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雾消毒和熏蒸消毒。 用具消毒定期对饲喂用具、料槽和饲料车等进行消毒,可用0.1%新洁尔灭或0.2% 0.5%过氧乙酸消毒:日常用具(如兽医用具、助产用具、配种用具、挤奶设备和奶罐车 等)在使用前后应进行彻底消毒和清洗。 带牛环境消珻定期进行带牛环境消毒,有利于减少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可用于带 牛环境消毒的消毒药有:0.1%新洁尔灭,0.3%过氧乙酸,0.1%次氯酸钠,以减少传染病和 蹄病等发生。带牛环境消毒应避免消毒剂污染到牛奶中。 牛体消毒挤奶、助产、配种、注射治疗及任何对奶牛进行接触操作前,应先将牛有 关部位如乳房、乳头、阴道口和后躯等进行消毒擦拭,以降底牛乳的细菌数,保证牛体健康 ②免疫与检疫 奶牛场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规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 况,有选择地进行疫病的预防接种工作,并注意选择适宜的疫苗、免疫程序和免疫方法。每 年至少需接种炭疽芽孢疫苗2次,口蹄疫疫苗2次。 配合当地检疫部门,对奶牛的结核病和布氏杄菌病进行检疫,妥善保管检疫检验报告。 ③疫病控制和扑灭 奶牛场发生疫病或怀疑发生疫病时,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时采取 以下措施:驻场兽医应及时进行诊断,并尽快向当地畜牧兽医管理部门报告疫情。确诊发生 口蹄疫、牛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时,奶牛场应配合当地畜牧兽医管理部门,对牛群实施严 格的隔离、扑杀措施:发生蓝舌病、牛白血病、结核病、布氏杆菌病等疫病时,应对牛群实 施清群和净化措施,扑杀阳性牛。全场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病死或淘汰牛的尸体按《畜禽 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GB16548)进行无害化处理,消毒按《畜禽产品销毒 规范》(GB/T16569)进行 ④病死牛及产品处理 对于非传染病及机械创伤引起的病牛只,应及时进行治疗,死牛应及时定点进行无害 化处理,应符合GB16548的规定。 使用药物的病牛生产的牛奶(抗生素奶)不应作为商品牛奶出售 牛场内发生传染病后,应及时隔离病牛,病牛所产乳及死牛应作无害化处理,应符合 B16548的规定9 雾消毒和熏蒸消毒。 用具消毒 定期对饲喂用具、料槽和饲料车等进行消毒,可用 0.1%新洁尔灭或 0.2% -0.5%过氧乙酸消毒;日常用具(如兽医用具、助产用具、配种用具、挤奶设备和奶罐车 等)在使用前后应进行彻底消毒和清洗。 带牛环境消毒 定期进行带牛环境消毒,有利于减少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可用于带 牛环境消毒的消毒药有:0.1%新洁尔灭,0.3%过氧乙酸,0.1%次氯酸钠,以减少传染病和 蹄病等发生。带牛环境消毒应避免消毒剂污染到牛奶中。 牛体消毒 挤奶、助产、配种、注射治疗及任何对奶牛进行接触操作前,应先将牛有 关部位如乳房、乳头、阴道口和后躯等进行消毒擦拭,以降底牛乳的细菌数,保证牛体健康。 ②免疫与检疫 奶牛场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规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 况,有选择地进行疫病的预防接种工作,并注意选择适宜的疫苗、免疫程序和免疫方法。每 年至少需接种炭疽芽孢疫苗 2 次,口蹄疫疫苗 2 次。 配合当地检疫部门,对奶牛的结核病和布氏杆菌病进行检疫,妥善保管检疫检验报告。 ③疫病控制和扑灭 奶牛场发生疫病或怀疑发生疫病时,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时采取 以下措施:驻场兽医应及时进行诊断,并尽快向当地畜牧兽医管理部门报告疫情。确诊发生 口蹄疫、牛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时,奶牛场应配合当地畜牧兽医管理部门,对牛群实施严 格的隔离、扑杀措施;发生蓝舌病、牛白血病、结核病、布氏杆菌病等疫病时,应对牛群实 施清群和净化措施,扑杀阳性牛。全场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病死或淘汰牛的尸体按《畜禽 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GB16548)进行无害化处理,消毒按《畜禽产品销毒 规范》(GB/T16569)进行。 ④病死牛及产品处理 对于非传染病及机械创伤引起的病牛只,应及时进行治疗,死牛应及时定点进行无害 化处理,应符合 GB16548 的规定。 使用药物的病牛生产的牛奶(抗生素奶)不应作为商品牛奶出售。 牛场内发生传染病后,应及时隔离病牛,病牛所产乳及死牛应作无害化处理,应符合 GB16548 的规定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