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王寅语言的体验性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看语言体验观 于身体之外。 用并曾将其语法理论定名为“空间语法” (Space Grammar),试图用一套表示空间关系的 2.2空间体验 图表来对语法作出一个系统和统一的解释,到 关于体验的对象首先是空间(包括地点、方 1987年才将其改为“Cognitive Grammar”(认知 向运动等)这一观点,学者们也早有论述。如 语法)。Taylor(2002)出版了Cognitive Gram- Buhler1934年就阐述了地点位置对于人类概 mar一书,对Langacker的认知语法做了较为 念形成具有基础性作用这一观点(参见Ptz& 全面的分析和总结,同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 Dirven1996:330),Lyons(1977:282,719)也持 他的理论在某种意义上己成为主流的一部分 相同看法。 (2002:36),并为认知语言学家们广泛接受。他 认知语言学家对这一观点给予了高度重 还回答了对认知语法提出的一些质疑。此外, 视,并由此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解释。如 Langacker还基于弹子球模型和舞台模型解释 Gruber于1965年曾指出,空间位置和运动概 了英语基本句型的建构过程(参见王寅2003)。 念可用来解释许多其他语义域。Jackendoff Talmy于1988年重点论述了“力量-动态 (1983:188,209)在这个假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 意象图式”"(the Image Schema of Force Dynam 出了“主题关系假设”(TRH,Thematic Rela ics),被认知语言学界视为一大贡献。他(1988) tions Hypothesis)理论,认为在事件和状态的语 认为:力对物体产生影响(如:移动、克服阻力、 义域中,事件、状态、路径、地点·功能是用来分 越过障碍等)所形成的意象图式,在我们认知和 析空间和运动的子集。因此,概念结构中的所 语言的形成过程中起着核心和普遍的作用。后 有事件和状态主要是根据空间概念化组织起来 来很多认知语言学家,如Lakoff,Rosch& 的,并且所有的语义场几乎都有类似于空间的 Mervis,Turner,Langacker,Sweetster,Brug- 组织结构。他举例证明,“所有”、“特征”、“事 man都接受了这一观点,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研 件”、“状态”、“存在”等语义域是对空间进行概 究。 念化的结果。他还认为,人类通过视觉、触觉、 还有很多认知语言学家运用空间概念来解 动觉等感知能力学会了空间定位,对空间进行 释词法形成过程,以及语篇分析。他们认为词 概念化,它几乎适用于任何语义域。人类早在 汇的形成、词法的建构与空间密切相关,很多词 语言出现之前就掌握了空间概念化能力,儿童 缀都来自空间概念(Kastovsky1996)。语篇可 可以先学会几个表示空间的词义,然后通过它 被视为一个概念化了的空间,Mondada(1996) 们来学会其他语义域。 就曾以“How space structures discourse”为题发 Lakoff(1987:283)提出的形式空间化假设 表论文阐述了这一观点,笔者将另文论述。 (SFH田)与这一观点相一致,并以其为基础论述 了语言中基本句型的形成过程(参见王寅 2.3语言例证 2003)。 对身体(包括身体部位、五种感觉等)和空 Johnson(1987:126)基于人类对空间和运 间(包括地点、方向、运动等)的认识,在我们的 动的经验概括出27个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意 概念系统形成过程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中心地 象图式,并认为运用它们就能以类推的方式建 位,这一点作为体验哲学的基本观点和认知语 构出无限的感知、意象、事件等,从而构成我们 言学家的共识,是不难理解的。我们通过身体 的经验结构和概念系统,成为我们理解意义、形 的感知逐步理解了现实空间,形成了一个空间 成推理的基础。 意象图式结构,与此同时也获得了一个内在的 Langacker(1982)认为空间关系、视觉感知 空间逻辑,再通过人类的理性思维和想像力,便 在认知和语言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紧要的作 发展出若干新的概念意义和语言表达。 39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于身体之外。 2. 