地评价过去,准确地预测未来。“投资收益”单独列示的有确认的资产持有损失(即资产减值损失全部单独列示 另一原因是它不同于一般的生产经营收益,前者具有一次坏账损失含在了“管理费用”中,“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减 性、波动性的特点,而后者具有持续性与稳定性的特点,在值损失含在了“营业外支出”中。报表使用者不能从利润表 预测企业未来获利能力时,应该考虑这些差异。 中分辨哪些属于“观念损失”。 四、市场经济下第四张利润表列报与评析 五、市场经济下第五张利润表列报与评析 1998年,财政部针对我国企业经济体制的变化与资本 进入21世纪仅仅12年,我国利润表列报就发生了三次 市场开放的财务背景推出了市场经济以来的第四张企业利变化:一次发生在2001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企业会计制 会计之友2012年第12期中 21994-2014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会 计 之 友 2011 年 第 6 期 下 FRIENDS OF ACCOUNTING 会 计 之 友 2012 年 第 12 期 中 这张表适用于内资的工业企业,而前一张表适用于在 中国境内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前一张表列报更趋同于国 际惯例,而第二张表更接近于我国报表使用者的认知惯性。 从这张利润表的列报中我们似乎感觉历史在倒退: ●表现一,这张表的名称,又回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 “损益表”上。 ●表现二,将“产品销售费用”与“产品销售成本”在同 一个阶段与“产品销售收入”配比,混淆“销售费用”与“销售 成本”习性的差异,将“销售费用”与“销售收入”作为线性关 系列报。 ●表现三是最大的缺陷,即没有列报比较信息,缺少评 价基础和预测参考。 但是,在这张利润表中我们也能看到时代的进步,主要 表现在: ●将“其他业务收入”列入经常性的“营业利润”,改变 了过去混淆“经常性损益”与“非经常性损益”的缺陷。 ●将“投资收益”单独列报。在此之前,企业财务管理制 度不允许企业自行对外投资,资金专款专用。进入市场经济 后,国家不断对企业放权,企业不断挖掘收益潜力,投资成 为企业新的获利手段。正是由于企业这种财务实践的创新, 报表使用者需要了解企业来自投资活动的获利信息,以便 合理地评价过去,准确地预测未来。“投资收益”单独列示的 另一原因是它不同于一般的生产经营收益,前者具有一次 性、波动性的特点,而后者具有持续性与稳定性的特点,在 预测企业未来获利能力时,应该考虑这些差异。 四、市场经济下第四张利润表列报与评析 1998 年,财政部针对我国企业经济体制的变化与资本 市场开放的财务背景推出了市场经济以来的第四张企业利 润表。这是新中国进入市场经济后,进入 21 世纪前的最后 一张企业利润表。为便于评析,将该张利润表列示(见表 4)。 这张利润表列报产生了质的飞跃: ●澄清了会计主体界限,将“所得税”作为企业经营的 法律义务列示,将政府补贴作为企业收益列入营业外的“补 贴收入”。 ●将“所得税”作为又一阶段单独列示,以示“所得税” 不同于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尽管“所得税”是企 业的支出,但属于企业的法律义务,经营者可控性较差,而 上述费用在经营者可控范围内。 ●明确了“净利润”概念,向投资者提供了解经营者为 其贡献的重要信息。因“净利润”归股东所有,股东需要通过 利润表信息评价经营者功过,这是自利动机使然。 ●提高了报表的通用性。用“主营业务”、“其他业务”抹 平过去不同行业企业的报表差异。不再使用“产品销售”或 “商品销售”。 ●在这张表中看到了确认的“持有损失——存货跌价 损失”,这种损失不同于一般费用支出,它仅存在于报表使 用者的观念中。观念对报表使用者评价业绩预测未来是至 关重要的。尽管存货仍存于企业,但其价值已经发生了减 损,要提请报表使用者注意。但是,这张利润表并没有将所 有确认的资产持有损失(即资产减值损失)全部单独列示, 坏账损失含在了“管理费用”中,“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减 值损失含在了“营业外支出”中。报表使用者不能从利润表 中分辨哪些属于“观念损失”。 五、市场经济下第五张利润表列报与评析 进入 21 世纪仅仅 12 年,我国利润表列报就发生了三次 变化:一次发生在 2001 年 1 月 1 日开始执行的《企业会计制 会工 02 表 编制单位: 年 月 单位:元 项目 行次 本月数 本年累计数 一、产品销售收入 减:产品销售成本 产品销售费用 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二、产品销售利润 加:其他业务利润 减: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三、营业利润 加: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四、利润总额 1 2 3 4 7 9 10 11 14 15 16 17 20 表 3 损益表 注:见财政部《工业企业会计制度》[1992]财会字第 67 号。 财务报表列报系列文章(02) 22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