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30)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79.67KB 文档页数:4
研究了液压缸筒用热处理双相钢管的力学性能和爆破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热处理双相钢管经精密冷拔后制作液压缸筒,强度高,韧性好,爆破压力也高,并且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它可代替调质钢管用作煤矿液压支柱油缸等液压缸筒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2.5KB 文档页数:3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碳钢的基本热处理(正火、淬火及回火)工艺方法; 2、掌握冷却条件与钢性能的关系; 3、分析正火、淬火及回火温度对钢性能的影响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09MB 文档页数:16
总结了国内外中锰钢研究现状, 对文献中中锰钢的成分设计、成型工艺、热处理工艺、组织性能调控等进行汇总分析, 得到了合金元素、成型工艺、微观组织结构和热处理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并对中锰钢的性能例如lüders带和PLC带对加工硬化率的影响、氢致延迟开裂性能给予了重点关注和讨论; 同时提出借鉴第二代先进高强钢(纯奥氏体相)\层错能\这一控制形变模式的概念, 对中锰钢中奥氏体相的形变模式提出预测; 最后对目前中锰钢研究的争议问题、发展前景及未来可能面对的问题进行阐述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82.66KB 文档页数:2
在Bi2223/Ag超导多芯带材的制备过程中,采用了热处理—冷压—热处理的工艺,取压力、压下速率、摩擦系数和来料作为待研究的冷压工艺参数,以带材的临界电流Ic值为评价指标,用正交法设计实验方案,结果表明:摩擦系数对带材临界电流Ic值的影响高度显著,压力和来料对带材Ic值的影响显著,压下速率对带材Ic值的影响程度量小.
文档格式:PPTX 文档大小:1.71MB 文档页数:52
3.1 表面工程概述 3.2 热处理 3.3 表面工程技术方法与工艺 3.3.1 电镀 3.3.2 化学镀 3.3.3 涂料与涂装 3.3.4 热浸镀 3.3.5 热喷涂 3.3.6 高能束技术 3.3.7 化学转化膜技术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91MB 文档页数:113
改善金属材料的性能,主要可以通过如下几种途径:合金化即加入合金元素,调整材料的化学成分。可显著媞高钢的强度、硬度和韧性,并使其具有耐蚀、耐热等特殊性热处理即金属材料通过不同的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方式。使基内部的組结构发生变化,以达到改善加工工艺性前和强化力学性能的目的。 5.1 金属材料的改性处理理论基础 5.2 钢的热处理 5.3 钢的表面强化处理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1MB 文档页数:7
研究了合金成分和热处理制度对K648合金组织中α-Cr相析出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Thermo-calc软件计算了K648合金平衡相析出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合金中的析出相主要为α-Cr、γ'相和M23C6碳化物.通过实际组织观察得出合金中α-Cr相的析出形态对Cr含量和热处理工艺制度极为敏感,具体表现为α-Cr相形态的多样性.力学性能测试进一步表明合金的室温拉伸性能、冲击性能均受α-Cr相形态和分布的影响,即合金性能表现出组织敏感性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61MB 文档页数:52
一、材料科学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二、工程材料的分类 讨论工程材料的使用性能:即在使用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性能,包括物理、化学、力学性能。它决定了材料的使用范围与寿命。 金属的热处理:是将金属在固态范围内加热到一定温度下,进行必要的保温,并以适当的速度冷却至室温,以改变其内部组织,从而获得所需性能的工艺方法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47MB 文档页数:29
一、概述 热处理:将金属在固态下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方式,改变合金的内部组织,从而获得所需性能的一种工艺方法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05MB 文档页数:12
10Cr-15Co-Ni基高温合金以W、Mo、Al、Ti及微量Mg、B等进行强化,相当于苏联某牌号Ni基合金,使用温度为900~950℃。从苏联这种合金的实物叶片解剖情况来看,此合金的使用状态是晶内有大小两种γ'相,晶界为锯齿状,晶内与晶界强化得到了良好配合。但是,用苏联5·1797-73标准给出的此合金热处理工艺,处理后为平直晶界。因此,热处理工艺的研究,是这种合金涡轮叶片试制的重要课题之一。我们全面的研究了固溶处理后缓冷、γ'相回溶再析出、固溶处理后等温等热处理工艺对此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在确切掌握弯晶形成规律的基础上,得出固溶处理后在1070℃等温处理的效果最好,晶内与晶界状态相似于苏联的实物叶片,机械性能也达到了实物叶片的水平。这种合金的晶界碳化物以M6C为主,对弯曲晶界形成起主要作用。热处理过程中,使M6C以较慢速率在晶界形核,并以较快速度长成粗大颗粒,即可获得弯曲晶界。在晶内充分强化的基础上,使晶界锯齿化,可以有效地提高合金的高温持久强度和塑性。上述最佳等温工艺可以使晶内和晶界强化得到较好的配合,这一工艺经几个批次试验的效果稳定,在实际生产上切实可行
首页上页4567891011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30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