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个性及其倾向性 本章主要概念 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的需求的反映。 动机:是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成就动机:是个人追求成就的动机,是指个人对自己所认为重要的或是有价值的工作,去从 事、去完成、追求成功并要求达到完美状态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 第一节个性概述 、什么是个性 个性一词来源于拉丁语 persona,原意指希腊罗马时代戏剧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它代表剧中 人的身分,后来引申为演员在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心理学家们沿用其含义,指一个人在人生舞台 上,在他的行为模式中表现出来的内心活动。现代心理学通常把个性理解为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 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在心理学中,有时把个性与人格作为同义语来使用。指个人有别于他人的整个心理面貌。一般 情况下,我们认为人格与个性的概念十分接近,但又不完全相同。个性心理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 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而人格除了这两个方面之外,还包括自我意识。所以人格的外延要比个性 的外延更加广泛。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从伦理道德观点出发运用“人格”对人的行为进行评价。如 “人格高尚”、“人格卑劣”等,这里包含心理学中关于个性或人格这一术语的部分含义,而不是从 人的整个行为的心理活动方面说明,因此,它并不是心理学的科学概念。 、个性的基本特点 (一)个性的整体性 个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构成个性的各种心理成分不是相互独立的,也不是机械地联合在 一起,而是错综复杂交互联系,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对人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著名的个性心 理学家奥尔波特等人强调了个性的组织性和整合性,他指出,个性是一种有组织的整合体,在这个 整合体内各种成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如果其中一部分发生变化,其它部分也将发生 变化。 个性的整体性首先表现在各种心理成分的一致性,一个正常人总是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 自己,能及时地调整个性中各种心理成分的矛盾,使人的心理和行为保持一致。如果各成分之间的 关系协调,人的行为就正常:如果失调,就会造成个性分裂,产生不正常行为。其次,个性是由各 个紧密联系的成分构成的多层次,多水平的统一整体。 (二)个性的独特性与共同性 世界上没有两个个性完全相同的人。例如,人们的兴趣、爱好是多样的:人们的能力也是各不 相同的。正如俗语所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即使是同卵双生子,他们的个性也不完全相同 因为个性是在许多因素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影响个性发展的因素和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都不 可能是完全相同的,然而人的个性的独特性并不排斥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的共同性,也就是说,个 性还具有共同性,即某些人具有的共同的典型特征。由于共同的社会文化影响,同一民族、同一国 家、同一群体在个性特征方面都具有共同性。例如,我国人民就具有与西方迥然不同的个性特点。 我国人民在情感方面比较含蓄,内倾的较多,遇事考虑多,善于克制自己等。个性具有独特与共同 性并不意味着独特性与共同性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它们共同统一于个性之中,共同性寓于独特性之 中
第八章 个性及其倾向性 本章主要概念: 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的需求的反映。 动机:是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成就动机:是个人追求成就的动机,是指个人对自己所认为重要的或是有价值的工作,去从 事、去完成、追求成功并要求达到完美状态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 第一节 个性概述 一、什么是个性 个性一词来源于拉丁语 persona,原意指希腊罗马时代戏剧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它代表剧中 人的身分,后来引申为演员在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心理学家们沿用其含义,指一个人在人生舞台 上,在他的行为模式中表现出来的内心活动。现代心理学通常把个性理解为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 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在心理学中,有时把个性与人格作为同义语来使用。指个人有别于他人的整个心理面貌。一般 情况下,我们认为人格与个性的概念十分接近,但又不完全相同。个性心理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 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而人格除了这两个方面之外,还包括自我意识。所以人格的外延要比个性 的外延更加广泛。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从伦理道德观点出发运用“人格”对人的行为进行评价。如、 “人格高尚”、“人格卑劣”等,这里包含心理学中关于个性或人格这一术语的部分含义,而不是从 人的整个行为的心理活动方面说明,因此,它并不是心理学的科学概念。 二、个性的基本特点 (一)个性的整体性 个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构成个性的各种心理成分不是相互独立的,也不是机械地联合在 一起,而是错综复杂交互联系,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对人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著名的个性心 理学家奥尔波特等人强调了个性的组织性和整合性,他指出,个性是一种有组织的整合体,在这个 整合体内各种成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如果其中一部分发生变化,其它部分也将发生 变化。 个性的整体性首先表现在各种心理成分的一致性,一个正常人总是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 自己,能及时地调整个性中各种心理成分的矛盾,使人的心理和行为保持一致。如果各成分之间的 关系协调,人的行为就正常;如果失调,就会造成个性分裂,产生不正常行为。其次,个性是由各 个紧密联系的成分构成的多层次,多水平的统一整体。 (二)个性的独特性与共同性 世界上没有两个个性完全相同的人。例如,人们的兴趣、爱好是多样的;人们的能力也是各不 相同的。正如俗语所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即使是同卵双生子,他们的个性也不完全相同。 因为个性是在许多因素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影响个性发展的因素和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都不 可能是完全相同的,然而人的个性的独特性并不排斥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的共同性,也就是说,个 性还具有共同性,即某些人具有的共同的典型特征。由于共同的社会文化影响,同一民族、同一国 家、同一群体在个性特征方面都具有共同性。例如,我国人民就具有与西方迥然不同的个性特点。 我国人民在情感方面比较含蓄,内倾的较多,遇事考虑多,善于克制自己等。个性具有独特与共同 性并不意味着独特性与共同性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它们共同统一于个性之中,共同性寓于独特性之 中
