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 读∠物 南目来 2月27日星期五 袁嗲嗲(湖南方言,意为爷 ),您还记得这张照片吗?1 月18日,在第四届国际海水稻论 云上,海南日报记者用一张老照 他身子猛地往前倾 左手接过手机,右手手指划过屏 幕放大照片,看得很认真,抬起 “魔稻祖师”: 里满了好奇:这是什令 寄望2020年,再多 2004年3月,海南日 养活8000万人 报记者在师部农场拍的 时隔15年,又是在 定格在中学课本上一位身穿白色的确 三亚,又是海南日报记 良衬衣,站在稻田里的长 者的采访,袁隆平看到 的口袋上绣着大写英文单词 细的身子也随之放 “YouH(青春),豌上带了一块深 松,坐直在沙发上 色电子表精神矍铄。如此年轻的打 一时沉默不语,仿佛 扮,不禁让人联想到网友对他的一系 陷入了沉思一 列尊称 魔稻祖师” 亮相国际海水稻论 几乎每年都来三亚。从2016年起国 际海水稻论坛于每年12月举办,作为 B 主席的袁隆平,每年都会参加。 三亚市荣誉市民 想—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能成功,一半功 盖全球梦”,还特 F大家关注海 稻神 劳在海南 我是2016年才开始搞海水稻 袁隆平对他吃过的苦总是一笔带过,可 的,担子很重,压力也很大,希望2020 碱地有十几亿亩,其中能种水稻的 也 后袁隆平 从1964年开始,袁隆平在取得一株“天 有两亿由,如果杂交海水稻搞成功 E广到1亿亩,每亩增产根食300 后用1000多个品种,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 合的试验,却一直未能成功甚至有人认为他 不管是我们国家也好,世界也 的“禾下乘凉梦”是白日做梦。 袁隆平34岁才结婚,1961年也是他与夫 好,水稻都是第一大粮食作物,民以食 斤是个什么概念吗?相当于湖南省的 魔稻祖师一 1在全国各地做试验,展战屡败,屡数屡战。 科学实验可能有失败,失败了不怕,今 人口呐。2016年12月,袁隆平选择 年没搞成,明年再来,一百次试验有一两次成 在三亚水稻公园建设国家杂交水稻三 亚南繁综合实验基地。 “宝藏男孩 几年时间拿出一个抗海水浓度 要片刻不离地盯着错过一瞬问就 06%的,亩产在300公斤以上的(品 还 年而袁隆平为了抓住最佳时机,在 90后资深帅哥”: 在海南筑牢“中国饭碗” 种),这个难度肯定是不小的,可哪有 田问地头一蹲就是好几天 的“底座 那么轻松的事情袁隆平直各 爱逛农贸市场,爱给身边 道路艰难,但前途是光明的,苫魷 点,出了产量更高的新品种,他心里高 是个宝藏男 23日上午,海南塍县(团今三亚市)南红农场 人买衣服 我走到哪个地方都有人认识我,签名 袁老喜欢喝椰子水,海南家里的桌子上 cture with me(每个人都想和我合影 闻此消息,袁隆平从北京赶回三亚,把它们命 永远放着一颗椰子。刘佳音与袁隆平相识十 是没有隐私权了。”袁隆平有时讲话,会有 “发现了野败,从而为杂交水稻的研究 余载,这次来三亚参加第四屈国际海水稻论 中英文夹杂的习惯,但很多时候英文是对中 文的补充和重复,像是他讲完中文后的自行 译,也像是一种“袁氏幽默”。 半功劳在海 及其夫人,老爷子抱着孩子很开心,还贴心地 给孩子准备了一个红包。“我叫他老师,可在 除了英语,袁隆平还会说俄语,是个多才 南。1998年3月2日,在三亚,袁隆平特地 我心里,他是像爷爷一样的长 为23年前发生的事情手写了一份证明:“李 融媒诞伸 湖和冯克珊同志对杂交水稻的发展都作出 院,800多名学生报名,最后只有8个人(录 重大贡献”。 取),我是8个人之一,那时候抗美圾朝的战 扫一扫者视频 原来你是这样的袁隆平” ,甲轴峡技下半个市荣家 从此将这片土地视作他的第二故乡。 的颜色,还非得是他自己去农贸市场挑 是第4名,淘汰掉了。