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五)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苹与发展 1.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官学的改革 科举制度的演变:学校沦为科举附庸:宋代“兴文教”政策:北宋三次兴学 与“三舍法”“苏湖教法”积分法: “六等黜陟法”;“监生历事”社学。 2.书院的发展 书院的产生与发展:《白鹿洞书院揭示》与书院教育宗旨:东林书院与书院 讲会;诂经精舍、学海堂与书院学术研究:书院教育的特点。 3.私塾与蒙学教材 私塾的发展与种类:蒙学教材的发展、种类和特点。 4.朱熹的教有思想 小季案明天天人与教作用色大学和 5.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致良知”与教育作用:“随人分限所及”的教育原则:论教学:论儿童教 有。 (六)理学教有思想的批判与反思 1.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 2.黄宗羲的“公其非是于学校” 3.颜元的教有思想 颜元与漳南书院:“实德实才”的培养目标:“六斋”与“实学”的教育内 容:“习行”的教学方法。 二、中国近代教育 (一)近代教育的起步 1.教会学校在中国的举办 2.洋务学堂的兴办 洋务学堂的举办、类别和特点:京师同文馆:福建船政学堂。 11 (五)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1.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官学的改革 科举制度的演变;学校沦为科举附庸;宋代“兴文教”政策;北宋三次兴学 与“三舍法”;“苏湖教法”;积分法;“六等黜陟法”;“监生历事”;社学。 2.书院的发展 书院的产生与发展;《白鹿洞书院揭示》与书院教育宗旨;东林书院与书院 讲会;诂经精舍、学海堂与书院学术研究;书院教育的特点。 3.私塾与蒙学教材 私塾的发展与种类;蒙学教材的发展、种类和特点。 4.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与《四书章句集注》;“明天理,灭人欲”与教育作用;论“大学”和 “小学”教育;“朱子读书法”。 5.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致良知”与教育作用;“随人分限所及”的教育原则;论教学;论儿童教 育。 (六)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与反思 1.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 2.黄宗羲的“公其非是于学校” 3.颜元的教育思想 颜元与漳南书院;“实德实才”的培养目标;“六斋”与“实学”的教育内 容;“习行”的教学方法。 二、中国近代教育 (一)近代教育的起步 1.教会学校在中国的举办 2.洋务学堂的兴办 洋务学堂的举办、类别和特点;京师同文馆;福建船政学堂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