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62)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9.5KB 文档页数:1
(1)掌握丘陵山区河谷中河水测流的基本方法和径流特征。 (2)掌握河谷孔隙潜水的形成特点和分布规律。 (3)了解河谷地貌、地质结构及其与地表水、地下水的关系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53.5KB 文档页数:3
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中。其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严格受第四纪地层的 成因类型、岩性、岩相变化规律所控制。而第四纪地层的时代、成因类型、岩性和岩相的 分布,又往往与地貌的时代、成因类型和形态类型的分布相对应;并受新构造运动所制 约,而且地貌还影响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因此在孔隙水分布区进行水文地质 测绘,要特别注意对第四纪地质、地貌和新构造运动的调查。此外,平原地区和河谷地区 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常常有密切的水力联系因此还要注意对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相互 转化补排关系的调查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82MB 文档页数:51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防治水污染,保护 水资源,保障人体健康,加强环境管理,现批准《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和《水污染物排放 总量监测技术规范》为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并予以发布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9.5KB 文档页数:1
(1)掌握丘陵山区河谷中河水测流的基本方法和径流特征。 (2)掌握河谷孔隙潜水的形成特点和分布规律。 (3)了解河谷地貌、地质结构及其与地表水、地下水的关系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9.6KB 文档页数:15
11 再生水回用的可行性分析 11.1 概述 11.2 圆明园水体功能与相关水质标准要求 11.2.1 圆明园水体功能分析 11.2.2 基于地表水 III 类水体要求的再生水水质 11.2.3 基于地表水 IV 类水体要求的再生水水质 11.3 国内外城市污水再生回用于景观环境的工程实例 11.4 圆明园可用再生水源情况 11.4.1 水源、水质现状与分析 11.4.2 再生水作为补充水源的技术经济评价 11.4.3 方案比较 11.5 结论与建议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93MB 文档页数:33
6.1灌溉水源 1地表水 我国地表水资源人均、地均较小,时间、 空间分布不均,因此引水、调节等措施具有 重要意义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0.35KB 文档页数:1
一、水质监测的对象水质监测可分为环境水体监测和水污染源监测。环境水体包括地表水 (江、河、湖、库、海水)和地下水;水污染源包括生活污水、医院污水及各种废水。 二、水质监测分析方法 (一)国家标准分析方法 我国已编制60多项包括采样在内的标准分析方法,这是一些比较经典、准 确度较高的方法,是环境污染纠纷法定的仲裁方法,也是用于评价其他分析方法的基准方法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891KB 文档页数:38
一、流域水资源概况及近期综合治理目标 1、流域水资源概况 塔里木河流域是环塔里木盆地诸多向心水系的总称,涵盖整个南疆,流域面积102 万km2。塔里木河干流全长1372km,其自身不产流,由诸源流汇流而成。由于人类活动与 气候变化等影响,许多源流相继减少或中断了对干流的水量补给,目前与干流地表水联系 密切的只有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和田河和开都一孔雀河,形成“四源一干”的局面,并 且水量补给仍呈递减趋势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877.5KB 文档页数:12
由岩土所筑成的路基,大多暴露于空间,长期受自然因素的作用,岩土在不 利水温条件作用下,物理、力学性质将发生变化。浸水后湿度增大,土的强度降 低;岩性差的岩体,在水温变化条件下,加剧风化 路基表面在温差作用下形成 胀缩循环,在湿差作用下形成干湿循环,可导致强度衰减和剥蚀;地表水流冲刷, 地下水源浸入,使岩土表层失稳,易造成和加剧路基的水毁病害;沿河路堤在水 流冲击、淘刷和浸蚀作用下,易遭破坏;湿软地基承载力不足,易导致路基沉陷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62.5KB 文档页数:5
一、地下水水质恶化的概念及产生原因 (一)地下水水质恶化的概念 水质恶化是指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而使水的感观性、物理化学性质、化学成分、生物 组成以及底质状况等发生恶化的现象。可分为地表水水质恶化和地下水水质恶化。水质恶 化使水的使用价值降低,给水生生物和用水者造成危害,并加剧水资源短缺的矛盾。随着 人口的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水污染日益加重,成为当今最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
上页12345678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62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