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178)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95KB 文档页数:22
随着数字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普及,在现代控制、通信及检测领 域中,对信号的处理广泛采用了数字计算机技术。由于系统的实际处理对象往往都是一 些模拟量(如温度、压力、位移、图像等),要使计算机或数字仪表能识别和处理这些 信号,必须首先将这些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而经计算机分析、处理后输出的数字 量往往也需要将其转换成为相应的模拟信号才能为执行机构所接收。这样,就需要一种 能在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之间起桥梁作用的电路模数转换电路和数模转换电路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67KB 文档页数:66
第2章物理层 2.1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2.2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2.2.1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 2.2.2有关信道的几个基本概念 2.2.3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 2.2.4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 2.3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2.3.1导向传输媒体 2.3.2非导向传输媒体 2.4 模拟传输与数字传输 2.4.1 模拟传输系统 *2.4.2 调制解调器 *2.4.3 数字传输系统 *2.5 信道复用技术 2.5.1 频分复用、时分复用和统计时分复用 2.5.2 波分复用 2.5.3 码分复用 *2.6 同步光纤网SONET和同步数字系列SDH 2.7 物理层标准举例 2.7.1 EIA-232-E接口标准 2.7.2 RS-449接口标准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53MB 文档页数:389
(一)理论课程 1《数据库原理》 2《物联网工程导论》 3《Java 程序设计》 4《操作系统原理》 5《物联网安全技术》 6《数据结构与算法》 7《ARM 基础》 8《嵌入式系统技术》 9《数字电路基础》 10《RFID 原理及应用》 11《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 12《Web 前端开发技术》 13《C 语言程序设计》 14《Linux 程序设计》 15《传感器技术及应用》 16《物联网工程规划与设计》 17《物联网通信技术》 18《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19《数值计算方法》 20《网络编程技术》 21《移动开发技术》 22《计算机网络》 23《单片机基础》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24《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25《Java Web 应用开发》 26《web 开发技术》 27《C++程序设计》 (二)实验课程 28《数据库原理》 29《Java 程序设计》 30《操作系统原理》 31《文献检索》 32《物联网安全技术》 33《数据结构与算法》 34《ARM 基础》 35《Linux 系统管理》 36《嵌入式系统技术》 37《数字电路基础》 38《RFID 原理及应用》课程 39《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 40《Web 前端开发技术》 41《C 语言程序设计》 42《Linux 程序设计》 43《传感器技术及应用》 44《物联网工程规划与设计》 45《物联网通信技术》课程 46《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47《数值计算方法》 48《网络编程技术》 49《移动开发技术》 50《计算机网络》 51《单片机基础》 52《计算机组成原理》 53《Java Web 应用开发》课程 54《web 开发技术》课程 55《C++程序设计》 (三)实践课程 56《C 语言程序概念实训》 57《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毕业设计教学大纲 58《毕业实习》教学大纲 59《程序设计技能实训》 60《计算机综合项目实训》 61《专业教育》 62《嵌入式系统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63《C 语言课程设计》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65KB 文档页数:66
2.1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2.2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2.2.1 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 2.2.2 有关信道的几个基本概念 2.2.3 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 2.2.4 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 2.3 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2.3.1 导向传输媒体 2.3.2 非导向传输媒体 2.4 模拟传输与数字传输 2.4.1 模拟传输系统 *2.4.2 调制解调器 *2.4.3 数字传输系统 *2.5 信道复用技术 2.5.1 频分复用、时分复用和统计时分复用 2.5.2 波分复用 2.5.3 码分复用 *2.6 同步光纤网SONET和同步数字系列SDH 2.7 物理层标准举例 2.7.1 EIA-232-E接口标准 2.7.2 RS-449接口标准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41MB 文档页数:520
学科基础课平台必修课 《高等数学 A1》 《高等数学 A2》 《大学物理 A1》 《大学物理 A2》 《大学物理实验》 《C++程序设计》 《C++程序设计实验》 《C++程序设计实训》 《线性代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B》 《离散数学Ⅰ》 《计算机组成原理 I》 《数据结构 I》 《数据结构 I 实验》 《计算机网络原理Ⅰ》 《操作系统 I》 《操作系统Ⅰ》 《电工电子技术 C》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学科基础课平台选修课 《数字逻辑》 《Java 程序设计》 《Java 程序设计实验》 《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实训》 《数据库原理 A》 《编译原理》 《物联网工程导论》 《软件工程概论 A》 《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 《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考查大纲 《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实践 《算法分析与设计》 《数字通信原理》 专业课平台必修课 《网络信息安全》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RFID 技术》 《无线传感器网络》 《嵌入式系统设计》 《嵌入式 linux 应用程序开发》 《云计算技术》 《Linux 网络操作系统》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886.5KB 文档页数:33