游泳健将没搞成,空军 亲的他立马就会不高兴,可只要逛农贸市场 运动健将“袁隆平的实力不容小氨,是 着手走走廷廷,开心地在市场上买东西。 隆平会对比各地农贸市场的物价,海 发展中心的卧室,有个柜子专门陈设他的相 片,其中有张就是他身穿泳裤笑对镜头的照 喜爱,一买就买一打。不仅给自己买衣服,他 还喜欢给身边的人买衣服。他88岁生日那 他别图肉这木中 有夹克,有衬衫,也有旗袍。 哪队,哪队就赢,现在是他支持哪队,哪队就 90°后眼中的袁隆平 很多人都说我们长得像。袁隆平时常会被人 认出,他总是这样开玩笑。在第四届国际海 术无偿贡献给全人类,自己过着简朴的生 是个什么样的人 水稻论坛上,当主持人宣布袁隆平入场,一辆 这些精彩的答案 里,住所只有四五十平方米,院子外面就是 下,还未来得及下车,沸腾的人群已将他团团 湖南的家四周也都是 你绝对想不到 围住,形成一个半径不断扩大的四圈 稻田。“我每天都要下田去,我培养研究生,第 性市 布就是晒得黑黑的,我现在也是黑的嘛。”他 笑着说。 2004年3月,在三亚市国家杂交水稻研 图一究中心海南基地大院里,袁隆平围观助手们 深读 S::INTER 下棋,着急起来忍不住动手抢着帮忙掷桐 地。袁隆平要在国家杂交水稻三亚南繁综 RNATIONAL 合实验基地350亩的稻田里,继续冲击自 本报记者张杰提 己的梦想,为“中国饭碗筑牢最坚实的“底 总策划:曹健陈成智蔡 SALINE-ALKALITol时走 座”。“我们这个工作意义很大,工作再辛 苦,我心里也高兴,回家没让我退休,我自 执行总监:许世立 2月18日,袁隆平出席第四届国际海 己也不愿意退休,我希望再奋斗 版式设计:张昕 水稻论坛,红色格子衬衣的左上角口袋上绣 我100岁之前,全世界有一半稻田种上我 着英文单词 YOUTH"。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青岛海水稻研 毕生贡献于水稻,这很“袁隆平”。 (本报三亚12月26日电
A04 深读· 物 ■■■■■ ■■■■■ ■■■■■ ﹃ 后 ﹄袁隆平 他是 ﹃当代稻神﹄ ,也是 ﹃魔稻祖师﹄ ,还是个 ﹃宝藏男孩 ﹄ —— “魔稻祖师” : 寄望 2020 年,再多 养活8000万人 在很多人脑海中,袁隆平的形象 定格在中学课本上一位身穿白色的确 良衬衣、站在稻田里的长者,面色凝 重,一脸严肃。可出席论坛这天,他却 穿了一件红色格子衬衣,衣服左上角 的 口 袋 上 绣 着 大 写 英 文 单 词 “YOUTH(青春)”,腕上带了一块深 色电子表,精神矍铄。如此年轻的打 扮,不禁让人联想到网友对他的一系 列尊称——“当代稻神”“魔稻祖师” “稻法无极”“90后梗王”。 这是他第四次亮相国际海水稻论 坛。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他 几乎每年都来三亚。从2016年起,国 际海水稻论坛于每年12月举办,作为 大会主席的袁隆平,每年都会参加。 本届论坛上,他继续讲述自己的两个 梦想——“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 覆盖全球梦”,还特地呼吁大家关注海 水稻。 “我是 2016 年才开始搞海水稻 的,担子很重,压力也很大,希望2020 年能拿出成果。”袁隆平说,全国的盐 碱地有十几亿亩,其中能种水稻的只 有两亿亩,如果杂交海水稻搞成功 了,推广到1亿亩,每亩增产粮食300 公斤,1亿亩就是300亿公斤。 “不管是我们国家也好,世界也 好,水稻都是第一大粮食作物,民以食 为天,食以稻为天。你知道 300 亿公 斤是个什么概念吗?相当于湖南省的 粮食全年总产量,可以多养活8000万 人口呐。”2016 年 12 月,袁隆平选择 在三亚水稻公园建设国家杂交水稻三 亚南繁综合实验基地。 “几年时间拿出一个抗海水浓度 0.6%的、亩产在 300 公斤以上的(品 种),这个难度肯定是不小的,可哪有 那么轻松的事情。”袁隆平直言,虽然 道路艰难,但前途是光明的,苦就苦一 点,出了产量更高的新品种,他心里高 兴,吃点苦没关系。 “三亚市荣誉市民” : 杂交水稻能成功,一半功 劳在海南 “90后资深帅哥” : 爱逛农贸市场,爱给身边 人买衣服 “宝藏男孩” : 在海南筑牢“中国饭碗” 的“底座” “袁嗲嗲(湖南方言,意为爷 爷),您还记得这张照片吗?”12 月18日,在第四届国际海水稻论 坛上,海南日报记者用一张老照 片引起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 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的注意。 他身子猛地往前倾了一下, 左手接过手机,右手手指划过屏 幕放大照片,看得很认真,抬起 头,望向记者,一双坚毅的眼睛 里盛满了好奇:“这是什么时 候的照片?” “2004 年 3 月,海南日 报记者在师部农场拍的。” “这都十几年了。” 时隔 15 年,又是在 三亚,又是海南日报记 者的采访,袁隆平看到 这张老照片,前倾紧 绷的身子也随之放 松,坐直在沙发上, 一时沉默不语,仿佛 陷入了沉思—— “我走到哪个地方都有人认识我,签名 啊,照相啊,everybody wants to take a picture with me(每个人都想和我合影), 就是没有隐私权了。”袁隆平有时讲话,会有 中英文夹杂的习惯,但很多时候英文是对中 文的补充和重复,像是他讲完中文后的自行 翻译,也像是一种“袁氏幽默”。 除了英语,袁隆平还会说俄语,是个多才 多艺的“宝藏男孩”。“我爱好体育,我也爱好 音乐,考取过空军。1952 年,我们西南农学 院,800 多名学生报名,最后只有 8 个人(录 取),我是8个人之一,那时候抗美援朝的战 事已经缓和了,大学生又被退了回来;第二次 搞游泳,开西南运动会,前3名进国家队,我 是第4名,淘汰掉了。游泳健将没搞成,空军 也没搞成。” “运动健将”袁隆平的实力不容小觑,是 “有图有真相”的。袁隆平在青岛海水稻研究 发展中心的卧室,有个柜子专门陈设他的相 片,其中有张就是他身穿泳裤笑对镜头的照 片。老爷子特别喜欢这张照片,因为从中可 以看到他健硕的肌肉。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 心也有一个传说:以前袁隆平打排球时,他在 哪队,哪队就赢,现在是他支持哪队,哪队就 会赢,因为他总能观察出哪队实力更强。 这就是袁隆平,有千亿元的身价,却把技 术无偿贡献给全人类,自己过着简朴的生 活。他住在海南三亚荔枝沟镇的一幢筒子楼 里,住所只有四五十平方米,院子外面就是南 繁育种基地试验田,而湖南的家四周也都是 稻田“。我每天都要下田去,我培养研究生,第 一个要求就是要下田。” 袁隆平还有个绰号叫“刚果布”。“‘刚果 布’就是晒得黑黑的,我现在也是黑的嘛。”他 笑着说。 阳光炽烈,土地温暖,海南已是育种圣 地。袁隆平要在国家杂交水稻三亚南繁综 合实验基地 350 亩的稻田里,继续冲击自 己的梦想,为“中国饭碗”筑牢最坚实的“底 座”。“我们这个工作意义很大,工作再辛 苦,我心里也高兴,国家没让我退休,我自 己也不愿意退休,我希望再奋斗 10 年,在 我 100 岁之前,全世界有一半稻田种上我 们的杂交稻。” 毕生贡献于水稻,这很“袁隆平”。 (本报三亚12月26日电) “袁老喜欢喝椰子水,海南家里的桌子上 永远放着一颗椰子。”刘佳音与袁隆平相识十 余载,这次来三亚参加第四届国际海水稻论 坛,她特意带上4个月的宝宝去看望袁隆平 及其夫人,老爷子抱着孩子很开心,还贴心地 给孩子准备了一个红包。