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673)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9MB 文档页数:6
采用一种改进的Potts模型Monte Carlo算法,对具有Weibull尺寸分布(参数β=3.47)的晶粒组织进行了3D正常晶粒长大过程的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整个晶粒长大过程遵循抛物线长大规律,晶粒生长指数为0.501,非常接近理论值0.5.晶粒长大过程可分为过渡阶段与准稳态长大两个阶段.Weibull尺寸分布参数β由过渡阶段的3.47逐渐演变为准稳态阶段的2.76,准稳态阶段晶粒尺寸分布参数保持β=2.76不变.晶粒的平均面数〈f〉随仿真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在准稳态阶段后期趋近于稳定数值.晶粒面数分布为Lognormal分布,最高频率面数f为10,个体晶粒面数范围为3~43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51.32KB 文档页数:3
通过现有热力学数据计算证明,一般的工作真空度67Pa对含碳量大于0.2%、铝含量大于0.025%的钢种进行VD精炼时,钢中的溶解氧含量受碳含量的控制.由于钢中硫含量与溶解氧含量存在确定关系,硫含量亦受碳含量和真空度的控制.计算也证明,提高真空度和搅拌速度可以降低溶解氧含量,为脱硫提供了热力学和动力学条件,有利于真空处理过程的脱硫反应.计算结果得到生产实际结果证实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4MB 文档页数:6
采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9Cr低活化马氏体钢在950~1200℃、应变速率为10-2~10s-1变形条件下的热压缩变形行为,并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相应显微组织的变化.回归分析得出在0.15~0.8真应变量范围内变形激活能和材料常数随真应变量变化的关系式,并得出双曲正弦本构方程;利用数学方法直接从真应力-真应变曲线获得动态再结晶的峰值应力、临界应力、峰值应变和临界应变;回归得出了峰值应力、临界应力、峰值应变、临界应变和动态再结晶晶粒大小与Zener-Hollomon参数的关系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51.84KB 文档页数:5
针对数字矿山的发展与建设需要,以面向对象的思想,设计了一个基于Web的矿井及典型灾害三维仿真系统的框架结构.该系统框架包括核心功能模块、数据管理模块和辅助模块等三个功能模块.基于Web技术和可视化技术,形成了一套面向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的矿井及典型灾害三维仿真系统实现技术.运用这些技术,通过对某金矿实际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实现了基于B/S模式的地表地形、矿体及井巷工程仿真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64.88KB 文档页数:4
为研究非对称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动力学特性,在对传统的非对称齿轮扭转振动模型进行动力学等价变换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非对称齿轮动力学模型.利用该模型,综合考虑齿轮啮合过程中时变啮合刚度和啮合阻尼的影响,进行对称及非对称齿轮振动特性的时域和频域分析,并与数值仿真和实验研究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仿真与数值仿真和实验研究的结果相吻合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94.46KB 文档页数:6
提出一种应用于大容量超高速(4000kW/3600r·min-1)双馈变频调速控制方法,研制出相应的实际控制系统.根据系统中负载电机、大功率变流器和工程化矢量空间计算的离散数学模型,以PSIM6.0的SIMCAD环境为开发平台,建立起双馈电机变频调速矢量控制系统算法仿真平台,计算出相关的仿真结果,并以此为基础设计、研制出实际应用控制系统.6500MW冲击发电机机组实验运行结果表明,系统电流响应超调量小,激磁和转矩分量解耦,动态过程磁链平滑,验证了系统仿真模型的有效性.该控制系统具备与直流传动系统相同的优越动、静态品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28.14KB 文档页数:4
论述了九辊矫直机等辊距平行压下方案计算机仿真的过程,以及数学模型的选择、仿真的思想及仿真结果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61MB 文档页数:232
考研英语是很多同学考研复习中需要花很多时间与精力投入的科目。一方面,英语这门学科本 身是一门需要不断积累才能提高学科;另一方面,在大学期间,很多非英语专业的同学的英语学习 并不系统,考研英语的难度比起平时的期中期末考试来要难得多。因此,考研英语就成了很多人迈 进研究生院的一大障碍。然而,考研英语虽难,如果方法得当,用半年左右的时间,仍然可以达到 考研英语的要求,甚至取得很好的成绩。近年来,考研英语的题型、难度基本稳定,而且,点清 晰。所以,认真分析历年真题,从中得出一些出题的规律,是提高英语成绩的一条捷径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86MB 文档页数:76
一、真核生物的基因组 二、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特点和种类 三、真核生物DNA水平上的基因表达调控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7.73MB 文档页数:67
机电系统计算机仿真与辅助设计是建立在机电系统数学模型基础之上的。对于各 类机电系统,利用仿真手段对其进行分析与设计,首先就需要建立相应的系统数学 , 模型,此后,就需要研究如何将系统的数学模型转变为适合于计算机进行分析计算 的仿真模型,即数值算法模型。在此基础上,即可通过对数学模型的求解分析,实 现对系统动静态特性的分析与设计
首页上页3839404142434445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673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