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一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单项选择题 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回答13题。 海 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①太阳辐射②距海远近③季风风向④纬度位置 ①②B.②③ (4) 2.下列关于东北农作物的分布,正确的是( A.玉米由南向北种植比例逐渐增多 B.水稻多种植于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溉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 C.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自南向北逐渐减少 D.苹果主要在长白山区 3.东北地区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的原因是() A.地形多种多样 B.气候条件的制约 C.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 D.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 下图为2000-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第4题 150 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年份 4.2000-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是 第1页共6页
第1页 共6页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一、 单项选择题 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回答1~3题。 1. 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① 太阳辐射 ② 距海远近 ③ 季风风向 ④ 纬度位置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 下列关于东北农作物的分布,正确的是( ) A. 玉米由南向北种植比例逐渐增多 B. 水稻多种植于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溉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 C. 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自南向北逐渐减少 D. 苹果主要在长白山区 3. 东北地区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的原因是( ) A. 地形多种多样 B. 气候条件的制约 C. 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 D. 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 下图为2000-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第4题。 4. 2000-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是( )
A.2000-2007年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 B.2000-2007年耕地面积保持在1.2亿公顷以上 C.2002-2003年耕地面积减少最慢 D.2003-2007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相同 我国近年来积极采取包括发展新能源在内的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木薯是喜高温,不耐霜雪作物,也 是生物质能源燃料乙醇(新能源)的重要原料。每生产燃料乙醇1t需要消耗鲜木薯约7.5t。下图是某省级 行政区年均温分布图,读图和材料,回答第5题 年均 等值线C 5.上图所示区域最适宜种植木薯的地方是 A.甲B.乙 丙D.丁 (2012·上海高考)宁夏回族自治区是“被贺兰山护着、黄河爱着的地方”。独特的地理位置,塑造出宁 夏特有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景观。读图,回答第6题。 6.“塞上江南”是宁夏的主要农业区,其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有() ①地势平坦②光照资源丰富 ③降水丰沛④灌溉水源充足 A.①②③ 4 ①②④ 第2页共6页
第2页 共6页 A. 2000-2007年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 B. 2000-2007年耕地面积保持在1.2亿公顷以上 C. 2002-2003年耕地面积减少最慢 D. 2003-2007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相同 我国近年来积极采取包括发展新能源在内的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木薯是喜高温,不耐霜雪作物,也 是生物质能源燃料乙醇(新能源)的重要原料。每生产燃料乙醇1 t需要消耗鲜木薯约7.5 t。下图是某省级 行政区年均温分布图,读图和材料,回答第5题。 5. 上图所示区域最适宜种植木薯的地方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012·上海高考)宁夏回族自治区是“被贺兰山护着、黄河爱着的地方”。独特的地理位置,塑造出宁 夏特有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景观。读图,回答第6题。 6. “塞上江南”是宁夏的主要农业区,其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有 ( ) ① 地势平坦 ② 光照资源丰富 ③ 降水丰沛 ④ 灌溉水源充足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013·韶关模拟)读“我国‘十二五’规划农业战略格局图”,回答78题 g 7.对下列各组农业主产区生产优势条件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A.a-土壤肥沃、劳动力丰富 B.c-光照充足、水源丰富 C.e-气候湿润、温差较大 D.g-地形平坦、雨热同期 8.下列农业主产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正确的是() A.a主产区一大力开垦土地发展灌溉农业 B.e主产区一-控制非农业用地规模 C.g主产区一-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热带经济作物 D.h主产区一加大资金投入,全面实行机械化生产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量仍连续增长。据此回答 9^11题。 9.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B.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 C.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D.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 10.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要产区在全国商品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 A.太湖平原B.洞庭湖平原 C.江汉平原D.成都平原 11.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广B.生产规模大 C.机械化水平高D.人口较少 综合题 12.(2012·广州调研)西辽河流域面积约13万km2,平均年降水量为375mm。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牧业的发展, 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西辽河流域在全国的位置及其水系示意图(图1) 第3页共6页