(三)个性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在个体的生活中那种暂时的偶然表现出来的心理上的特征不是个性特性,只有比较稳定的、在 行为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才是一个人的个性特征。一个人在出生后,在个体社会 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定的动机、理想、信念、能力、性格等。而使个体的行为总带有一定的倾 向性,使个体的心理面貌在不同的环境和场合中都显示出相同的品质。例如,一个处世谨慎的人, 经常循规蹈矩,处事稳重。正是个性具有稳定性的特点,才能表明具有个性的人,否则很难说明人 的个性是什么样子。也正因为个性具有稳定性,才能把一个人和另一个区别开来,才能预测一个人 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才能够了解人和使用人,作为教师了解学生的个性稳定性,才能采取有针对 性的教育措施 个性具有稳定性,但不是绝对的,个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还具有可变性。个性并不是天赋的, 主要是在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它一经形成就比较稳固,但是现实生活是复杂的,后天 的环境和教育的改变同样会影响个性的发展和变化。例如,一个活泼愉快的学生,由于生活中某些 重大事件影响,或精神上受到巨大打击,可能会变得闷闷不乐,出现个性变化 (四)个性的生物性和社会性 人是一个生物实体,又是一个社会实体,是生物实体和社会实体的统一体。在个性形成和发展 中,既要受到生物因素的制约,又要受到社会因素的制约。个体的遗传因素为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提 供了前提,但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所处社会地位的制约。正如马克思所说:“人 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个性具有生物性和 社会性的特征。 第二节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倾向。它是个性结构当中的动机系统,是人进行活 动的基本动力。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活动的对象的趋向和选择。它是个性结 构中最活跃的成分。个性倾向性一般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这些成分之 间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其中,需要是最基本的个性倾向,是形成其他 个性倾向的基础。世界观居于最高层次,它决定着一个人的总的思想倾向,是人们言论和行动的总 动力。 个性并不是社会环境的消极产物,而是积极活动者,人们总是通过需要、动机、兴趣、理想、 信念和世界观等内部世界去掌握社会经验、改造周围环境等。如、同一班级同一学生对同一位教师 所讲授的内容理解程度各不相同。所以,个性倾向性是人活动的积极动力,它制约着人的所有心理 活动,表现出个性的积极性 需要 (一)什么是需要 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的需求的反映。人是一个生物实体,又是一个社会的成员。人为了求 得个体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必然产生一定的需求,如、食物、睡眠、交往、配偶、理解等,这些 要求反映在个体头脑中,就形成了他的需要。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 种内心状态,它是有机体自身或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脑中的反映 (二)需要的特点 需要是个体反映有机体内部环境和外界生活条件的要求而产生的,为自己感受到或体验到的 种内心状态。这种状态常常通过外显的方式为他人间接地认识到。需要有以下特点 1、需要的对象性 需要总是有自己的对象,或是物质的东西,如衣、食、住等;或是精神的东西,如求知、娱乐、 审美等。需要总是指向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客观事物,即追求某种客观事物,并从客观事物得到需要 的满足,没有客观事物,没有对象的需要是不存在的。而且需要也总是伴随满足需要的对象范围不
(三)个性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在个体的生活中那种暂时的偶然表现出来的心理上的特征不是个性特性,只有比较稳定的、在 行为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才是一个人的个性特征。一个人在出生后,在个体社会 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定的动机、理想、信念、能力、性格等。而使个体的行为总带有一定的倾 向性,使个体的心理面貌在不同的环境和场合中都显示出相同的品质。例如,一个处世谨慎的人, 经常循规蹈矩,处事稳重。正是个性具有稳定性的特点,才能表明具有个性的人,否则很难说明人 的个性是什么样子。也正因为个性具有稳定性,才能把一个人和另一个区别开来,才能预测一个人 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才能够了解人和使用人,作为教师了解学生的个性稳定性,才能采取有针对 性的教育措施。 个性具有稳定性,但不是绝对的,个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还具有可变性。个性并不是天赋的, 主要是在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它一经形成就比较稳固,但是现实生活是复杂的,后天 的环境和教育的改变同样会影响个性的发展和变化。例如,一个活泼愉快的学生,由于生活中某些 重大事件影响,或精神上受到巨大打击,可能会变得闷闷不乐,出现个性变化。 (四)个性的生物性和社会性 人是一个生物实体,又是一个社会实体,是生物实体和社会实体的统一体。在个性形成和发展 中,既要受到生物因素的制约,又要受到社会因素的制约。个体的遗传因素为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提 供了前提,但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所处社会地位的制约。正如马克思所说:“人 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个性具有生物性和 社会性的特征。 第二节 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倾向。它是个性结构当中的动机系统,是人进行活 动的基本动力。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活动的对象的趋向和选择。它是个性结 构中最活跃的成分。个性倾向性一般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这些成分之 间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其中,需要是最基本的个性倾向,是形成其他 个性倾向的基础。世界观居于最高层次,它决定着一个人的总的思想倾向,是人们言论和行动的总 动力。 个性并不是社会环境的消极产物,而是积极活动者,人们总是通过需要、动机、兴趣、理想、 信念和世界观等内部世界去掌握社会经验、改造周围环境等。如、同一班级同一学生对同一位教师 所讲授的内容理解程度各不相同。所以,个性倾向性是人活动的积极动力,它制约着人的所有心理 活动,表现出个性的积极性。 一、需要 (一)什么是需要 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的需求的反映。人是一个生物实体,又是一个社会的成员。人为了求 得个体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必然产生一定的需求,如、食物、睡眠、交往、配偶、理解等,这些 要求反映在个体头脑中,就形成了他的需要。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 一种内心状态,它是有机体自身或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脑中的反映。 (二)需要的特点 需要是个体反映有机体内部环境和外界生活条件的要求而产生的,为自己感受到或体验到的一 种内心状态。这种状态常常通过外显的方式为他人间接地认识到。需要有以下特点: 1、 需要的对象性。 需要总是有自己的对象,或是物质的东西,如衣、食、住等;或是精神的东西,如求知、娱乐、 审美等。需要总是指向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客观事物,即追求某种客观事物,并从客观事物得到需要 的满足,没有客观事物,没有对象的需要是不存在的。而且需要也总是伴随满足需要的对象范围不
断扩大而增加 2、需要的不平衡性 某种需要之所以出现是因为人感到有某种缺乏。当个体生理上或心理上缺失或不足时就会导致 种不平衡状态。如、婴儿因饥饿而啼哭,成人因工作受挫而烦恼等,都是这种不平衡的表现。如 果需要获得满足,这种不平衡状态会暂时消除,出现新的平衡状态。当个体在生理或心理上出现新 的缺失或不足时,又会产生新的不平衡状态,出现新的需要 3、需要的动力性 需要是人的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积极的源泉。当有了某种需要后,个体就会产生一种不平 衡,为了获得平衡个体就会积极地去从事某种活动,需要就成为支配人行为的一种力量。需要越强 烈、越迫切,产生的动力就越强大。一些需要满足后,又会产生新的需要又推动人去从事新的活动 使活动不断向前发展,从而推动整个社会向前发展。 4、需要的周期性 需要不会因暂时的满足而终止,它作为推动人行动的力量总是断断续续的,时而呈现活跃状态, 时而进入潜伏状态,需要的这种现象即需要的周期性,它在生理需要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如、对 饮食和睡眠的需要,只有饿了或困了,才有饮食和睡眠的需要,当这种需要满足后,它就会进入潜 伏状态,过一段时间又会产生这种需要。