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93)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32.5KB 文档页数:8
水量均衡法、是把赋存地下水的均衡区看做地下水库,利用库容的调节作用进行均衡 分析(也称调节分析)以便确定可以取出又有补给保证的开采量。 这种方法,原则上可以适用于任何水文地质条件和开采条件。可做区域资源评价 可用于局部资源评价:适用于山区基岩裂隙水,更适合于平原区的孔隙水:可用于水区, 也可用于承压水区等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41.5KB 文档页数:8
第一条为了规范石油天然气(以下简称油气)开采活动的会计 处理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 本准则。 第二条油气开采活动包括矿区权益的取得以及油气的勘探、开 发和生产等阶段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856KB 文档页数:27
一、矿坑涌水量预测的内容、方法、步骤与特点 (一)矿井涌水量预测的内容及要求 矿坑涌水量预测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是矿床水文地质勘探的重要组成部分。 矿坑涌水量是指矿山开拓与开采过程中,单位时间内涌入矿坑(包括井、巷和开采系 统)的水量。通常以m3/h表示。它是确定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关 系到矿山的生产条件与成本,对矿床的经济技术评价有很大的影响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31.9KB 文档页数:6
以西石门铁矿堑沟底部结构诱导冒落法开采边角残留矿体为背景,对堑沟回采矿石量、金属量、品位等指标进行计算,建立了以采出金属量和采出品位为目标的多目标最优化数学模型.结合残矿开采实际情况,选择采出金属量作为最优化问题的主要目标.利用TCL脚本语言对SURPAC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并应用其对最优化问题约束条件下堑沟底部结构空间位置的可行方案进行全因子实验.最后得出采切工程布置的最优方案为:堑沟底部结构位于103.1 m水平,与矿体间距为18.65 m.较原设计方案,最优方案采出金属量提高27.79%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56MB 文档页数:7
以某矿综放工作面开采过程为背景,利用微震监测技术进行现场监测,并借助有限差分FLAC3D进行数值分析,研究在采动应力场不断变化过程中底板岩体微震破裂事件的时空演化规律,揭示煤层采动条件下潜在导水通道的孕育、发展和贯通过程.微震监测结果表明:微震事件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开采扰动对底板岩体破坏程度的影响;采煤期间,回采工作面附近微震事件呈现密集分布,底板岩体采动破坏严重,底板破裂深度达15 m.数值分析表明:由于煤层采动导致采场周围应力重分布,工作面前方应力增高,采空区下方应力降低,底板岩体随工作面回采经历了应力集中、释放并最终破坏;底板塑性破坏区深度达14 m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57.24KB 文档页数:8
采用理论分析、物理相似模拟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坚硬厚层顶板群结构的破断冲击效应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工作面采场冲击来压的主要影响因素、来压特征及工作面合理支护强度等.研究表明:多分层坚硬顶板群结构的破断冲击载荷在短时间内会产生剧烈的震荡;工作面来压特征受多分层顶板垮断的动、静载荷联合作用;采场冲击来压强度主要与顶板厚度、岩性及节理弱面有关,对于岩性相近的顶板岩层,厚度越大,对采场的矿压冲击影响也越剧烈,但厚层顶板垮断后的结构对其上覆顶板岩层的冲击载荷强度具有一定的缓冲.以大同矿区坚硬顶板群结构下的煤层开采为例,通过在综放工作面选择应用ZF15000/28/52型高强度支架,保证了首个关键层顶板破断前后的安全开采;同时,采取水压致裂辅助控制上部关键层顶板,有效减缓了工作面强矿压的显现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2MB 文档页数:8
以云南磷化集团晋宁磷矿6号坑口东采区深部缓倾斜中厚磷矿层露天转地下开采为工程背景,利用底摩擦模型实验仪,进行了不同露天坑境界顶柱厚度边坡高度下的底摩擦模拟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边坡的变形破坏响应特征可分为边坡岩体小范围微破裂和松动→边坡岩体局部范围失稳破坏→边坡岩体整体向采空区滑落失稳破坏三个阶段,边坡岩体变形破坏模式主要是采动边坡岩体向采空的拉裂、破断和滑移破坏.在边坡高度一定情况下,随着露天境界顶柱的厚度由30 m逐渐减小到20 m和10m,边坡的稳定性与境界顶柱的厚度呈正比关系,20~30m是露天境界顶柱比较合理的厚度.在境界顶柱的厚度一定情况下,边坡高度由60 m增大到108 m,边坡的稳定性与坡高的厚度呈反比关系,108 m边坡转入地下开采后是不稳定的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25KB 文档页数:24
1.采区设计的依据、程序和步骤 2.采区设计内容 3.采区设计内容 4.采区准备方式的发展方向 5.采区方案设计案例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72KB 文档页数:32
采区硐室主要包括采区煤仓、采区绞车房、采区变电所、采区水泵房等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35.23KB 文档页数:8
平煤十矿采用三维套孔应力解除地应力测量技术和具有温度补偿功能的空心包体应变计,完成了矿区6个水平、11个测点的现场地应力实测,最大测点深度达到1123 m.这是我国煤矿首次采用应力解除法进行系统的矿区地应力测量并且测量深度超1100 m.通过测量获得了矿区11个测点的三维地应力状态,揭示了矿区地应力场的分布规律,建立了矿区地应力场模型.针对平煤十矿是我国典型的高瓦斯矿井、深部采矿存在引发煤(岩)爆和瓦斯爆炸的高危险性,本文提出:根据实测地应力数据,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定量计算开挖扰动引起的开采煤层和围岩中能量聚集状况及其随采矿过程的变化规律,借助地震学的知识,根据能量聚集状态对未来开采可能引发煤(岩)爆的时间、地点和震级进行预测
首页上页23456789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93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