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2404)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96.37KB 文档页数:4
糖、脂类、蛋白质、核酸等的新陈代谢是一个完整统一的过程,是在各个反应过程相互作用与相互制 约下进行的。并且,错综复杂的代谢过程又是相互协调的,表现出生物机体对其代谢具有调节控制的机能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25.5KB 文档页数:24
一、C语言中的语句 二、C语言中的控制结构 三、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77.5KB 文档页数:3
测定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体的数量和菌体的生长情况,对发酵过程的控制和发酵产品的品质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本项研究探讨了利用葡萄糖生物传感器,测定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活细胞的方法及测定条件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97.5KB 文档页数:3
SBA-60 生物传感在线分析系统是\国家九五攻关\科技项目,2002 年被评为国家级新产品。它适用于生物发酵和其 它生物培养过程中生化物质的在线检测和控制。对使用先进生物、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发酵工业,实现低投入、高产出 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发酵控制信息化工程具有重要的意义。生物传感在线分析系统通过引流采样系统实现直接 从发酵罐内取样,由分析机器人执行发酵样品的自动稀释和自动分析操作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73.96KB 文档页数:3
考虑一类标称系统存在统一Lyapunov函数的线性不确定切换系统的鲁棒镇定问题,在不确定项满足一定限定条件下,利用完备性条件和统一Lyapunov函数方法,设计出鲁棒状态反馈控制器,使闭环系统仍然具有统一Lyapunov函数,从而在任意的切换策略下,确保闭环系统在其平衡点处是渐近稳定的.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是有效的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22.65KB 文档页数:5
介绍了一个模糊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研究了知识的“溶化”技术,即导入算法、无搜索快速推理、寻出算法,井对用三分法确立输入变量隶属函数及模糊规则求精作了有益的研究.用以上理论对连续推钢式加热炉进行控制,控制效果较为理想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33.84KB 文档页数:5
为了连续地预测电弧炉熔池中碳含量,实现对冶炼终点碳含量的控制,以红外烟气分析技术和物质质量守恒计算为基础,结合入炉总碳量和供氧量等生产数据,建立了电弧炉炼钢脱碳数学模型.对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特殊钢厂50tUHP电弧炉实际冶炼数据的模拟计算表明,该模型能实现对熔池碳含量的连续预测和终点控制.模拟计算结果还表明,电弧炉冶炼过程中,脱碳速度主要受供氧流量的影响,最大可达0.12%~0.16% min-1.该模型用于电弧炉供氧优化后,氧气消耗明显降低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57.43KB 文档页数:5
通过对低碳Mo-Cu-Nb-B系微合金钢进行连续冷却和等温实验,发现低碳Mo-Cu-Nb-B系微合金钢在过冷奥氏体亚稳定区等温,能发生针状铁素体转变.非再结晶区变形奥氏体连续冷却时虽然能得到各类低碳贝氏体组织,但各类组织特别是针状铁素体的份额却不能有效控制.通过分阶段冷却,可以控制得到针状铁素体和板条贝氏复相组织.利用针状组织分割原奥氏体晶粒能细化组织,达到优化高强度低碳微合金钢的力学性能目的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36.5KB 文档页数:7
一、 前期研究历史 生物传感器研究和开发的目的是向社会提供采用生物传感器原理的新仪器和分析控制方法,它们可以广泛地应用 于临床诊断和监护、食品分析、工业控制和环境状态的监测。 我们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起步于 1983 年[1]。1986 年山东省科委鉴定了第一项生物传感器成果:\血糖速测仪的研制 \,它采用氧电极作生物反应中的换能器,以葡萄糖氧化酶为活性材料,用流动注射的方式实现分析流程(图 1)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43.6KB 文档页数:4
针对宽带钢冷连轧机首次应用的SmartCrown板形控制技术,通过对SmartCrown轧辊大量实测得到了轧辊磨损辊形,采用遗传算法建立了轧辊磨损预报模型,并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三维辊系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了磨损辊形对SmartCrown板形控制技术在服役过程中板形调控能力的影响,提出了新辊形使用工艺策略.
首页上页228229230231232233234235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2404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