另外,人的社会性需要也具有周期性,如、求知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等 (三)需要的种类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需要的分类也相当复杂,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分类 1、根据需要的产生和起源,可以把需要分为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生物性需要是与维持个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和延续种族有关的需要。如饮食、睡眠、休息、配偶 动、排泄等。这种需要是人类最原始和最基本的需要。如果这些需要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得不到满 足,人就会死亡或不能繁衍后代。生物性需要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但人的生物性需要与动物的生 物性需要却有根本的区别,不仅需要的具体内容不同,而且满足需要的对象和手段也不一样。动物 只能依靠周围环境中的自然物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人主要通过社会生产劳动生产出自己所需要的 对象。人的生物性需要受社会生活条件所制约,具有社会性。人在进食时,不仅受机体的饥饿状态 支配,而且还要考虑社会礼仪和文明行为,讲究色、香、味。另外烹制这些食物,不仅需要人类制 作这些食品的社会历史经验,而且还要利用人类生产的各种烹调设备。马克思说:“饥饿总是饥饿, 但是用刀叉吃熟肉解除的饥饿不同于用手、指甲和牙齿啃生肉来解除的饥饿。 社会性需要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为维护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而产生的需要。是人所特有的 高级需要。如、劳动的需要,交往的需要,求知的需要,美的需要,文化娱乐的需要等。社会性需 要是在生物性需要的基础上,在后天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不同 阶级、不同民族、不同风俗习惯,人们的社会性需要也表现为不同。所以社会性需要受社会生活条 件所制约,具有社会历史性。这种需要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得不到满足,不会象生物性需要得不到满 足那样会导致死亡,但是人会因此产生痛苦和忧虑的情绪,严重者会导致精神失常 2、根据需要的对象,可以把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物质需要是指对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需要,如、对衣、食、住、行的需要,对书籍、报刊、电 视机的需要等。在物质需要中,即包括生物性需要,也包括社会性需要。因此,人的物质需要会随 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起来。 精神需要是指对社会精神生活及其产品的需要,如、爱的需要、审美需要、求知需要、娱乐需 要等,是人所特有的需要。这种需要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满足,将会导致个性失常,影响心理的正常 发展 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满足物质需要的同时往往也体现了精神上的需要,如 住房要求干净、舒适,衣着要求漂亮、时髦等。而满足精神需要更是离不开物质产品,如、满足娱
断扩大而增加。 2、需要的不平衡性 某种需要之所以出现是因为人感到有某种缺乏。当个体生理上或心理上缺失或不足时就会导致 一种不平衡状态。如、婴儿因饥饿而啼哭,成人因工作受挫而烦恼等,都是这种不平衡的表现。如 果需要获得满足,这种不平衡状态会暂时消除,出现新的平衡状态。当个体在生理或心理上出现新 的缺失或不足时,又会产生新的不平衡状态,出现新的需要。 3、需要的动力性 需要是人的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积极的源泉。当有了某种需要后,个体就会产生一种不平 衡,为了获得平衡个体就会积极地去从事某种活动,需要就成为支配人行为的一种力量。需要越强 烈、越迫切,产生的动力就越强大。一些需要满足后,又会产生新的需要又推动人去从事新的活动 使活动不断向前发展,从而推动整个社会向前发展。 4、需要的周期性 需要不会因暂时的满足而终止,它作为推动人行动的力量总是断断续续的,时而呈现活跃状态, 时而进入潜伏状态,需要的这种现象即需要的周期性,它在生理需要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如、对 饮食和睡眠的需要,只有饿了或困了,才有饮食和睡眠的需要,当这种需要满足后,它就会进入潜 伏状态,过一段时间又会产生这种需要。另外,人的社会性需要也具有周期性,如、求知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等。 (三)需要的种类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需要的分类也相当复杂,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分类。 1、根据需要的产生和起源,可以把需要分为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生物性需要是与维持个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和延续种族有关的需要。如饮食、睡眠、休息、配偶、 运动、排泄等。这种需要是人类最原始和最基本的需要。如果这些需要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得不到满 足,人就会死亡或不能繁衍后代。生物性需要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但人的生物性需要与动物的生 物性需要却有根本的区别,不仅需要的具体内容不同,而且满足需要的对象和手段也不一样。动物 只能依靠周围环境中的自然物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人主要通过社会生产劳动生产出自己所需要的 对象。人的生物性需要受社会生活条件所制约,具有社会性。人在进食时,不仅受机体的饥饿状态 支配,而且还要考虑社会礼仪和文明行为,讲究色、香、味。另外烹制这些食物,不仅需要人类制 作这些食品的社会历史经验,而且还要利用人类生产的各种烹调设备。马克思说:“饥饿总是饥饿, 但是用刀叉吃熟肉解除的饥饿不同于用手、指甲和牙齿啃生肉来解除的饥饿。” 社会性需要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为维护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而产生的需要。是人所特有的 高级需要。如、劳动的需要,交往的需要,求知的需要,美的需要,文化娱乐的需要等。社会性需 要是在生物性需要的基础上,在后天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不同 阶级、不同民族、不同风俗习惯,人们的社会性需要也表现为不同。所以社会性需要受社会生活条 件所制约,具有社会历史性。这种需要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得不到满足,不会象生物性需要得不到满 足那样会导致死亡,但是人会因此产生痛苦和忧虑的情绪,严重者会导致精神失常。 2、根据需要的对象,可以把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物质需要是指对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需要,如、对衣、食、住、行的需要,对书籍、报刊、电 视机的需要等。在物质需要中,即包括生物性需要,也包括社会性需要。因此,人的物质需要会随 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起来。 精神需要是指对社会精神生活及其产品的需要,如、爱的需要、审美需要、求知需要、娱乐需 要等,是人所特有的需要。这种需要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满足,将会导致个性失常,影响心理的正常 发展。 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满足物质需要的同时往往也体现了精神上的需要,如、 住房要求干净、舒适,衣着要求漂亮、时髦等。而满足精神需要更是离不开物质产品,如、满足娱