2 空间体验 关于体验的对象首先是空间(包括地点、方 向、运动等) 这一观点 ,学者们也早有论述。如 Bühler 1934 年就阐述了地点位置对于人类概 念形成具有基础性作用这一观点(参见 Pütz & Dirven 1996 :330) ,Lyons (1977 :282 ,719) 也持 相同看法。 认知语言学家对这一观点给予了高度重 视 ,并由此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解释。如 Gruber 于 1965 年曾指出 ,空间位置和运动概 念可用来解释许多其他语义域。Jackendoff (1983 :188 ,209) 在这个假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 出了“主题关系假设”( TRH , Thematic Rela2 tions Hypothesis) 理论 ,认为在事件和状态的语 义域中 ,事件、状态、路径、地点 - 功能是用来分 析空间和运动的子集。因此 ,概念结构中的所 有事件和状态主要是根据空间概念化组织起来 的 ,并且所有的语义场几乎都有类似于空间的 组织结构。他举例证明 “, 所有”、“特征”、“事 件”“、状态”“、存在”等语义域是对空间进行概 念化的结果。他还认为 ,人类通过视觉、触觉、 动觉等感知能力学会了空间定位 ,对空间进行 概念化 ,它几乎适用于任何语义域。人类早在 语言出现之前就掌握了空间概念化能力 ,儿童 可以先学会几个表示空间的词义 ,然后通过它 们来学会其他语义域。 Lakoff (1987 :283) 提出的形式空间化假设 (SFH) 与这一观点相一致 ,并以其为基础论述 了语言中基本句型的形成过程 (参见王寅 2003) 。 Johnson (1987 : 126) 基于人类对空间和运 动的经验概括出 27 个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意 象图式 ,并认为运用它们就能以类推的方式建 构出无限的感知、意象、事件等 ,从而构成我们 的经验结构和概念系统 ,成为我们理解意义、形 成推理的基础。 Langacker (1982) 认为空间关系、视觉感知 在认知和语言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紧要的作 用 ,并曾将其语法理论定名为“空间语法” (Space Grammar) ,试图用一套表示空间关系的 图表来对语法作出一个系统和统一的解释 ,到 1987 年才将其改为“Cognitive Grammar”(认知 语法) 。Taylor (2002) 出版了 Cognitive Gram2 m ar 一书 ,对 Langacker 的认知语法做了较为 全面的分析和总结 ,同时给予了高度评价 ,认为 他的理论在某种意义上已成为主流的一部分 (2002 :36) ,并为认知语言学家们广泛接受。他 还回答了对认知语法提出的一些质疑。此外 , Langacker 还基于弹子球模型和舞台模型解释 了英语基本句型的建构过程(参见王寅 2003) 。 Talmy 于 1988 年重点论述了“力量 - 动态 意象图式”(the Image Schema of Force Dynam2 ics) ,被认知语言学界视为一大贡献。他(1988) 认为 :力对物体产生影响 (如 :移动、克服阻力、 越过障碍等) 所形成的意象图式 ,在我们认知和 语言的形成过程中起着核心和普遍的作用。后 来很多认知语言学家 , 如 Lakoff , Rosch & Mervis, Turner , Langacker , Sweetster , Brug2 man 都接受了这一观点 ,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研 究。 还有很多认知语言学家运用空间概念来解 释词法形成过程 ,以及语篇分析。他们认为词 汇的形成、词法的建构与空间密切相关 ,很多词 缀都来自空间概念 ( Kastovsky 1996) 。语篇可 被视为一个概念化了的空间 ,Mondada (1996) 就曾以“How space structures discourse”为题发 表论文阐述了这一观点 ,笔者将另文论述。 2. 3 语言例证 对身体(包括身体部位、五种感觉等) 和空 间(包括地点、方向、运动等) 的认识 ,在我们的 概念系统形成过程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中心地 位 ,这一点作为体验哲学的基本观点和认知语 言学家的共识 ,是不难理解的。我们通过身体 的感知逐步理解了现实空间 ,形成了一个空间 意象图式结构 ,与此同时也获得了一个内在的 空间逻辑 ,再通过人类的理性思维和想像力 ,便 发展出若干新的概念意义和语言表达。 39 王 寅 语言的体验性 ———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看语言体验观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