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12)
文档格式:PPS 文档大小:101KB 文档页数:3
1.必须掌握: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的设计原理、设计计算方法、施工安装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相关技术。必须有工程流体力学、热工学、物理化学,以及水泵与水泵站、给水工程、污水处理等相关知识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1.67KB 文档页数:3
1.必须掌握: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的设计原理、设计计算 方法、施工安装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相关技术 必须有工程流体力学、热工学、物理化学,以 及水泵与水泵站、给水工程、污水处理等相关知识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49MB 文档页数:49
离心泵类型化工生产中常用清水泵、耐腐蚀泵、油泵、杂 质泵、液下泵、屏蔽泵等。 清水泵(IS、D、Sh型) 广泛用于工矿企业、城市给排水和各种水利工程,也可用于 输送各种不含固体颗粒的、物理化学性质类似于水的介质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6.5KB 文档页数:4
1.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2.1.1分类 (1)集中热水供应工程 (2)区域热水供应系统 3)局部热水供应系统 3.1。2系统组成 (1)热媒系统(第一循环系统) 热源、水加热器、热媒管网、冷凝水泵 锅炉-水加热器冷凝水池-冷凝水循环泵-锅炉 (2)热水供应系统(第二循环系统) 热水配水管网和回水管网、(循环水泵)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86.5KB 文档页数:22
靠高压工作流体经喷嘴后产生的高速射流来引射被吸流体,与之进行动量交换,以 使被引射流体的能量增加,从而实现吸排作用
文档格式:PPS 文档大小:676KB 文档页数:27
3.1给水所需的水压 3.1.1给水系统所需压力的估算 3.1.2给水系统所需压力的计算 3.2增压、贮水设备及水表 3.2.1水泵 3.2.2贮水池、吸水井 3.2.3水箱 3.2.4气压给水设备 3.2.5水表的选型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66MB 文档页数:469
目 录 1 学科基础课平台必修课 《高等数学 A1》 《高等数学 A2》 《线性代数》 《大学物理 A1》 《大学物理 A2》 《大学物理实验》 《画法几何及建筑制图》 《画法几何及建筑制图》考试大纲 《电子电工技术 C》 《水分析化学》 《水力学 B》 《水处理微生物学》 《给排水专业基础实验 12、专业实验》 《水工程导论》 《工程化学》 《工程力学 B》 《水文学》 《工程及水文地质》 《测量学 D》 《测量学实习 B》 2 学科基础课平台选修课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B》 《物理化学 E》 《有机化学 E》 《水工程 CAD》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 《给排水专业英语》 i 《土建工程基础》 《建筑概论》 3 专业课平台必修课 《水质工程学 1》 《水质工程学 2》 《建筑给排水与消防工程》 《水泵与水泵站》 《给排水管道系统工程与综合管沟》 《水工程施工》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水工艺设备基础》 《水工程经济与概预算》 《水工程经济课程设计》 《给水排水工程仪表与控制》 《给排水毕业设计 1、2》 《水处理课程设计 1》 《水处理课程设计 2》 《给排水认识实习》 《给排水生产实习》 《给排水毕业实习》 4 专业课平台选修课 《工业水处理》 《水处理新技术》 《水处理实验技术》 《工程建设监理 A》 《固体废物处理》 《建筑电气 A》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5.07KB 文档页数:13
冷冻水循环系统:来自空调设备的冷冻水回水经集水器、除污器、循环水泵,进入冷水机组蒸 发器内、吸收了制冷剂蒸发的冷量,使其温度降低成为冷冻水,进入分水器后再送入空调设备的表 冷器或冷却盘管内,与被处理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后,再回到冷水机组内进行循环再冷却。 热水循环系统:主要是完成冬季空调设备所需的热量,使其加热空气用,热水循环系统需包含 热源部分。 冷却水循环系统:进入到冷水机组的冷凝器的冷却水吸收冷凝器内的制冷剂放出的热量而温度 升高,然后进入室外冷却塔散热降温、通过冷却水循环水泵进行循环冷却,不断带走制冷剂冷凝放 出的热量,以保证冷水机组的制冷循环。 冷凝水排放系统:排放空调器表冷器表面因结露而形成的冷凝水的水管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39MB 文档页数:34
一、排水工程的发展历史 二、排水工程的概念及内容 三、城市排水管网系统的作用 四、排水系统的体制 五、 排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六、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 七、工业企业排水系统与城市排水系统的关系 八、废水的综合治理和区域排水系统 九、排水系统的设计程序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3.5KB 文档页数:5
一、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概念 建筑给水排水是给水排水工程中不可缺少而又独 具特色的组成部分。与城镇给水排水、工业给水 排水并列而组成完整的给水排水体系。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又是建筑物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和建筑学、建筑结构、建筑暖通与空调、建筑 电气、建筑燃气等工程共同构成可供使用的建筑 物整体。其主要作用包括满足日常生活条件,改 善生活环境,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保障建筑安 全等方面
上页12345678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12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