乐需要时,要有娱乐的场所或娱乐的工具。 (四)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许多心理学家们都对需要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各自的需要理论。当前影响较大的是美国 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主要创始人。他反对行为主义 和精神分析学说,创立了人本主义心理学。他在1943年提出了需要层次论,他认为需要的满足是人 的全部发展的一个最简单的原则,在他看来,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的。人类主要有五种基 本需要,所谓基本需要就是指一般人所共有的一些最基本的需要,不包括不同的社会文化条件下人 们的特殊需要。这五种基本需要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他们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后来他又在尊重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之间增加了认 识需要和审美需要。(如图8——1)马斯洛认为,人类的基本需要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彼此重 叠的。它们排列成一个由低到高逐级上升的层次,层次越低的需要强度越大,只有低级需要基本满 足后才会出现高一级的需要 要黹美审 要重草 要需全查 要需野尘 图8-1需要的层次(采自 Maslow.. h) 1、生理需要 生理需要是直接与生存有关的需要,它具有自我保存和种族保存的意义,是人类最基本、最强 烈、最明显的需要。主要包括对食物、水分、空气、性、排泄、休息等的需要。如果生理需要得不 到满足,将严重影响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对生理需要对象的追求将成为支配一个人行为的主要动力。 凯斯等人曾以36个志愿者作为被试,在24周内使他们处于半饥饿状态,但还要求他们照常从事劳 动和工作。结果被试的体重减轻了四分之一左右,他们的智力虽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但注意力不 易集中。在性格方面,变得忧虑、谈漠,对社交活动失去信心。他们最关心的是食物和与食物有关 的事物。当生理需要满足后,人就会被更高一层的需要所支配。 2、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基本满足后,就会出现安全需要。安全需要表现为人们要求安全稳定,免于恐惧、危 险、伤害或威胁等。马斯洛指岀,在现实生活中,健康成人的安全需要基本上都能得到满足,但儿 童和精神病患者经常会有安全需要的表现,例如,婴儿看到陌生人会哭啼,精神病患者总认为有人 要害他等 3、归属与爱的需要 当生理和安全的需要获得满足后,人就被归属与爱的需要所支配。马斯洛说:“现在这个人会开 始追求与他人建立友情,即在自己的团体里求得一席之地。他会为达到这个目标而不遗余力。他会 把这个看得高于世界任何别的东西,他甚至忘了当初他饥肠辘辘时常把它当作不切实际或不重要的 东西而嗤之以鼻。”人们总是渴望得到亲人,朋友的关心、爱护和信赖,总是希望归属于一个集体或 团体,成为其中一员。马斯洛指出,爱与性并不是同义的,性是生理需要,而爱的需要是人与人之 间彼此关心、尊重和信任。如果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个人就会感到空虚和孤独
乐需要时,要有娱乐的场所或娱乐的工具。 (四)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许多心理学家们都对需要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各自的需要理论。当前影响较大的是美国 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是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主要创始人。他反对行为主义 和精神分析学说,创立了人本主义心理学。他在 1943 年提出了需要层次论,他认为需要的满足是人 的全部发展的一个最简单的原则,在他看来,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的。人类主要有五种基 本需要,所谓基本需要就是指一般人所共有的一些最基本的需要,不包括不同的社会文化条件下人 们的特殊需要。这五种基本需要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他们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后来他又在尊重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之间增加了认 识需要和审美需要。(如图 8——1)马斯洛认为,人类的基本需要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彼此重 叠的。它们排列成一个由低到高逐级上升的层次,层次越低的需要强度越大,只有低级需要基本满 足后才会出现高一级的需要。 图 8—1 需要的层次(采自 Maslow,A.H) 1、生理需要 生理需要是直接与生存有关的需要,它具有自我保存和种族保存的意义,是人类最基本、最强 烈、最明显的需要。主要包括对食物、水分、空气、性、排泄、休息等的需要。如果生理需要得不 到满足,将严重影响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对生理需要对象的追求将成为支配一个人行为的主要动力。 凯斯等人曾以 36 个志愿者作为被试,在 24 周内使他们处于半饥饿状态,但还要求他们照常从事劳 动和工作。结果被试的体重减轻了四分之一左右,他们的智力虽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但注意力不 易集中。在性格方面,变得忧虑、谈漠,对社交活动失去信心。他们最关心的是食物和与食物有关 的事物。当生理需要满足后,人就会被更高一层的需要所支配。 2、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基本满足后,就会出现安全需要。安全需要表现为人们要求安全稳定,免于恐惧、危 险、伤害或威胁等。马斯洛指出,在现实生活中,健康成人的安全需要基本上都能得到满足,但儿 童和精神病患者经常会有安全需要的表现,例如,婴儿看到陌生人会哭啼,精神病患者总认为有人 要害他等。 3、归属与爱的需要 当生理和安全的需要获得满足后,人就被归属与爱的需要所支配。马斯洛说:“现在这个人会开 始追求与他人建立友情,即在自己的团体里求得一席之地。他会为达到这个目标而不遗余力。他会 把这个看得高于世界任何别的东西,他甚至忘了当初他饥肠辘辘时常把它当作不切实际或不重要的 东西而嗤之以鼻。”人们总是渴望得到亲人,朋友的关心、爱护和信赖,总是希望归属于一个集体或 团体,成为其中一员。马斯洛指出,爱与性并不是同义的,性是生理需要,而爱的需要是人与人之 间彼此关心、尊重和信任。如果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个人就会感到空虚和孤独
4、尊重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他人对自己的尊重。自尊就是个体对自己的尊重,包括对获 得信心、能力、本领、成就、独立等的愿望。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包括威望、承认、地位、名誉等 如果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就会使人相信自己的力量和价值,从而有利于发挥自己的潜力。如果一个 人尊重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自卑感和失落感。 5、认知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人和动物都有积极探索环境的需要,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心,希望对所遇到的问 题能够做出正确的解释,所以,他把认知的需要看成是解决问题和克服障碍的工具,从而保证基本 需要的满足 6、审美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审美需要包括对秩序、对称、完整结构以及存在于大多数儿童和某些成年人身上的 对行为的完满的需要。它是人的本性,人都有追求美、欣赏美的需要。特别是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 富的今天,它已经成为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需要 7、自我实现的需要 只有前面几种需要基本满足后,人才会产生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马斯洛个性发 展理论中最高理想的目标,是指个体希望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潜能的需要,表现为个人充分发挥自 己的潜力,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尽量使自己达到完美无缺的境地。马斯洛认为,自我实 现者大都是中年人或年长的人,或者是心理发展比较成熟的人。一个人的童年经验,特别是2岁以 内的爱的教育特别重要,如果童年失去了安全,爱与尊重是很难成为自我实现的人。他认为真正能 达到自我实现的人只有少数,象歌德、贝多芬、爱因斯坦等,绝大部分人只能在归属与爱的需要和 自尊需要之间的某一个层次上度过一生。 马斯洛晚年又把需要概括为三个大层次:基本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心理需要(包 括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并且还在自我实现需要之上增加了一个超级 需要 马斯洛认为,个人的需要结构的发展过程不完全像陡立的、间断的阶梯那样的东西,每一低级 的需要不一定要完全满足,较高一级的需要才出现。它更多像波浪式地演进,各种不同需要的优势 由一级演进到另一级。(见图) 是 心理的发展 图8-2需要层次和不同的心理发展时期(采自 MaslowAh)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一种比较完整地研究需要的理论,它系统地探讨了需要的实质、结构、 发生、发展和需要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它反映了人的基本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趋向,以及需 要和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马斯洛认为只有基本满足了低级需要后才会产生高级需要,最占优势的 需要将支配一个人的意识和行为,高级需要出现之后,低级需要仍然存在,但对行为的影响减弱了 另外,马斯洛看到了人与动物在需要方面是有区别是,低级需要是人与动物共有的,而高级需要则 是人所特有的。他的这些观点对建立科学的需要理论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马斯洛离开了人的社会
