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6419)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76KB 文档页数:38
一、概述预应力混凝土的学科地位 19世纪20年代,水泥发明,混凝土问世。混凝土抗压强度高,就地取材,易于成型,但抗拉强度低,应用受到限制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62.5KB 文档页数:5
一、地下水水质恶化的概念及产生原因 (一)地下水水质恶化的概念 水质恶化是指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而使水的感观性、物理化学性质、化学成分、生物 组成以及底质状况等发生恶化的现象。可分为地表水水质恶化和地下水水质恶化。水质恶 化使水的使用价值降低,给水生生物和用水者造成危害,并加剧水资源短缺的矛盾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83.5KB 文档页数:6
一、地面沉降的概念及产生原因 地面沉降(Land Subsidence)是指在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影响下发生的幅度较大、速 率较大的地表高程垂直下降的现象。地面沉降,又称地面下沉或地陷,是指某一区域内日 于开采地下水或其它地下流体所导致的地表浅部松散沉积物压实或压密引起的地面标高下 降的现象。意大利威尼斯城最早发现地面沉降。之后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和地下水 (油气)开采量增大,世界上许多国家如美国、日本、墨西哥、欧洲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均 发生了严重的地面沉降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98KB 文档页数:10
海水入侵的概念及产生原因 海水入侵(海水倒灌)是指海滨地区因过量抽取地下水,导致海水(或地下咸水)和 地下淡水的天然平衡条件被破坏,从而引起海水向大陆含水层推移的一种有害水文地质作 用,也就是由于陆地地下淡水水位下降而引起的海水直接侵染淡水层的自然现象。有时风 暴潮或大涌潮覆盖陆域,也称之为海水入侵 海水入侵灾害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海滨地区水动力条件发生变化,使海滨地区 含水层中的淡水与海水之间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导致海水或与海水有水力联系的高矿化 地下咸水沿含水层向陆地方向扩侵,影响入侵带内人、畜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就地用水, 使淡水资源遇到破坏的现象或过程 滨海含水层在海岸线处与海水接触,在自然状态下,地下水补给海洋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71KB 文档页数:2
实习基地在地质构造上属于松辽盆地,中生代地层较发育,其中侏罗系为粉砂岩、泥 岩及火山岩并夹有薄层煤;白垩系厚度巨大,地层包括以砾岩、砂岩、泥页岩等组成的多 个旋回层,埋藏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地层岩性下粗上细,上部及顶部主要为泥页岩,厚度 大,分布连续,构成区域隔水底板。新生界地层见表92。洮儿河扇形地第四纪松散层厚 度一般10~40m,主要为中上更新统砂砾石、砂卵石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51.5KB 文档页数:2
各种坚硬碎屑岩层的颗粒之间,均存在一定的孔隙与松散岩层中的孔隙相比,仅是 在经过一定程度的成岩胶结作用后,孔隙的数量减小,空间变小而已。因此,只是当胶结 不好,碎屑颗粒粗大时才具有含水意义,且碎屑岩也有不同程度发育的原生裂隙、风化裂 隙和构造裂隙,构成孔隙裂隙含水层。 在碎屑岩地区进行水文地质测绘,首先应了解区域构造特征、地层构造与地层岩性, 及其在具体条件下对地下水的不同控制程度,从而确定调查地下水的主要方向。应着重调 查下列问题: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89.5KB 文档页数:4
泉水中的某些特殊矿物盐类,微量元素或某些气体含量达到某一标准或具一定温度 时,使泉水具有特殊的用途时,称其为矿泉水。按矿泉水的用途:可分为三大类,即工业 矿水,医疗矿水和饮用矿泉水。近年,我国在许多地方发现了许多矿泉水,特别是饮用矿 泉水,在国、内外均有很好的销售市场。为了确保人民的身体健康和利益,为了使矿泉水 的勘探和开发有所遵循,必须研究和制定国家统一的评价标准。本节主要介绍饮用天然矿 泉水的水质评价标准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9.5KB 文档页数:1
6.3.1教学目的 (1)了解张夏组灰岩的分布、岩性、裂隙、岩溶的发育状况。 (2)认识泉水出露的地形、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3)分析张夏组灰岩岩溶裂隙水的富集条件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8.5KB 文档页数:1
(1)测钟。当地下水位埋深较浅时,常用测钟。当测钟接触到地下水面时,发出嗡嗡声,此时测量测钟绳长,即为地下水位埋深 (2)电测水位计或万用电表。电测水位计或万用电表是目前常用的测量地下水位的工具,其优点是简便、准确、不受地下水位埋深的限制。但测量时必须测绳伸直,应反复试测,准确地找到水面位置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9KB 文档页数:1
(1)河流所在地区的标高、河流发源地、流往何处、有哪些支流; (2)旱季与雨季河水的宽度、深度、涨水时水位上升幅度; (3)测量水的流速、流量;
首页上页622623624625626627628629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6419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