第3页 共6页 (2013·韶关模拟)读“我国‘十二五’规划农业战略格局图”,回答7~8题。 7. 对下列各组农业主产区生产优势条件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 A. a-土壤肥沃、劳动力丰富 B. c-光照充足、水源丰富 C. e-气候湿润、温差较大 D. g-地形平坦、雨热同期 8. 下列农业主产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正确的是( ) A. a主产区--大力开垦土地发展灌溉农业 B. e主产区--控制非农业用地规模 C. g主产区--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热带经济作物 D. h主产区--加大资金投入,全面实行机械化生产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量仍连续增长。据此回答 9~11题。 9. 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 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 B. 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 C. 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 D. 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 10. 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要产区在全国商品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 ) A. 太湖平原 B. 洞庭湖平原 C. 江汉平原 D. 成都平原 11. 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耕地面积广 B. 生产规模大 C. 机械化水平高 D. 人口较少 二、 综合题 12. (2012·广州调研)西辽河流域面积约13万km2 ,平均年降水量为375 mm。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牧业的发展, 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西辽河流域在全国的位置及其水系示意图(图1)
西辽域、° 图1 材料二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数量的变化图(图2) 未利用上地 建设用地 水域 妥草地 林地 耕地 -4000-20000200040006000 数量km) (1)西辽河属于 (“内”或“外”)流河。西辽河流域处于半湿润区与 区、温带森林带与 带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2)西辽河流域地处我国 重要林业生态工程的地带,该工程对改善环境最显著的作用是 (3)监测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最主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195-2005年,西辽河流域数量增加最 多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数量减少的土地利用类型有 造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4)分析西辽河流域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 13.下图为“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乳畜门 玉米 小麦
第4页 共6页 图1 材料二 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数量的变化图(图2)。 图2 (1) 西辽河属于 (“内”或“外”)流河。西辽河流域处于半湿润区与 区、温带森林带与 带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2) 西辽河流域地处我国 重要林业生态工程的地带,该工程对改善环境最显著的作用是 。 (3) 监测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最主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数量增加最 多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数量减少的土地利用类型有 ,造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4) 分析西辽河流域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 13. 下图为“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 Ⅲ玉米 水稻 东北地 区商品 粮基地 (1)中国东北地区和美国中部及东北部地区农业结构的共同之处是 不同之处 (2)影响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3)我国东北地区种植水稻主要的不利因素是 (4)下表为美国和我国东北玉米带的比较 项目 美国玉米带 中国玉米带 纬度 37°N45°N 42°N46°N 地形 平原 平原 土壤有机质 3%6% 降水量/m 500700 450650 无霜期/天 160200 130145 玉米面积比重 50% 50%60% 玉米单产 7500kg/h 6750kg/hm2 从表中可以看出,两地玉米单产美国玉米带高于我国玉米带,究其原因,①从自然条件看:。 ②从社会经济条件看 第5页共6页
第5页 共6页 (1) 中国东北地区和美国中部及东北部地区农业结构的共同之处是 ;不同之处 是 。 (2) 影响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3) 我国东北地区种植水稻主要的不利因素是 。 (4) 下表为美国和我国东北玉米带的比较: 项目 美国玉米带 中国玉米带 纬度 37°N~45°N 42°N~46°N 地形 平原 平原 土壤有机质 3%~6% 2% 降水量/mm 500~700 450~650 无霜期/天 160~200 130~145 玉米面积比重 50% 50%~60% 玉米单产 7 500 kg/hm2 6 750 kg/hm2 从表中可以看出,两地玉米单产美国玉米带高于我国玉米带,究其原因,① 从自然条件看: 。 ② 从社会经济条件看:
第十六单元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 一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1.B 6. DBDBD 11.D 12.(1)外半干旱温带草原(2)“三北”防护林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3)遥感(RS)耕地草地、未利用土地、水域人口增长,粮食需求增加,把大量 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开垦为耕地(4)过度砍伐,造成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放牧,破坏草原;过度开垦,土 地沙化;不合理排灌,造成土地次生盐碱化;农业用水量增大,造成水资源短缺 13.(1)都有大面积的小麦和玉米种植美国东北部除有小麦和玉米生产外,还有大面积的乳畜业分布,我 国东北地区则有大面积的水稻种植(2)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夏季气温高且多降水,水热同期(3)热量 不足(4)①美国玉米带纬度位置比我国玉米带稍低,热量条件优于我国东北地区;美国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于我国东北地区,无霜期长,降水略多②美国农业科技水平高于我国
第6页 共6页 第十六单元 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1. B 2. B 3. D 4. B 5. D 6. B 7. D 8. B 9. B 10. A 11. D 12. (1) 外 半干旱 温带草原 (2) “三北”防护林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3) 遥感(RS) 耕地 草地、未利用土地、水域 人口增长,粮食需求增加,把大量 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开垦为耕地 (4) 过度砍伐,造成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放牧,破坏草原;过度开垦,土 地沙化;不合理排灌,造成土地次生盐碱化;农业用水量增大,造成水资源短缺。 13. (1) 都有大面积的小麦和玉米种植 美国东北部除有小麦和玉米生产外,还有大面积的乳畜业分布,我 国东北地区则有大面积的水稻种植 (2)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夏季气温高且多降水,水热同期 (3) 热量 不足 (4) ①美国玉米带纬度位置比我国玉米带稍低,热量条件优于我国东北地区;美国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于我国东北地区,无霜期长,降水略多 ②美国农业科技水平高于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