4、尊重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他人对自己的尊重。自尊就是个体对自己的尊重,包括对获 得信心、能力、本领、成就、独立等的愿望。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包括威望、承认、地位、名誉等。 如果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就会使人相信自己的力量和价值,从而有利于发挥自己的潜力。如果一个 人尊重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自卑感和失落感。 5、认知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人和动物都有积极探索环境的需要,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心,希望对所遇到的问 题能够做出正确的解释,所以,他把认知的需要看成是解决问题和克服障碍的工具,从而保证基本 需要的满足。 6、审美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审美需要包括对秩序、对称、完整结构以及存在于大多数儿童和某些成年人身上的 对行为的完满的需要。它是人的本性,人都有追求美、欣赏美的需要。特别是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 富的今天,它已经成为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需要。 7、自我实现的需要 只有前面几种需要基本满足后,人才会产生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马斯洛个性发 展理论中最高理想的目标,是指个体希望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潜能的需要,表现为个人充分发挥自 己的潜力,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尽量使自己达到完美无缺的境地。马斯洛认为,自我实 现者大都是中年人或年长的人,或者是心理发展比较成熟的人。一个人的童年经验,特别是 2 岁以 内的爱的教育特别重要,如果童年失去了安全,爱与尊重是很难成为自我实现的人。他认为真正能 达到自我实现的人只有少数,象歌德、贝多芬、爱因斯坦等,绝大部分人只能在归属与爱的需要和 自尊需要之间的某一个层次上度过一生。 马斯洛晚年又把需要概括为三个大层次:基本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心理需要(包 括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并且还在自我实现需要之上增加了一个超级 需要。 马斯洛认为,个人的需要结构的发展过程不完全像陡立的、间断的阶梯那样的东西,每一低级 的需要不一定要完全满足,较高一级的需要才出现。它更多像波浪式地演进,各种不同需要的优势 由一级演进到另一级。(见图) 图 8—2 需要层次和不同的心理发展时期(采自 Maslow,A.H)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一种比较完整地研究需要的理论,它系统地探讨了需要的实质、结构、 发生、发展和需要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它反映了人的基本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趋向,以及需 要和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马斯洛认为只有基本满足了低级需要后才会产生高级需要,最占优势的 需要将支配一个人的意识和行为,高级需要出现之后,低级需要仍然存在,但对行为的影响减弱了。 另外,马斯洛看到了人与动物在需要方面是有区别是,低级需要是人与动物共有的,而高级需要则 是人所特有的。他的这些观点对建立科学的需要理论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马斯洛离开了人的社会
历史条件,离开了人的社会实践,抽象地谈人性和人性的自我实现,仍然是受本能论的影响。因为 社会不仅制约着人的各种需要的形成与发展,而且制约着这些需要的内容和满足这些需要的手段 所以,人类的需要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不仅仅是一种本能。另外,他的需要发展模式与某些人 的实际需要发展情况不相一致,例如,有些人虽然缺乏基本需要的满足,但仍有所创造;有些人为 了某种理想,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还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依据观察和推理较多,缺乏实验依 据和客观测量指标。 二、动机 (一)什么是动机 动机是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动机也可称之为实现一定目 的而行动的原因。人从事任何活动都是有一定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人的行为动机,一个人从一举 手、一投足到科学上的发明创造,无一不是在动机驱使下进行的活动,动机作为一个解释性的概念 用来说明个体为什么有这样或那样的行为 动机产生的条件有两个:需要和诱因 需要是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需要是由个体生理上或心理上缺 失或不足时而产生的一种不平衡状态,个体为了获得需要的满足,就会积极地去寻找满足需要的对 象,从而产生活动动机。例如,夏天热的时候,人就会尽可能地寻找凉爽的地方,渴时就会去寻找 水源等。一般认为动机是需要的具体表现。虽然动机是在需要基础上产生的,是由需要所推动的 但需要产生之后,并不一定就成为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需要变成动机往往要有一个发展阶段 即需要的强度必须达到一定水平后,才能成为引起、推动或阻止某种活动的动机 诱因是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凡是能够诱发个体动机的刺激或情境称为诱因。有了诱因人才能 为满足需要去采取行动,需要才表现为活动动机去推动行为达到目标。如果仅仅有需要而没有诱因, 是不会产生动机的。诱因按其性质可以分为两类:正诱因和负诱因。凡是个体趋向或接受某种刺激 而获得满足者称为正诱因。凡是个体逃离或躲避某种刺激而获得满足者,称为负诱因。如、对于学 生的学习来说,老师的表扬是正诱因;批评是负诱因。诱因可以是物质的东西,也可以是精神的东 只有内部需要与外在诱因相互作用、相互结合才能成为支配一个人行为的动机,二者缺一不可 如、有上大学需要的学生只有在大学招生的诱因条件下,才会有报考的活动动机。人类的行为是内 在条件和外在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但在动机的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各自的作用上,心理学家所强 调的侧面是有所不同的,即“推”和“拉”的理论。“推”的理论强调动机中个体的内部力量,即需 要的强度。“拉”的理论强调动机中的环境的作用即诱因条件。一般认为,有些动机形成时需要作用 强,有些动机形成时诱因作用强。如,人在某些时候虽然并不饿,但看到美味的食物时,也会有进 食的动机和行为 (二)动机的功能 动机作为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具有三种功能 1、激发功能 人们的各种各样的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没有动机也就没有活动。动机是引起活动的 原动力,它对活动起着激发功能。恩格斯曾指出:“就个人来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 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 2、指向功能 在动机的支配下,个体的行为总是指向特定的对象。对其行为具有定向作用,动机不一样,有 机体活动的方向以及它所追求的目标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在学习动机的支配下,人们会到书店买 书或去图书馆借书,在进食动机的支配下,人们就会积极地去寻找食物。 3、调节和维持功能 当活动产生后,动机要维持着这种活动,使它坚持进行下去,并及时调节着活动的强度和持续
