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0.05mol·L-1~0.5mol·L)比碘的浓度(0.001mo·L~0.01mol·L)大得多,则 前二者的浓度可看作常数,则 d er dc =KC,C (I-16-6) 按照比尔定律:gT=lg (I-16-7) 式中,T为透光率,和l分别为某一定波长的光线通过待测溶液和空白溶液后的光强,a 为吸光系数,b为样品池光径长度。〖WTBZ〗 以T对时间作图,实验发现为一直线,直线斜率=g7 abkc .c (I-16-8) 所以速率常数: 斜率 (Ⅱ-16-9) 本实验光的波长取在520m处,b为1cm,a可用已知c1,的溶液求得。 (3)本实验亦可用来确定该反应的级数:对复杂反应,其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活度之间的关系 大多不能用质量作用定律预示,而要用实验方法来确定。我们可采用改变反应物浓度比例的 方法来确定各作用物的级数及总级数 首先我们假设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方程为: dc kc,cy H+12 (I-16-10) 式中,x、y、二分别代表丙酮、氢离子和碘的反应级数。将该式取对数得 )=gk+xgc1+ygcn+=19(m-161) 在上述三种物质中,首先固定其中两种物质的浓度不变,配制出第三种物质浓度不同的一系 d c 列溶液,这样反应速率就只是该物质浓度的函数,以对g一-,2)该组分浓度的对数作图 所得直线的斜率即为反应对该物质的级数。同理,可以得到其它两个物质的反应级数。 〖HS2〗〖HT5H〗3仪器试剂 (1)仪器 721型分光光度计(0.05 −1 mol • L ~0.5 −1 mol • L )比碘的浓度(0.001 −1 mol • L ~0.01 −1 mol • L )大得多,则 前二者的浓度可看作常数,则: = − = + A H E I kc c dt dc dt dc 2 (Ⅱ-16-6) 按照比尔定律: 2 0 lg lg abcI I I T = = − (Ⅱ-16-7) 式中, T 为透光率, I 和 0 I 分别为某一定波长的光线通过待测溶液和空白溶液后的光强, a 为吸光系数, b 为样品池光径长度。 〖WTBZ〗 以 lg T 对时间 t 作图,实验发现为一直线,直线斜率 = = − = + A H abkc c dt dc ab dt d lg T 碘 (Ⅱ-16-8) 所以速率常数: + = A H abc c k 斜率 (Ⅱ-16-9) 本实验光的波长取在 520nm 处, b 为 1cm,a 可用已知 2 I c 的溶液求得。 (3) 本实验亦可用来确定该反应的级数:对复杂反应,其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活度之间的关系 大多不能用质量作用定律预示,而要用实验方法来确定。我们可采用改变反应物浓度比例的 方法来确定各作用物的级数及总级数。 首先我们假设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方程为: z I y H x A E I kc c c dt dc dt dc 2 2 = − = + (Ⅱ-16-10) 式中, x、y、z 分别代表丙酮、氢离子和碘的反应级数。将该式取对数得 : 2 2 lg( ) lg lg A lg H lg I I k x c y c z c dt dc − = + + + + (Ⅱ-16-11) 在上述三种物质中,首先固定其中两种物质的浓度不变,配制出第三种物质浓度不同的一系 列溶液,这样反应速率就只是该物质浓度的函数,以对 lg( ) 2 dt dcI − 该组分浓度的对数作图, 所得直线的斜率即为反应对该物质的级数。同理,可以得到其它两个物质的反应级数。 〖HS2〗〖HT5H〗3 仪器试剂 (1) 仪器: 721 型分光光度计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