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98)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13MB 文档页数:5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对AZ31镁合金在变形温度为250~400℃、变形速率为0.5~3.0s-1下进行热变形模拟实验,得到了AZ31镁合金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曲线,并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了试样在变形中的微观组织.结果表明,动态再结晶是该实验条件下晶粒细化的主要机制,变形参数影响了再结晶的程度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48MB 文档页数:5
研究了珠钢电炉CSP工艺生产低碳高强度汽车梁用钢板ZJ510L生产工艺、组织演变、强化机理与组织性能之间的关系.通过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和力学性能实验研究表明:ZJ510L显微组织随着轧制道次和冷却速度的增加而细化,最终铁素体晶粒尺寸约为5~6μm;析出的第二相粒子主要为Al2O3,MnS和AlN以及大量的碳化物,尺寸大多在20~150nm之间;成品板强度和延伸率较高,并具有良好的成形性能和低温冲击韧性.细晶强化是ZJ510L钢板的主要强化方式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21KB 文档页数:25
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单色光源S到两缝S1、S2距离相等,则观察屏上中央明条纹位于图中O处,现将光源S向下移动到示意图中的S位置,则() (A)中央明纹向上移动,且条纹间距增大 (B)中央明纹向上移动,且条纹间距不变 (C)中央明纹向下移动,且条纹间距增大 (D)中央明纹向下移动,且条纹间距不变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9KB 文档页数:3
一、制定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 依据2000级植物学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要求,为达到教学目的和要求而制定。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及其使用方法掌握临时制片、徒手切片方法及植物绘图技术。同时,丰富和验证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科学的工作方法。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教学目的:熟练掌握植物学实验的技能和方法,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504KB 文档页数:6
全息照相 光学全息照相是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立体摄影和波阵面再现的新技术。由于全息照 相能够把物体表面上发出的光波的全部信息(即光波的振幅和位相)记录下来,并能完全再 现被摄物光波的全部信息,因此它在精密计量、无损检验、信息存贮和处理、遥感技术和生 物医学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6KB 文档页数:1
17-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两缝间距为0.3mm,用单色光垂直照射双 缝,在离缝1.20m的屏上测得中央明纹一侧第5条暗纹与另一侧第5条暗纹间 的距离为22.78mm.问所用光的波长为多少,是什么颜色的光?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85KB 文档页数:23
◼ 培根科学与古典科学的统一 ◼ 天体力学的历史遗留问题 ◼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到电磁理论的建立 ◼ 电磁波的实验发现 ◼ 光的波动说的复兴 ◼ 光学与电磁学的统一 ◼ 热之唯动说的建立 ◼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量耗散定律的建立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77.01KB 文档页数:33
铁电体物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自发极化。本章主要介绍有关铁电体物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自发极化产生的机制;铁电相变与晶体的结构变化;极化状态在各种外界条件下的变化,即介电响应、压电、热释电、电致伸缩、光学效应等;最后适当介绍铁电物理效应的实验研究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22.64KB 文档页数:4
利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进行了利用冶炼渣回收铁及生产微晶玻璃建材制品的实验室研究.探讨了不同原料配比时渣铁分离的效果.通过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物理化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确定了微晶玻璃试样的物相组成及性能特征.提出了可供工业实验的原料配比及工艺制度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06.2KB 文档页数:4
通过Ti-6Al-4V合金750℃条件下的置氢实验,分析了置氢过程的动力学规律,利用光学金相显微镜和二次离子质谱仪研究了保温时间对氢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Ti-6Al-4V合金置氢动力学遵循二维扩散机制,满足Valensi方程g(α)=α+(1-α)ln(1-α),氢在试样径向方向的二维扩散是置氢反应的控制步骤.置氢保温时间大于60min时,氢压趋于稳定,氢在试样径向方向的二维扩散停止,试样中心的微观组织和氢离子强度与边缘的相一致,氢均匀分布于试样当中
首页上页678910111213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98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