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38)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06MB 文档页数:23
失稳的原因 土石坝的坝坡较缓,在外荷载及自重作用下,不会产 生整体水平滑动。由于其坝体材料为散粒体,如果剖面尺 寸不当或坝体、坝基材料的抗剪强度不足,在一些不利荷 载组合下有可能发生坝体或坝体连同部分坝基一起局部滑 动的现象,造成失稳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12.5KB 文档页数:76
第一章 工程地质概述 第二章 土的物理性质 第三章 地基的应力和变形 第四章 土的抗剪强度及地基承载力 第五章 土压力与土坡稳定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42.73KB 文档页数:40
渗透实验 界限含水量实验 固结实验 含水量实验 密度实验 抗剪强度实验 附录 1 电子天平使用方法介绍 附录 2 土工试验项目一览表 附录 3 试验数据的有效位数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13MB 文档页数:31
设计长期或季节性浸水的挡土墙,除了按一般挡土墙考虑所作用的力系外,还应考虑水对墙后填料和墙身的影响: 1.浸水的填料受到水的浮力作用而使土压力减小; 2.砂性土的内摩擦角受水的影响不大,可认为浸水后不变,但粘性土浸水后抗剪强度显著降低;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4.32MB 文档页数:39
• 土的抗剪强度 1.库仑定律 2.土的极限平衡条件 • 剪切试验方法(直剪,三轴,无侧限,十字板) • 不同排水条件下剪切试验成果*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7.85MB 文档页数:10
为了研究硬岩与软岩交界面方向对其破坏形式的影响,对含岩石-水泥砂浆(代替软岩)交界面的组合试样进行了多组加载角度的巴西劈裂试验,获得了不同交界面方向的组合试样的\抗拉\强度,并利用颗粒流程序PFC2D研究了交界面的破坏机理.计算得到的\抗拉\强度随交界面与加载方向夹角的增大而增大.当交界面平行于加载方向时,沿交界面发生劈裂破坏,计算得到的\抗拉\强度可认为是交界面的抗拉强度;当交界面与加载方向不平行时,发生更为复杂的拉-剪复合破坏.此外,为了进一步分析交界面的抗拉强度对破坏形式的影响,采用提高水泥用量和增大交界面粗糙度两种方法增加交界面的抗拉强度,并进行了一系列试验.试验得到了含交界面的巴西劈裂试验的典型破坏模式分布图,对更好地理解硬岩与软岩交界面的破坏形式具有指导意义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32.73KB 文档页数:3
在真空密封造型工艺(V法)的基础上,提出压力下真空密封造型铸造工艺(P-V法),并对P-V法中铸型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抗拉强度、硬度、薄膜烧失、浇注时型腔压力、金属液充型流动等工艺参数进行系统的基础研究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73.49KB 文档页数:4
为了准确划分采空区上覆岩层的“三带”范围,提出了“三带”的界定准则:将应力超过屈服强度或抗剪强度的岩层高度定为裂隙带的上限,而将双向拉应力都超过抗拉强度的岩层高度定为裂隙带的下限.采用FLAC软件对矿山进行了界限确定,通过生产实践中的瓦斯抽放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界定方法合理有效.此方法可普遍用于采空区上覆岩层的“三带”划分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9.67MB 文档页数:147
第一节 土的压缩性 第二节 土的抗剪性 材料的强度理论 最大正应力理论 最大正应变理论 最大拉应力理论 最大剪应力理论 第三节 土的动力性质简介 一、饱和砂土和粉土的振动液化 二、土的压实性 三、土的动力变形与动强度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14.5KB 文档页数:8
排水固结法是对天然地基,或先在地基中设置砂井(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带)等竖向排 水体,然后利用建筑物本身重量分级逐渐加载;或在建筑物建造前在场地先行加载预压, 使土体中的孔隙水排出,逐渐固结,地基发生沉降,同时强度逐步提高的方法。该法常用 于解决软粘土地基的沉降和稳定问题,可使地基的沉降在加载预压期间基本完成或大部分 完成,使建筑物在使用期间不致产生过大的沉降和沉降差。同时,可增加地基土的抗剪强 度,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上页12345678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38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