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影响患病率升高、降低的原因 (1)升高的因素包括:病程延长;未治愈者的寿命延长;新病例增加;病例迁入 健康者迁出;诊断水平提高;报告率提高 (2)降低的因素包括:病死率高;新病例减少,健康者迁入;病例迁出。 3.患病率与发病率、病程的关系 当某地某病的发病率和该病的病程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时,患病率、发病和病程的 关系为:患病率=发病率×病程,即P=I 4.患病率通常用来表示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发生或流行情况。 (四)感染率( infection rate) 是指在某个时间内所检查的人群样本中,某病现有感染者人数所占的比例。其性质与患 病率相似。 (五)续发率( secondary attack rate,SAR) 指在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占所有易感接 触者总数的百分率。 续发率 个潜伏期内易感接触者中发病人数 易感接触者总人数 ×100% (六)病残率( disability rate) 在一人群中,在一定期间内每百(千,万,十万)人中实际存在的病残人数。可说明病 残在人群中发生的频率,也可对人群中严重危害健康的任何具体病残进行单项统计, 死亡指标 (一)死亡率( mortality rate) 1.定义表示在一定期间内,在一定人群中,死于某病的频率,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 最常用的指标 死亡率=某期间内(因某病)死亡总数 k=100%,1000千,或10000/万,… 死于所有原因的死亡率是一种未经过调整的率,也称粗死亡率。死亡率也可按不同特征 分别计算死亡专率。比较不同地区死亡率时因人口构成不同,也需要先对死亡率进行标化。 2.应用死亡率是用于衡量某一时期、一个地区人群死亡危险性大小的一个指标。既可 反映一个地区不同时期人群的健康状况和卫生保健工作的水平,也可为该地区卫生保健工作 的需求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二)病死率( fatality rate) 1.定义是表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 病死率二一同期患某病的病人数000 2.应用该指标表示确诊疾病的死亡概率,它可表明疾病的严重程度,也可反映医疗水6 2.影响患病率升高、降低的原因 (1) 升高的因素 包括:病程延长;未治愈者的寿命延长;新病例增加;病例迁入; 健康者迁出;诊断水平提高;报告率提高。 (2)降低的因素 包括:病死率高;新病例减少,健康者迁入;病例迁出。 3.患病率与发病率、病程的关系 当某地某病的发病率和该病的病程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时,患病率、发病和病程的 关系为: 患病率 = 发病率病程,即P = ID 4. 患病率通常用来表示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发生或流行情况。 (四)感染率(infection rate) 是指在某个时间内所检查的人群样本中,某病现有感染者人数所占的比例。其性质与患 病率相似。 (五)续发率(secondary attack rate,SAR) 指在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占所有易感接 触者总数的百分率。 = 100% 易感接触者总人数 一个潜伏期内易感接触者中发病人数 续发率 (六)病残率(disability rate) 在一人群中,在一定期间内每百(千,万,十万)人中实际存在的病残人数。可说明病 残在人群中发生的频率,也可对人群中严重危害健康的任何具体病残进行单项统计。 二、死亡指标 (一) 死亡率(mortality rate) 1.定义 表示在一定期间内,在一定人群中,死于某病的频率,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 最常用的指标。 =  k 同期平均人口数 某期间内(因某病)死亡总数 死亡率 k=100%,1000/千,或 10000/万,…… 死于所有原因的死亡率是一种未经过调整的率,也称粗死亡率。死亡率也可按不同特征 分别计算死亡专率。比较不同地区死亡率时因人口构成不同,也需要先对死亡率进行标化。 2.应用 死亡率是用于衡量某一时期、一个地区人群死亡危险性大小的一个指标。既可 反映一个地区不同时期人群的健康状况和卫生保健工作的水平,也可为该地区卫生保健工作 的需求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二) 病死率(fatality rate) 1.定义 是表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 1 年),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 = 100% 同期患某病的病人数 某时期内因某病死亡人数 病死率 2.应用 该指标表示确诊疾病的死亡概率,它可表明疾病的严重程度,也可反映医疗水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