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校园空间
教师库
在线阅读
知识问答
大学课件
高等教育资讯网
大学课件分类
:
基础课件
工程课件
经管课件
农业课件
医药课件
人文课件
其他课件
课件(包)
文库资源
点击切换搜索课件
文库搜索结果(252)
《地质学报》:国际大陆科学钻探(ICDP)进展(苏德辰、杨经绥)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99MB 文档页数:14
重点介绍了日本的云仙火山钻探项目、美国夏威夷火山科学钻探和圣安德列斯断裂深部观测计划的主要进展。概括和总结了中国实施的3个国际大陆科学钻探项所取得的成果进展和中国的大陆科学钻探事业近期的主要活动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六章 油气藏的形成(6.3)油气藏的破坏与再分布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18KB 文档页数:4
油气藏的破坏和油气再分布:是指已经处在物理、化学上的稳定性和平衡状态的油 气藏在各种地质、物理、化学因素的作用下,油气圈闭或油气本身的物理化学稳定性 遭到部分或全部破坏,致使油气在新的条件下发生再运移和再聚集的过程。 油气藏破坏的结果使油气部分或全部散失因各种微生物降解或氧化作用产生变 质,失去工业价值;油气再分布的结果使原来较大的油气藏分散成若干小油气藏,或 者若干小油气藏富集成一个较大的油气藏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六章 油气藏的形成(6.1)油气的聚集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37KB 文档页数:5
油气二次运移的结果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如果运移过程中无盖层阻挡,油气将一 直向上倾方向运移,直至散失到地表;另一种是运移过程中遇到合适的圈闭,油气将 停止运移,在圈闭中聚集起来。 油气聚集:就是指油气在储层中由高势区向低势区运移的过程中遇到圈闭时,进入 其中的油气就不能继续运移,而聚集起来形成油气藏的过程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六章 油气藏的形成(6.4)含油气系统概述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43KB 文档页数:9
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是地质历史长期发展的综合结果,是盆地演化的产物,是 生、储、盖层和生、运、聚等静动态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有机配合形成的。为了更实际 地分析油气藏的形成作用,1972年美国石油地质学家Wg.Dow在丹佛举行的AAPG年会 上首次将“系统”一词用于石油地质及地质力学中,1980年法国石油地质学家 Perrondon率先提出含油气系统的概念,1987年美国石油地质学家L.B. Magoon将要素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七章 含油气盆地与油气聚集单元(7.2)含油气盆地的类型及特征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647.5KB 文档页数:18
含油气盆地的形成和发展是受大地构造条件所控制的。有很多沉积盆地的分类方 案,这主要是由于各个学者所持 的大地构造观点不同。 固定论:是根据软流圈的热流动所引起的垂直运动来解释盆地的形成。大洋的形成 就是海洋化的结果。即槽台学说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八章(8.2)沉积盆地控制油气赋存的规律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66KB 文档页数:5
从有机成烃说的观点出发,地壳中油气资源的存在和丰度,取决于成烃、成藏及 保存诸因素的有机配合。地壳中这三方面具备最佳组合的盆地带,就成为油气最富集 的盆地带;同样,在同一盆地带内,不同盆地的油气丰度,或是同一盆地内不同构造 单元或油气聚集带内油气富集的程度,也要取决于这三个条件的有机配合。因此,概 括起来,控制沉积盆地中油气赋存规律的因素有:稳定的大地构造环境是大型油气区 的成盆基础,有利于油气的生成和保存;沉积体系、沉积相带控制油气的富集程度;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一章 油气藏中的流体(1.3)油田水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04.5KB 文档页数:3
油田水:从广义上理解,油田水是指油田区域(含油构造)内的地下水,包括油层水 和非油层水。狭义的油田水是指油田范围内直接与油层连通的地下水,即油层水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一章 油气藏中的流体(1.4)稳定碳同位素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71.5KB 文档页数:5
同位素:指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相同,原子量不同的元素。 稳定同位素:指原子核的结构不会自发的发生改变的同位素。 稳定同位素有两个最显著的属性: 1.稳定性:即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之后,原子核结 构不发生变化。 2.分馏作用:指同位素在两种同位素比值不同的物质之间进行分配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章 储集层和盖层(2.2)碎屑岩储集层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19KB 文档页数:12
99%以上的储集层为沉积岩,其中又以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为主,1%为其它岩类储集层。 所以按岩类可分以下三种类型储集层。 碎屑岩储集层的岩类包括:砾岩,含砾砂岩,中、粗砂岩,细砂岩及粉砂岩,其中物 性最好的是中细砂岩和粗粉砂岩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章 储集层和盖层(2.3)碳酸盐岩储集层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14KB 文档页数:7
现在,从碳酸盐岩储集层中发现的油气储量已接近世界油气储量的一半,产量则已达 总产量的60%以上碳酸盐岩储集层的类型很多,岩性以粒屑灰岩、生物骨架灰岩和白云 岩为主
首页
上页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下页
末页
热门关键字
C%252525252525252525252523,NET编程
c%252525252525252525252523网络编程
《微机原理》
资源经济学
求解
时尚设计
化工设备
光谱
分离
产业
直流
误差分析
水质分析
机械创新设计
采煤
并行程序设计
ACCESS程序设计
《数据库》]
艺术设计
微机计算机原理
数论
生物信息]
生物工程技术
渠道管理
连杆]
利润管理
控制原理
控制电路
计算物理方法
化学原理]
高数上册
二维
电工基础、电工电子技术
冲
报表
photoShop
IT项目管理
《人机工程学》
C%252525252525252523网络应用编程
ppt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252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