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把实际耕种的“农”所感受而自己不会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这种表达采取了中 国的哲学、文学、艺术的形式 公元前三世纪有一部各家哲学的撮要汇编《吕氏春秋》,其中一篇题为《上农 》。在这一篇里,对比了两种人的生活方式:从事“本”业的人即“农”的生活方 式,和从事“末”作的人即“商”的生活方式。农很朴实,所以容易使唤。他们孩 子似的天真,所以不自私。他们的财物很复杂,很难搬动,所以一旦国家有难,他 们也不弃家而逃。另一方面,商的心肠坏,所以不听话。他们诡计多,所以很自私 。他们的财产很简单,容易转运,所以一旦国家有难,他们总是逃往国外。这一篇 由此断言,不仅在经济上农业比商业重要,而且在生活方式上农也比商高尚。“上 农”的道理也就在此。这一篇的作者看出,人们的生活方式受其经济背景的限制 他对农业的评价则又表明他本人受到他自己时代经济背景的限制 从《吕氏春秋》的这种观察,我们看出中国思想的两个主要趋势道家和儒家的 根源。它们是彼此不同的两极,但又是同一轴杆的两极。两者都表达了农的渴望和 灵感,在方式上各有不同而己,把实际耕种的“农”所感受而自己不会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这种表达采取了中 国的哲学、文学、艺术的形式。 “上农” 公元前三世纪有一部各家哲学的撮要汇编《吕氏春秋》,其中一篇题为《上农 》。在这一篇里,对比了两种人的生活方式:从事“本”业的人即“农”的生活方 式,和从事“末”作的人即“商”的生活方式。农很朴实,所以容易使唤。他们孩 子似的天真,所以不自私。他们的财物很复杂,很难搬动,所以一旦国家有难,他 们也不弃家而逃。另一方面,商的心肠坏,所以不听话。他们诡计多,所以很自私 。他们的财产很简单,容易转运,所以一旦国家有难,他们总是逃往国外。这一篇 由此断言,不仅在经济上农业比商业重要,而且在生活方式上农也比商高尚。“上 农”的道理也就在此。这一篇的作者看出,人们的生活方式受其经济背景的限制; 他对农业的评价则又表明他本人受到他自己时代经济背景的限制。 从《吕氏春秋》的这种观察,我们看出中国思想的两个主要趋势道家和儒家的 根源。它们是彼此不同的两极,但又是同一轴杆的两极。两者都表达了农的渴望和 灵感,在方式上各有不同而已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