“我叫他老师,可在 我心里,他是像爷爷一样的长辈。” “我觉得我还可以,我90岁了,身体还好, 脑瓜子还没糊,full of energy(充满活力), 充满活力,是‘90后’,算资深帅哥。”袁隆平爱 热闹,好讲笑话,喜欢穿格子衬衫,偏爱鲜艳 的颜色,还非得是他自己去农贸市场挑选 的。如果你领他去商场买衣服,一向和蔼可 亲的他立马就会不高兴,可只要逛农贸市场, 他当下就会“阴转晴”,露出孩子般的笑容,背 着手走走逛逛,开心地在市场上买东西。 袁隆平会对比各地农贸市场的物价,海 南农贸市场一件衬衣只卖30多块钱,深得他 喜爱,一买就买一打。不仅给自己买衣服,他 还喜欢给身边的人买衣服。他88岁生日那 天,来庆生的人不约而同穿上了他买的衣服, 有夹克,有衬衫,也有旗袍。 “你跟那个袁隆平长得很像啊!”“是吗? 很多人都说我们长得像。”袁隆平时常会被人 认出,他总是这样开玩笑。在第四届国际海 水稻论坛上,当主持人宣布袁隆平入场,一辆 小型电瓶车缓缓而入,袁隆平乘车至发言台 下,还未来得及下车,沸腾的人群已将他团团 围住,形成一个半径不断扩大的圆圈…… ■本报记者徐晗溪 总策划:曹健 陈成智 蔡潇 执行总监:许世立 版式设计:张昕 视频剪辑:吴文惠 袁隆平对他吃过的苦总是一笔带过,可 他的成绩并非一蹴而就。 从1964年开始,袁隆平在取得一株“天 然雄性不育株”之后,带领助手李必湖等人先 后用1000多个品种,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 合的试验,却一直未能成功,甚至有人认为他 的“禾下乘凉梦”是白日做梦。 袁隆平34岁才结婚,1964年也是他与夫 人邓哲结为夫妻的年份。本应陪着妻小的他, 却在全国各地做试验,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科学实验可能有失败,失败了不怕,今 年没搞成,明年再来,一百次试验有一两次成 功,那就very good(很好)。”袁隆平的语气 轻描淡写,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执行主 任刘佳音却坦言,水稻育种有时就是那一秒 钟的事情,要片刻不离地盯着,错过一瞬间就 要再等一年,而袁隆平为了抓住最佳时机,在 田间地头一蹲就是好几天。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1970 年 11 月 23日上午,海南崖县(即今三亚市)南红农场 技术员冯克珊带着李必湖在一处铁路桥边的 水坑中,发现了 3 株雄花异常的野生稻穗。 闻此消息,袁隆平从北京赶回三亚,把它们命 名为“野败”。 “发现了‘野败’,从而为杂交水稻的研究 成功打开了突破口。”这位“杂交水稻之父”总 是对人说,杂交水稻能成功,一半功劳在海 南。1993年3月25日,在三亚,袁隆平特地 为23年前发生的事情手写了一份证明:“李 必湖和冯克珊同志对杂交水稻的发展都作出 了重大贡献”。 袁隆平与海南结下半个多世纪的不解之 缘,2002年,他被授予“三亚市荣誉市民”称 号,从此将这片土地视作他的第二故乡。 2019年12月27日 星期五 ·延伸 图一 图二 图一 图二 扫一扫看视频 “原来你是这样的袁隆平” “90”后眼中的袁隆平 是个什么样的人 这些精彩的答案 你绝对想不到 袁隆平 “性情中人” 2004年3月,在三亚市国家杂交水稻研 究中心海南基地大院里,袁隆平围观助手们 下棋,着急起来忍不住动手抢着帮忙挪棋 子。 本报记者 张杰 摄 “时髦老人” 12 月 18 日,袁隆平出席第四届国际海 水稻论坛,红色格子衬衣的左上角口袋上绣 着英文单词“YOUTH”。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青岛海水稻研 究发展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