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高中理科实验班语文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1.D[A.朝暾(tun),复(fu)杂;B.教诲(hui);C.处(chu)理 (A.彩一采;B.管一菅;D.佑一右)3.A(B项的“槁项黄毓”中的“毓” 应为“馘”(脸、脸面);C项的“老骥伏犁,志在千里”中的“犁”应为“枥 D项的“山阴道上,目不瑕接”中的“瑕”应为“暇”。)4.A(B.词序 不当,应将“首个”移至“中国”之后;C.重复,删去“同去年相比”;D.搭配 不当,“保护”与“先进性”不搭配,可改为“保持”。) 5.D(A.将 书名号改为引号,“活动”不是书名;B.前四个顿号改成逗号,因为它们是并列 谓语:C.句末问号改为句号,全句为陈述语气。) 6.B(名次作动词 欣赏音乐。A、C、D三项均指音乐。) .7.D(此项指的是情况较轻的教育,前三者说的都是意思一样的经济问 题)8.C(这仅是中国对能源过度依赖外国的表现,不是后果) (“对外依赖”是正常的,只是不能“过度依赖”) 三.10.A(A连词,因为;连词,来。B介词,替、给。C副词,竟然、却。D 助词,的。)11.C(①写梁鸿葬父,与“崇尚节操”无关。④写梁鸿为了生 存而替人赁舂,与“崇尚节操”无关。⑥写梁鸿著书情况,与“崇尚节操”无 关。)12.A(A原因是“而不为章句”,并非因为家境贫寒) C(盘:安乐,游乐 4.B(B都译为“在”;A前句“以”译为“因 为”,后句“以”译为“认为”;C前句“为”译为“替”,后句“为”译为 “治理”;D前句“且”译为况且,后句“且”译为“尚且”。 15.D (③⑤没有直接记述)16.A(古弼奏事不成,无奈之下只能迁怒于刘树 并说出“朝廷不治,实尔之罪”这样的话来对魏太武帝进行劝谏。) 四.17.(1)曾经不慎遗留火种(引起火灾)蔓延到别人的房屋,梁鸿就寻找被 烧的人家,问他们损失了什么,全部拿猪来赔偿他们。(句子大意对,2分。重 点实词对,每个1分)(2)如果没有防备意外的事情发生,使国家和军队物 资缺乏,那罪过就大了。(不虞,乏,各1分) 8.诗眼是“孤”“独 这两个字不仅表现出了“蓑笠翁”的生活处境,孤独而且冷清,更主要的是表现 了诗人的内心是很孤独而清冷的。19.(1)飞湍瀑流争喧豗,崖转石万壑 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2)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 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不免于死亡 五.20.两段描写的虽都是黄河兰州段之景,但第②段写的是白天之景,第⑥ 段写的是夜晚之景:第②段表现黄河悄无声息而又强悍雄劲的特点,第⑥段表现 黄河璀璨瑰丽的特点。(此题4分,两点不同各2分。意思对即可。)21.“大 问号”既喻指黄河的外形,又表示对黄河文明(华夏文明或历史)的回顾和反思。 (此题4分,每小题答案的两个意思中,前者1分,后者3分。意思对即 可。) 22.(4分)以“黄河臆想”为题,表明文章写的主要是作者个人的高中理科实验班语文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一.1.D [A.朝暾(tūn),复(fù)杂; B.教诲(huì); C.处(chǔ)理] 2.C (A. 彩—采;B.管—菅;D.佑—右) 3.A(B 项的“槁项黄毓”中的“毓” 应为“馘”(脸、脸面);C 项的“老骥伏犁,志在千里”中的“犁”应为“枥”; D 项的“山阴道上,目不瑕接”中的“瑕”应为“暇”。) 4. A(B.词序 不当,应将“首个”移至“中国”之后;C.重复,删去“同去年相比”;D.搭配 不当,“保护”与“先进性”不搭配,可改为“保持”。) 5.D(A.将 书名号改为引号,“活动”不是书名;B.前四个顿号改成逗号,因为它们是并列 谓语;C.句末问号改为句号,全句为陈述语气。) 6.B(名次作动词, 欣赏音乐。A、C、D 三项均指音乐。) 二.7.D(此项指的是情况较轻的教育,前三者说的都是意思一样的经济问 题) 8.C(这仅是中国对能源过度依赖外国的表现,不是后果) 9.A (“对外依赖”是正常的,只是不能“过度依赖”) 三.10.A(A 连词,因为;连词,来。B 介词,替、给。C 副词,竟然、却。D 助词,的。) 11.C(①写梁鸿葬父,与“崇尚节操”无关。④写梁鸿为了生 存而替人赁舂,与“崇尚节操”无关。⑥写梁鸿著书情况,与“崇尚节操”无 关。) 12.A(A 原因是“而不为章句”,并非因为家境贫寒) 13. C(盘:安乐,游乐。) 14. B(B 都译为“在”;A 前句“以”译为“因 为”,后句“以” 译为“认为”;C 前句“为”译为“替”,后句“为”译为 “治理”;D 前句“且”译为况且,后句“且”译为“尚且”。) 15. D (③⑤没有直接记述) 16. A(古弼奏事不成,无奈之下只能迁怒于刘树, 并说出“朝廷不治,实尔之罪”这样的话来对魏太武帝进行劝谏。) 四.17.(1)曾经不慎遗留火种(引起火灾)蔓延到别人的房屋,梁鸿就寻找被 烧的人家,问他们损失了什么,全部拿猪来赔偿他们。(句子大意对,2 分。重 点实词对,每个 1 分) (2)如果没有防备意外的事情发生,使国家和军队物 资缺乏,那罪过就大了。(不虞,乏,各 1 分) 18.诗眼是“孤”“独”, 这两个字不仅表现出了“蓑笠翁”的生活处境,孤独而且冷清,更主要的是表现 了诗人的内心是很孤独而清冷的。 19.(1)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 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2)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 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不免于死亡。 五. 20. 两段描写的虽都是黄河兰州段之景,但第②段写的是白天之景,第⑥ 段写的是夜晚之景;第②段表现黄河悄无声息而又强悍雄劲的特点,第⑥段表现 黄河璀璨瑰丽的特点。(此题 4 分,两点不同各 2 分。意思对即可。) 21.“大 问号”既喻指黄河的外形,又表示对黄河文明(华夏文明或历史)的回顾和反思。 (此题 4 分,每小题答案的两个意思中,前者 1 分,后者 3 分。意思对即 可。) 22.(4 分)以“黄河臆想”为题,表明文章写的主要是作者个人的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