历史条件,离开了人的社会实践,抽象地谈人性和人性的自我实现,仍然是受本能论的影响。因为 社会不仅制约着人的各种需要的形成与发展,而且制约着这些需要的内容和满足这些需要的手段。 所以,人类的需要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不仅仅是一种本能。另外,他的需要发展模式与某些人 的实际需要发展情况不相一致,例如,有些人虽然缺乏基本需要的满足,但仍有所创造;有些人为 了某种理想,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还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依据观察和推理较多,缺乏实验依 据和客观测量指标。 二、动机 (一)什么是动机 动机是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动机也可称之为实现一定目 的而行动的原因。人从事任何活动都是有一定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人的行为动机,一个人从一举 手、一投足到科学上的发明创造,无一不是在动机驱使下进行的活动,动机作为一个解释性的概念, 用来说明个体为什么有这样或那样的行为。 动机产生的条件有两个:需要和诱因 需要是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需要是由个体生理上或心理上缺 失或不足时而产生的一种不平衡状态,个体为了获得需要的满足,就会积极地去寻找满足需要的对 象,从而产生活动动机。例如,夏天热的时候,人就会尽可能地寻找凉爽的地方,渴时就会去寻找 水源等。一般认为动机是需要的具体表现。虽然动机是在需要基础上产生的,是由需要所推动的。 但需要产生之后,并不一定就成为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需要变成动机往往要有一个发展阶段, 即需要的强度必须达到一定水平后,才能成为引起、推动或阻止某种活动的动机。 诱因是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凡是能够诱发个体动机的刺激或情境称为诱因。有了诱因人才能 为满足需要去采取行动,需要才表现为活动动机去推动行为达到目标。如果仅仅有需要而没有诱因, 是不会产生动机的。诱因按其性质可以分为两类:正诱因和负诱因。凡是个体趋向或接受某种刺激 而获得满足者称为正诱因。凡是个体逃离或躲避某种刺激而获得满足者,称为负诱因。如、对于学 生的学习来说,老师的表扬是正诱因;批评是负诱因。诱因可以是物质的东西,也可以是精神的东 西。 只有内部需要与外在诱因相互作用、相互结合才能成为支配一个人行为的动机,二者缺一不可。 如、有上大学需要的学生只有在大学招生的诱因条件下,才会有报考的活动动机。人类的行为是内 在条件和外在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但在动机的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各自的作用上,心理学家所强 调的侧面是有所不同的,即“推”和“拉”的理论。“推”的理论强调动机中个体的内部力量,即需 要的强度。“拉”的理论强调动机中的环境的作用即诱因条件。一般认为,有些动机形成时需要作用 强,有些动机形成时诱因作用强。如,人在某些时候虽然并不饿,但看到美味的食物时,也会有进 食的动机和行为。 (二)动机的功能 动机作为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具有三种功能 1、激发功能 人们的各种各样的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没有动机也就没有活动。动机是引起活动的 原动力,它对活动起着激发功能。恩格斯曾指出:“就个人来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 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 2、指向功能 在动机的支配下,个体的行为总是指向特定的对象。对其行为具有定向作用,动机不一样,有 机体活动的方向以及它所追求的目标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在学习动机的支配下,人们会到书店买 书或去图书馆借书,在进食动机的支配下,人们就会积极地去寻找食物。 3、调节和维持功能 当活动产生后,动机要维持着这种活动,使它坚持进行下去,并及时调节着活动的强度和持续
时间。当活动指向于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时,动机就获得强化,活动就会持续下去。当活动偏离个体 所追求目标时,动机得不到强化,活动就会逐渐停止。 有人说,人类的动机就好像汽车的发动机和方向盘,是个体活动的动力和方向,即给人的活动 以动力,又对人活动的方向进行控制 (三)动机的种类 人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根据不同标准来进行分类。 1、根据动机的来源,可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 外在动机是指推动活动的动机是由外力诱发的。如、学生为了获得老师的表扬或躲避老师的批 评而努力学习:个体为了获得别人的赏识而努力工作,并非对工作本身感兴趣。这些活动的推动力 都是来自机体外部,所以被称为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是指推动活动的动机是由个体自身激发,是由个体的自尊心、责任感、荣誉感、求知 欲等内在因素引起,因为从事这项活动,个体会感到愉快、满足,不需外力推动。如、一个学生并 未受到老师或家长的表扬,但学习本身给他带来了愉悦和充实,所以他仍然努力学习。这种动机是 由个体内部因素激发的,被称为内在动机。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内在动机 由三种内驱力引起:好奇心、好胜心以及互惠的内驱力。哈洛等人的实验表明,在没有任何奖赏的 情况下,猴子会拆开一些机械装置,而且随着次数的增加,愈来愈高明。但如果猴子每次操作成功, 给予食物,它们的行为将发生改变:为了获取食物,操作的兴趣会降低。所以,我们一般认为内在 动机比外在动机对个体行为的推动作用更为稳定和持久 2、根据个体需要可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生理性动机是由生理需要所引发的一种行为的动力。例如,饥饿动机、干渴动机等。社会性动 机是由社会性需要所引发的行为的动力。例如,求知动机、交往动机、成就动机等。只有人类才具 有社会性动机,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对人的行为和活动具有重大意义 的是人类的社会性动机,由社会性动机所引发的对行为的推动力量更为强烈。在费约所作的实验中 要求三组大学生用右手食指拉起侧力计上悬挂的重达3.4公斤的砝码。对第一组被试不告诉任何理 由,对第二组被试告知他们要表现自己的最高能力,对第三组被试则告诉他们,这是为了把电输送 到工厂、住宅,完成这项任务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证明,在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动机的被试组中,其 活动效果最好。如表8-3所示。1 无明确目的的动机组「要表现出自己最高能力的动机有较强的社会性动机组 00 图8-3动机对行为的影响 3、根据动机的影响范围和持续作用的时间,可分为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 远景性动机影响范围大,作用的时间长,而且比较稳定。近景性动机影响的范围小,只对个别 的具体活动起作用,作用的时间较短,且不够稳定,常受个人情绪和兴趣的影响。例如,一个师范 生认真学习,有的是为了今后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有的是为了当前的考试。 (四)动机的理论 1、成就动机理论 20世纪30年代默里提出“成就需要”一词,并称之为“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尽快地解 决难题”。后来,麦克莱伦和阿特金森把它定义为“在具有某种优胜标准的竞争中对成功的关注。”2 现代心理学一般认为,成就动机就是个人追求成就的动机,是指个人对自己所认为重要的或是有价 值的工作,去从事、去完成、追求成功并要求达到完美状态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 阿特金森认为,个人在竞争时会产生两种心理倾向:追求成就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人的 这两种心理倾向的相对强度是不同的,一种人力求成功;另一种人力求避免失败。成就动机强的人 i玉祥主编《个性心理学概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2沈德立等主编《成才始于动机》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时间。当活动指向于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时,动机就获得强化,活动就会持续下去。当活动偏离个体 所追求目标时,动机得不到强化,活动就会逐渐停止。 有人说,人类的动机就好像汽车的发动机和方向盘,是个体活动的动力和方向,即给人的活动 以动力,又对人活动的方向进行控制。 (三)动机的种类 人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根据不同标准来进行分类。 1、根据动机的来源,可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 外在动机是指推动活动的动机是由外力诱发的。如、学生为了获得老师的表扬或躲避老师的批 评而努力学习;个体为了获得别人的赏识而努力工作,并非对工作本身感兴趣。这些活动的推动力 都是来自机体外部,所以被称为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是指推动活动的动机是由个体自身激发,是由个体的自尊心、责任感、荣誉感、求知 欲等内在因素引起,因为从事这项活动,个体会感到愉快、满足,不需外力推动。如、一个学生并 未受到老师或家长的表扬,但学习本身给他带来了愉悦和充实,所以他仍然努力学习。这种动机是 由个体内部因素激发的,被称为内在动机。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内在动机 由三种内驱力引起:好奇心、好胜心以及互惠的内驱力。哈洛等人的实验表明,在没有任何奖赏的 情况下,猴子会拆开一些机械装置,而且随着次数的增加,愈来愈高明。但如果猴子每次操作成功, 给予食物,它们的行为将发生改变:为了获取食物,操作的兴趣会降低。所以,我们一般认为内在 动机比外在动机对个体行为的推动作用更为稳定和持久。 2、根据个体需要可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生理性动机是由生理需要所引发的一种行为的动力。例如,饥饿动机、干渴动机等。社会性动 机是由社会性需要所引发的行为的动力。例如,求知动机、交往动机、成就动机等。