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V根据压缩前后土颗粒体积不得,可得 AHI AH2 1+eH s=H1-H2= (4-30) 式中:e,a2可以通过土体的e—一P压缩曲线由初始应力和总应力确定。 s——沉降量,cm 若引入压缩系数a,压缩模量E上式可变为 (4-31) 1+e oHI (4-32) 5.32单向压缩分层总和法原理和计算步骤 (1)原理:由于地基土层往往不是由单一土层组成,各土层的压缩性能不一样,在建筑 的荷载作用下在压缩土层中所产生的附加应力的分布沿深度方向也非直线分布,为了计算地 基最终沉降量s,首先必须分层,然后分层计算每一薄层的沉降量s;,再将各层的沉积量总 和起来,即得地基表面的最终沉降量so (4-33) (2)步骤和方法 ①分层,为了地基沉降量计算比较精确。除每一薄层的厚度h≤0.4b外,基础底面附 加应力数值大,变化大,分层厚度应小些,尽量使每一薄层的附加应力的分布线接近于直线。 地下水位处,层与层接触面处都要作为分层点。 ②计算地基土的自重应力,并按一定比例绘制自重应力分布图,(自重应力从地面算起)。 ③计算基础底面接触压力 ④计算基础底面附加应力,基础底面附加应力p等于基础底面接触压力减去基础埋深 (d以内土所产生的自重应力r。即 Po=p-y ⑤计算地基中的附加应力,并按与自重应力同一比例绘制附加应力的分布图形。附加应 力从基底面算起。按基础中心点下土柱所受的附加应力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 ⑥确定压缩土层最终计算深度Z。因地基土层中附加应力的分布是随着深度增大而减 小,超过某一深度后,以下的土层压缩变形是很小,可忽略不计。此深度称为压缩土层最终 计算深度Z。一般土根据σ1=0.2σ,条件确定,软土由a=0.1a,确定 ⑦计算每一薄层的沉降量s;。由公式(4-30)、(4-31)、(4-32)得 oh)Vs 根据压缩前后土颗粒体积不得,可得 2 2 1 1 1 1 e AH e AH + = + H e e H 1 2 2 1 1 + + = 1 1 1 1 2 1 2 1 1 1 H e e H e e e s H H +  = + − = − = (4-30) 式中: e1,e2 可以通过土体的 e—P 压缩曲线由初始应力和总应力确定。 s——沉降量,cm。 若引入压缩系数 av,压缩模量 Es 上式可变为 1 1 1 H e a s z v  + = (4-31) 1 1 H E s z s =  (4-32) 5.3.2 单向压缩分层总和法原理和计算步骤 (1)原理:由于地基土层往往不是由单一土层组成,各土层的压缩性能不一样,在建筑 的荷载作用下在压缩土层中所产生的附加应力的分布沿深度方向也非直线分布,为了计算地 基最终沉降量 s,首先必须分层,然后分层计算每一薄层的沉降量 si,再将各层的沉积量总 和起来,即得地基表面的最终沉降量 s。 = = n i s si 1 (4-33) (2)步骤和方法 ①分层,为了地基沉降量计算比较精确。除每一薄层的厚度 hi≤0.4b 外,基础底面附 加应力数值大,变化大,分层厚度应小些,尽量使每一薄层的附加应力的分布线接近于直线。 地下水位处,层与层接触面处都要作为分层点。 ②计算地基土的自重应力,并按一定比例绘制自重应力分布图,(自重应力从地面算起)。 ③计算基础底面接触压力 ④计算基础底面附加应力,基础底面附加应力 p0 等于基础底面接触压力减去基础埋深 (d)以内土所产生的自重应力 rd。即 p p d = − 0 ⑤计算地基中的附加应力,并按与自重应力同一比例绘制附加应力的分布图形。附加应 力从基底面算起。按基础中心点下土柱所受的附加应力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 ⑥确定压缩土层最终计算深度 Zn。因地基土层中附加应力的分布是随着深度增大而减 小,超过某一深度后,以下的土层压缩变形是很小,可忽略不计。此深度称为压缩土层最终 计算深度 Zn。一般土根据σz=0.2σs 条件确定,软土由σz=0.1σs 确定。 ⑦计算每一薄层的沉降量 si。由公式(4-30)、(4-31)、(4-32)得 i ihi e e e s ) 1 ( 1 1 2 + − = zi i vi i h e a s  1+ 1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