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 西窗法雨 且-一正讲的道理正是中国社会所需要的。新时期以来,中国社 会急需加强法治建设,人民急需加强法治观念。因而人们都希望了 解西方的法治知识。一正的“雨”便有些解渴,有点儿启蒙的意思,在 中国人面前打开了一片全新的天地。而一正又不是一般地介绍西方 的法律,他的文字都有着现实性和针对性。他时时讲着西方的法律, 却又像时时在讲着中国的现状,让人时时思考中国的问题。如他讲 西方“政府旁边的法院”、讲西方“政府的承诺”、讲“上下关系”与“契 约关系”、讲公法与私法等等。读一正的文字,你常常会想起“好雨知 时节”之类的古诗,觉得他这“雨”下得正当时。你会体会到在轻松请 洒的文字背后,作者那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一正说,“人们要法 律,就是想要社会有个方圆,有个秩序”(见该书,第2页)。中国正以 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发展。发展得越快,越要有方圆,这是不直而喻 的。一正就是要寻找一种参照,让人们友观中国法治的过去与今天, 让人们去思考中国社会的方圆。 而一正的高超之处还在于,在大多情况下,他并不一般地塞给你 一些法律的道理,而是力争用他的讲述,调动你的一种智慧。在一正 的文字里你懂了,法律不只是刑、不只是铁,法律是人类的一种智慧。 于是,你得到的,就不只是一些法律条文,而是如何智慧地思考法律 问题。如一正讲法律与人性善恶观念的关系,并不纠缠于人性的善 恶本身,而是进入到这一观念的背后,看看东西方人的文化差异,看 看东西方人为什么要对人性进行不同的假设。一进入问题的背后, 就把问题看透了。问题一被看透,就简单了。一些被人们津津乐道 地讨论着的问题,就显得没有必要甚至可笑。如人性是善是恶的问 题,作者轻松地告诉我们,其实并不重要,那都是人们为了某种目的 的“假设前提”。“既然我们喜欢上了法治,假设一下人性的不完善或 许就是必要的”。(见该书,第8页)诸如此类的问题,一正往往简单 几句话,能顶迂腐学者儿十年的钻研。在这样的论说里,你进入了法 律的智慧天地,你享受着智慧的乐趣。 一正讲述法律之所以能从一般的道理进入到智慧层面,是因为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