只有人类才具 有社会性动机,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对人的行为和活动具有重大意义 的是人类的社会性动机,由社会性动机所引发的对行为的推动力量更为强烈。在费约所作的实验中, 要求三组大学生用右手食指拉起侧力计上悬挂的重达 3.4 公斤的砝码。对第一组被试不告诉任何理 由,对第二组被试告知他们要表现自己的最高能力,对第三组被试则告诉他们,这是为了把电输送 到工厂、住宅,完成这项任务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证明,在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动机的被试组中,其 活动效果最好。如表 8—3 所示。1 无明确目的的动机组 要表现出自己最高能力的动机 有较强的社会性动机组 100 150 200 图 8—3 动机对行为的影响 3、根据动机的影响范围和持续作用的时间,可分为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 远景性动机影响范围大,作用的时间长,而且比较稳定。近景性动机影响的范围小,只对个别 的具体活动起作用,作用的时间较短,且不够稳定,常受个人情绪和兴趣的影响。例如,一个师范 生认真学习,有的是为了今后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有的是为了当前的考试。 (四)动机的理论 1、成就动机理论 20 世纪 30 年代默里提出“成就需要”一词,并称之为“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尽快地解 决难题”。后来,麦克莱伦和阿特金森把它定义为“在具有某种优胜标准的竞争中对成功的关注。”2 现代心理学一般认为,成就动机就是个人追求成就的动机,是指个人对自己所认为重要的或是有价 值的工作,去从事、去完成、追求成功并要求达到完美状态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 阿特金森认为,个人在竞争时会产生两种心理倾向:追求成就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人的 这两种心理倾向的相对强度是不同的,一种人力求成功;另一种人力求避免失败。成就动机强的人 1高玉祥主编《个性心理学概论》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 年版 2沈德立等主编《成才始于动机》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 99 年版
倾向于选择做中等难度的工作,因为中等难度的工作,既存在着成功的可能性,也存在着挑战性 能够满足个体的成就动机;而避免失败动机强的人,倾向于挑战较高难度或较容易的工作,因为难 度高,与别人一样不能完成,并非真正失败,而容易的工作,成功的可能性很大,可以减少个体对 失败的恐惧心理 麦克莱伦认为,成就动机是一个人人格中非常稳定的特质,再一个人的成就动机都是不同的。 他认为成就动机强的人对学习和工作都非常积极,能够控制和约束自己,不受环境的影响,并且善 于利用时间。成就动机高的人比动机低的人,会取得优良的成绩。 通过成就动机研究得出的个体行为差异的结果发现,高成就动机者一般具有下列特征;1、视中 等难度的任务为挑战,并全力以赴地获取成功:2、对达到的目标明确,并抱有成功的期望;3、精 力充沛,探新求异,具有开拓精神:4、选择工作伙伴以高能力为条件,而不是以交往的亲疏关系为 前提。 成就动机和一个人的志向水平密切相关。志向水平指一个人从事活动之前,估计自己所能达到 的目标的高低。成功的经验会提高个人的志向水平,失败的经验会降低个人的志向水平。如、一位 学生估计自己能考90分,如果考试成绩低于90分,下次再确定志向水平时,可能会低于90分;相 反,则会高于90分。罗特认为,制约个人志向水平的因素是:个人的成就动机和个人对自我能力的 实际估计。 成就动机理论应用于指导学生的学习上就要注意以下的条件:(1)要根据学生个人的能力安排 学习、工作,并创造一定条件放手让他们独立去完成,以激励他们的成就感。(2)给学生的学习任 务难度要适中。过易不能满足个体的成就动机,过难则因不能完成任务而使他们心灰意冷。(3)对 学生的进步要有明确的,及时的反映,让他们从成功的喜悦中获得成就感。 (二)、归因理论 个人形成一定的成就动机后,其结果无非两种:要么成功,要么失败。归因理论是一种解释人 的行为成功与失败原因的动机理论。归因理论认为,任何人都有探索自己行为成败原因的倾向 个人如何看待自己的成败,即对自己成败的原因是如何分析的,将会影响他以后的成就动机的高低 甚至影响对自己,对事物的看法。这种理论对成败的原因主要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归类:(1)控制 位置:把成败归于自身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原因。能力、努力的程度、身心状况等是内部原因:而工 作难度、运气、别人反应等是外部原因。(2)稳定性:作为行为的原因在性质上是稳定的还是不稳 定的:能力、工作难度是较稳定的原因,而努力、动力、身心状况、别人反应是不稳定的。(3)可 控性:行为的原因可否受自己控制。努力的程度是可由自己控制的;而能力、工作难度、运气等是 个人不能控制的。个体的归因倾向将广泛地影响其行为的动机。如果一个人总是把失败归结为不稳 定和可控制的原因,那么他就有可能在失败的情况下坚持努力,并相信自己将来一定能取得成功 相反,如果它是把失败归结为稳定和不可控制的因素,那么他就不会相信自己能够改变现状,也就 不会再继续努力。倾向于前一种归因的人将形成较高的成就动机,倾向于后一种归因的人成就动机 也较低。反过来,成就动机又会影响着归因方式,成就动机水平高的人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往 往容易追求成功的行为,容易将成败归因于自己的努力等内部的可控的因素。而成就动机水平低的 人往往自尊心弱,缺乏自信心,容易产生避免失败的行为,常把成败归因于运气、工作难度等外部 的不可控的因素。因此,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帮助学生对自己的成败进行分析,形成正确的归因,激 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五)、学习动机的激发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人学习的内部动力。学习动机与学业成就密切相关。尤古罗格卢等人分析 了232项动机测量与学业成就之间的相关,发现其中98%是正相关,这意味着高的动机水平导致高 的学业成就。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的学生比学习动机差的学生更能坚持学习,学习成绩也好。洛 厄尔选择两组学习动机强弱不同,其他条件相等的大学生作被试,比较他们的学习效率。试验任务 沈德立等主编《成才始于动机》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倾向于选择做中等难度的工作,因为中等难度的工作,既存在着成功的可能性,也存在着挑战性, 能够满足个体的成就动机;而避免失败动机强的人,倾向于挑战较高难度或较容易的工作,因为难 度高,与别人一样不能完成,并非真正失败,而容易的工作,成功的可能性很大,可以减少个体对 失败的恐惧心理。 麦克莱伦认为,成就动机是一个人人格中非常稳定的特质,再一个人的成就动机都是不同的。 他认为成就动机强的人对学习和工作都非常积极,能够控制和约束自己,不受环境的影响,并且善 于利用时间。成就动机高的人比动机低的人,会取得优良的成绩。 通过成就动机研究得出的个体行为差异的结果发现,高成就动机者一般具有下列特征;1、视中 等难度的任务为挑战,并全力以赴地获取成功;2、对达到的目标明确,并抱有成功的期望;3、精 力充沛,探新求异,具有开拓精神;4、选择工作伙伴以高能力为条件,而不是以交往的亲疏关系为 前提。1 成就动机和一个人的志向水平密切相关。志向水平指一个人从事活动之前,估计自己所能达到 的目标的高低。成功的经验会提高个人的志向水平,失败的经验会降低个人的志向水平。如、一位 学生估计自己能考 90 分,如果考试成绩低于 90 分,下次再确定志向水平时,可能会低于 90 分;相 反,则会高于 90 分。罗特认为,制约个人志向水平的因素是:个人的成就动机和个人对自我能力的 实际估计。 成就动机理论应用于指导学生的学习上就要注意以下的条件:(1)要根据学生个人的能力安排 学习、工作,并创造一定条件放手让他们独立去完成,以激励他们的成就感。(2)给学生的学习任 务难度要适中。过易不能满足个体的成就动机,过难则因不能完成任务而使他们心灰意冷。(3)对 学生的进步要有明确的,及时的反映,让他们从成功的喜悦中获得成就感。 (二)、归因理论 个人形成一定的成就动机后,其结果无非两种:要么成功,要么失败。归因理论是一种解释人 的行为成功与失败原因的动机理论。归因理论认为,任何人都有探索自己行为成败原因的倾向。一 个人如何看待自己的成败,即对自己成败的原因是如何分析的,将会影响他以后的成就动机的高低, 甚至影响对自己,对事物的看法。这种理论对成败的原因主要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归类:(1)控制 位置:把成败归于自身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原因。能力、努力的程度、身心状况等是内部原因;而工 作难度、运气、别人反应等是外部原因。(2)稳定性:作为行为的原因在性质上是稳定的还是不稳 定的;能力、工作难度是较稳定的原因,而努力、动力、身心状况、别人反应是不稳定的。(3)可 控性:行为的原因可否受自己控制。努力的程度是可由自己控制的;而能力、工作难度、运气等是 个人不能控制的。个体的归因倾向将广泛地影响其行为的动机。如果一个人总是把失败归结为不稳 定和可控制的原因,那么他就有可能在失败的情况下坚持努力,并相信自己将来一定能取得成功; 相反,如果它是把失败归结为稳定和不可控制的因素,那么他就不会相信自己能够改变现状,也就 不会再继续努力。倾向于前一种归因的人将形成较高的成就动机,倾向于后一种归因的人成就动机 也较低。反过来,成就动机又会影响着归因方式,成就动机水平高的人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往 往容易追求成功的行为,容易将成败归因于自己的努力等内部的可控的因素。而成就动机水平低的 人往往自尊心弱,缺乏自信心,容易产生避免失败的行为,常把成败归因于运气、工作难度等外部 的不可控的因素。因此,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帮助学生对自己的成败进行分析,形成正确的归因,激 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五)、学习动机的激发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人学习的内部动力。学习动机与学业成就密切相关。尤古罗格卢等人分析 了 232 项动机测量与学业成就之间的相关,发现其中 98%是正相关,这意味着高的动机水平导致高 的学业成就。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的学生比学习动机差的学生更能坚持学习,学习成绩也好。洛 厄尔选择两组学习动机强弱不同,其他条件相等的大学生作被试,比较他们的学习效率。试验任务 1沈德立等主编《成才始于动机》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9 年版