上一章讨论的局域网是单个的同种协议网,即网络中每台机器对应层所用协议相同,通信 是在同一个网络内不同主机之间进行的。而所谓“网络互连”,就是采用各种网络互连设备将 同一类型的网络或不同类型的网络相互连接起来,形成所谓“internet“(互连网络),使一个 网络上的主机能与另一网络上的主机相互通信。因特网(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 internet 此外,为了保证网络的传输性能、可靠性及安全性,一般要求一个网络所管理的范围不要 太大,这就要求把一个大的网络分解成若干个较小的子网,通过网络互连技术,形成所谓的 Intranet(内部互连网),以便隔离故障,提高安全保密性,方便网络管理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42MB 文档页数:151
8.1 可编程接口芯片概述 ❖片选概念 ❖读/写概念 ❖可编程接口的概念 ❖“联络”的概念 8.2 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A ❖8255A的结构和引脚功能 ❖8255A的工作方式 ❖8255A的初始化 ❖8255A的应用举例 ❖16位系统中的并行接口 8.3 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8253-5 ❖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8253-5的结构和功能 ❖8253-5的工作方式 8.4 串口接口芯片 ❖串行通信概述 ❖串行接口原理 ❖可编程通信接口8251A 8.5 模拟接口 ❖概述 ❖数/模转换器DAC0832及其接口 ❖模/数转换器ADC0809及其接口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41MB 文档页数:137
1.1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 1.2 因特网概述 1.2.1 网络的网络 1.2.2 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 1.2.3 因特网的标准化工作 1.2.4 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 1.3 因特网的组成 1.3.1 因特网的边缘部分 1.3.2 因特网的核心部分 1.4 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 1.5 计算机网络的类别 1.5.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1.5.2 几种不同类别的网络 1.6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1.6.1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1.6.2 计算机网络的非性能特征 1.7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1.7.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 1.7.2 协议与划分层次 1.7.3 具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1.7.4 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 1.7.5 TCP/IP 的体系结构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45MB 文档页数:47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电气工程专业导论》 《专业引领实战训练》 《工程电磁场》 《工程技术创新导论》 《电机学》 《专业开放实验》 《电力电子技术》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电气工程 Matlab 建模与仿真》 《自动控制原理》 《电气测量技术》 《电磁兼容技术》 《电气控制与 PLC 技术》 《电力系统分析》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 《太阳能发电技术》 《DSP 原理及应用》 《电源技术及应用》 《太阳能光伏发电工程设计》 《电力电子技术综合设计(1)》 《电力电子技术综合设计(2)》 《毕业实习》 《创新创业竞赛实战》 《专业综合训练(1)(2)》 《供配电技术》 《风力发电技术》 《专业英语》 《电机节能技术》 《智能电网与微电网技术》 《工业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供配电系统综合课程设计》 《毕业设计》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 《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 《计算机软件基础》 《信号与系统基础》 《智能系统建模与仿真》 《脑与认知科学概论》 《数字信号处理》 《微控制器技术》 《专业综合实战训练(1)》 《控制理论》 《人工智能基础》 《神经网络》 《模糊控制》 《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 《机器智能综合实验》 《移动操作系统》 《嵌入式系统》 《数据库新技术》 《无线自组织网络》 《飞行器控制导论》 《专业综合实战训练(2)》 《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 《机器人学》 《数字控制系统》 《机器人控制课程设计》 《信息论与编码》 《数据挖掘与处理》 《专业英语阅读》 《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智能机器人》 《机器学习》 《智能系统与工程课程设计》 《科技创新与方法论》 《移动机器人导航技术》 自动化专业高精尖项目(双培计划) 《惯性导航技术》 《物联网系统基础与应用》 《系统辨识》 《集散控制系统》 《先进控制理论》 《楼宇自动化》 《应用自适应控制》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轨道牵引电气化方向(双培计划)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机器人大脑方向(双培计划) 《生产实习》 其他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微机原理及应用》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人工智能》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97.04KB 文档页数:28
1.1 排队系统概述 1.1.1 排队论发展历程 1.1.2 排队现象 1.1.3 排队系统的组成和特征 1.1.4 经典排队系统的符号表示 1.1.5 排队问题的求解 1.2 几个重要的概率分布 1.2.1 定长分布 1.2.2 负指数分布 1.2.3 爱尔郎(Erlang)分布 1.2.4 泊松(Poisson)分布 1.3 泊松过程 1.4 单服务者负指数分布排队系统的分析 1.4.1 系统中有个i 顾客的概率 1.4.2 系统的运行指标 1.5 Little 公式及其直观意义 1.5.1 Little 公式直观意义 1.5.2 Little 公式的证明 1.6 利用因数P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
首页上页8889909192939495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178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