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医养生学讲义——第一部分 益寿延年的药物,开阔了思路,提供了可贵的经验。 三、《内经》奠定了养生学理论基础 《内经》总结了先秦时期医药学的丰富的实践经验,先秦道家、儒家、杂家的养生思 想为《内经》养生理论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而《内经》则是集先秦诸子理论及医药学实 践之大成,为中医养生学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现将其要点归纳如下 一)对生命起源的认识 《内经》认为生命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素问·宝命全形论》指出:“天地合气,命之 曰人”,认为自然界的阴阳精气是生命之源,这种认识是符合实际的 (二)天人相应,顺应自然 《内经》把人与自然界看成一个整体,自然界的种种变化,都会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 即天有所变,人有所应。因而,强调要适应自然变化,避免外邪侵袭。如《灵枢·本神篇》 指出,要“顺四时而适寒暑”,《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则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 四时顺养原则。《素问·上古天真论》又明确指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从而开辟了中医 防病养生的先河 (三)对生命规律的阐述 《内经》对人体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规律有精妙的观察和科学的概括,不仅注 意到年龄阶段的变化,也注意到了性别上的生理差异。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男子八 岁为一生理阶段,女于七岁为一生理阶段的生理阶段递变规律,《灵枢天年》以十岁为一阶 段的递变规律,分别详细阐述了人的生理变化特点。 (四)对衰老的认识 《内经》详细论述了衰老的变化过程及衰老表现,并指出情志、起居、饮食,纵欲 过劳等一方面调节失当,是导致早衰的重要原因,并提出要“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 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素问上古天真 论》),初步建立了抗老防衰及老年病防治的理论基础。 (五)明确提出养生原则和方法 《内经》不仅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养生原则和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法,如调和阴阳,濡养 脏腑、疏通气血、形神兼养、顺应自然等原则,以及调情志、慎起居、适寒温、和五味、节 房事、导引按跷、针灸等多种养生方法。而且特别强调“治未病”这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将 养生和预防疾病密切结合在一起,这一点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内经》集先秦诸子之说,参以大量医疗实践,形成了中医理论体系,为 中医养生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总之,先秦时期是我国从原始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转折时期。在这一时期里,生 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人类更好地认识自然,认识生命。长期的医疗实践,为医学的发 展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建立打下了初步的 基础,而《内经》则是这一时期内医学发展的系统总结和结晶,它为中医养生学理论体系的 建立奠定了基础 第三节汉唐时期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标志着封建制终于代替了奴隶制。汉、唐两代都曾出现 过封建经济高度繁荣的景象,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对医学及养生的发展 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一时期内,出现了不少著名医家和养生家,以及养生专论、专著 对养生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秦汉之际,特别是秦代“焚书坑儒”的髙压政策被解除以后,道家、儒家思想有了新 第10页共195页中医养生学讲义——第一部分 第10页 共195页 益寿延年的药物,开阔了思路,提供了可贵的经验。 三、《内经》奠定了养生学理论基础 《内经》总结了先秦时期医药学的丰富的实践经验,先秦道家、儒家、杂家的养生思 想为《内经》养生理论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而《内经》则是集先秦诸子理论及医药学实 践之大成,为中医养生学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现将其要点归纳如下: (一)对生命起源的认识 《内经》认为生命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素问·宝命全形论》指出:“天地合气,命之 曰人”,认为自然界的阴阳精气是生命之源,这种认识是符合实际的。 (二)天人相应,顺应自然 《内经》把人与自然界看成一个整体,自然界的种种变化,都会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 即天有所变,人有所应。因而,强调要适应自然变化,避免外邪侵袭。如《灵枢·本神篇》 指出,要“顺四时而适寒暑”,《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则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 四时顺养原则。《素问·上古天真论》又明确指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从而开辟了中医 防病养生的先河。 (三)对生命规律的阐述 《内经》对人体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规律有精妙的观察和科学的概括,不仅注 意到年龄阶段的变化,也注意到了性别上的生理差异。如《素问 上古天真论》中,男子八 岁为一生理阶段,女于七岁为一生理阶段的生理阶段递变规律,《灵枢 天年》以十岁为一阶 段的递变规律,分别详细阐述了人的生理变化特点。 (四)对衰老的认识 《内经》详细论述了衰老的变化过程及衰老表现,并指出情志、起居、饮食,纵欲、 过劳等一方面调节失当,是导致早衰的重要原因,并提出要“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 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素问 上古天真 论》),初步建立了抗老防衰及老年病防治的理论基础。 (五)明确提出养生原则和方法 《内经》不仅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养生原则和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法,如调和阴阳,濡养 脏腑、疏通气血、形神兼养、顺应自然等原则,以及调情志、慎起居、适寒温、和五味、节 房事、导引按跷、针灸等多种养生方法。而且特别强调“治未病”这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将 养生和预防疾病密切结合在一起,这一点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内经》集先秦诸子之说,参以大量医疗实践,形成了中医理论体系,为 中医养生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总之,先秦时期是我国从原始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转折时期。在这一时期里,生 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人类更好地认识自然,认识生命。长期的医疗实践,为医学的发 展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建立打下了初步的 基础,而《内经》则是这一时期内医学发展的系统总结和结晶,它为中医养生学理论体系的 建立奠定了基础。 第三节 汉唐时期 公元前 221 年,秦统一中国,标志着封建制终于代替了奴隶制。汉、唐两代都曾出现 过封建经济高度繁荣的景象,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对医学及养生的发展 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一时期内,出现了不少著名医家和养生家,以及养生专论、专著。 对养生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秦汉之际,特别是秦代“焚书坑儒”的高压政策被解除以后,道家、儒家思想有了新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