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373)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06KB 文档页数:5
一、水动力圈闭和油气藏的定义 水动力圈闭:在水动力作用下,储集层中被高油、气势面,非渗透性遮挡单独或联合 封闭而形成的油或气的低势区称为水动力圈闭。在其中聚集了烃类之后则称为水动力油气 臧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47.5KB 文档页数:5
在自然地质条件中,由单一因素控制的圈闭是很少见的,而较多的是由多种因素共同 控制,我们将储集层上方或上倾方向由构造、地层和水动力因素中两种或两种以上因素共 同封闭而形成的圈闭称为复合圈闭。 根据以上三种因素的组合可分为三种类型: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03.5KB 文档页数:3
油气藏内油、气、水的分布 在垂向上,由于流体比重的差异,重力分异结果使油、气、水的分布 呈现:气在上,油居中,水在下的分布特征,它们之间的分界面为油一气 界面和油-水界面。静水条件下,这些分界面近于水平,而动水条件下, 这些分界面发生倾斜,倾斜程度取决于水动力的强弱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21.5KB 文档页数:5
一、概念 盖层:指在储集层的上方,能够阻止油气向上逸散的岩层。 常见的盖层有:石膏和盐岩占33%,泥岩、页岩占65%,致密灰岩占2% 。 二、盖层的封闭机制 盖层较致密,岩石孔径小,渗透性差;无或少开启裂缝,即使产生裂缝,由于其可 朔性较好,也容易弥合成为闭 合裂缝;盖层具较高的排替压力;异常压力带也能阻止油气向上逸散而成为盖层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14KB 文档页数:7
现在,从碳酸盐岩储集层中发现的油气储量已接近世界油气储量的一半,产量则已达 总产量的60%以上碳酸盐岩储集层的类型很多,岩性以粒屑灰岩、生物骨架灰岩和白云 岩为主
文档格式:PPTX 文档大小:32.88MB 文档页数:70
一、含油气盆地的概念:含油气盆地是石油、天然气生成、运移、聚集、成藏的基本单元 二、盆地的结构与构造 三、含油气盆地的分类 四、含油气系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含油气盆地的结构与构造 第三节 含油气盆地的分类 第四节 含油气系统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19KB 文档页数:12
99%以上的储集层为沉积岩,其中又以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为主,1%为其它岩类储集层。 所以按岩类可分以下三种类型储集层。 碎屑岩储集层的岩类包括:砾岩,含砾砂岩,中、粗砂岩,细砂岩及粉砂岩,其中物 性最好的是中细砂岩和粗粉砂岩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71.5KB 文档页数:5
同位素:指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相同,原子量不同的元素。 稳定同位素:指原子核的结构不会自发的发生改变的同位素。 稳定同位素有两个最显著的属性: 1.稳定性:即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之后,原子核结 构不发生变化。 2.分馏作用:指同位素在两种同位素比值不同的物质之间进行分配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04.5KB 文档页数:3
油田水:从广义上理解,油田水是指油田区域(含油构造)内的地下水,包括油层水 和非油层水。狭义的油田水是指油田范围内直接与油层连通的地下水,即油层水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24KB 文档页数:10
油气藏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油气和圈闭。而油气在由分散到集中形成油气藏的 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作用,要形成储量丰富的油气藏,而且保存下来,主要取决 于生油层、储集层、盖层、运移、圈闭和保存六个条件。归纳起来油气藏形成的基本 条件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页上页910111213141516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373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