是要他们将一些打乱了的字母去构成普通的词(比如将W、T、S、E去构成WEST),结果发现 学习动机较强的学生在这种学习中取得较好的成绩,进步快:学习动机弱的学生没有明显的进步 由此可以看出,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注 意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 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使他们正确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和内在个人价值,增强学习的责 任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应从实际出发,采取生动、有说服力且 适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形式和内容,避免空洞说教。学习目的性教育应贯穿在经常性的各科教学 中。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某些学科缺乏学习积极性,往往是由于对学习这门学科的重要意义缺乏 深刻认识造成的,因此,教师在开始讲授一门新课程之前,应先说明学习该课程的目的和任务以及 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当前学习与未来理想联系起来,把学习与应用联系起来,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 2、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爱 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兴趣与热爱是与学生的求知欲相联系的。学生只有在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时,才能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并不会感到学习是种负担,只是感到学习活动本身是吸引人的,从 事学习活动对自己是一种享受,可以从中获得满足。兴趣依赖于成功带来的愉快,持久的兴趣又反 过来促进学习活动,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形成良性循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特别是 差生提供较多的成功机会,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成功的愉快,形成学习的内驱力。 3、注意学习结果反馈的科学性、及时性 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即反馈),可以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动机,通过反馈,学生既 能感受到自己的学习进步,已有的学习态度和方式得到肯定,提高学习热情:又能发现自己的缺点 和不足,从中明确自己的差距,受到鞭策,从而克服缺点,改正错误,争取更好的成绩。 美国心理学家罗斯和亨利的实验结果表明,反馈在学习上的效果是很显著的。他们把一个班的 学生分为三组,每天都接受测验。第一组每天都有自己学习结果的反馈:第二组每周有一次学习结 果的反馈:第三组则没有学习结果的反馈。如此进行8周后,改变做法:除第二组仍每周有一次反 馈外,第一组与第三组的做法互换,这样再进行8周。结果如图(8-4)所示。前8周的结果是: 第一组进步最大,第二组次之,第三组几乎没有什么进步。后8周的结果更能说明反馈的巨大效应 第二组显示出平稳进步,第一组由于反馈的撤销,测验成绩急剧下降,而第三组由于及时反馈,测 验成绩骤然上升 每日反 每周反 第三组 图8-4反馈的效应(采自 Ross. Cc和 Henry,LK) 由此可见,反馈在学习上的效果是很显著的,尤其每天反馈较之每周反馈的效果更佳 4、正确使用表扬与批评 盖杰和伯令纳曾在他们合著的《教学心理学》一书中指出:“表扬是一种最廉价、最易于使用且 最有效的,但也是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有时,教师忘记了他们对于学生
是要他们将一些打乱了的字母去构成普通的词(比如将 W、T、S、E 去构成 WEST),结果发现, 学习动机较强的学生在这种学习中取得较好的成绩,进步快;学习动机弱的学生没有明显的进步。 由此可以看出,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注 意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1、 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 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使他们正确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和内在个人价值,增强学习的责 任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应从实际出发,采取生动、有说服力且 适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形式和内容,避免空洞说教。学习目的性教育应贯穿在经常性的各科教学 中。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某些学科缺乏学习积极性,往往是由于对学习这门学科的重要意义缺乏 深刻认识造成的,因此,教师在开始讲授一门新课程之前,应先说明学习该课程的目的和任务以及 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当前学习与未来理想联系起来,把学习与应用联系起来,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 欲望。 2、 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爱 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兴趣与热爱是与学生的求知欲相联系的。学生只有在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时,才能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并不会感到学习是种负担,只是感到学习活动本身是吸引人的,从 事学习活动对自己是一种享受,可以从中获得满足。兴趣依赖于成功带来的愉快,持久的兴趣又反 过来促进学习活动,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形成良性循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特别是 差生提供较多的成功机会,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成功的愉快,形成学习的内驱力。 3、 注意学习结果反馈的科学性、及时性 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即反馈),可以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动机,通过反馈,学生既 能感受到自己的学习进步,已有的学习态度和方式得到肯定,提高学习热情;又能发现自己的缺点 和不足,从中明确自己的差距,受到鞭策,从而克服缺点,改正错误,争取更好的成绩。 美国心理学家罗斯和亨利的实验结果表明,反馈在学习上的效果是很显著的。他们把一个班的 学生分为三组,每天都接受测验。第一组每天都有自己学习结果的反馈;第二组每周有一次学习结 果的反馈;第三组则没有学习结果的反馈。如此进行 8 周后,改变做法:除第二组仍每周有一次反 馈外,第一组与第三组的做法互换,这样再进行 8 周。结果如图(8—4)所示。前 8 周的结果是: 第一组进步最大,第二组次之,第三组几乎没有什么进步。后 8 周的结果更能说明反馈的巨大效应: 第二组显示出平稳进步,第一组由于反馈的撤销,测验成绩急剧下降,而第三组由于及时反馈,测 验成绩骤然上升。 图 8—4 反馈的效应(采自 Ross,C.C 和 Henry,L.K) 由此可见,反馈在学习上的效果是很显著的,尤其每天反馈较之每周反馈的效果更佳。 4、 正确使用表扬与批评 盖杰和伯令纳曾在他们合著的《教学心理学》一书中指出:“表扬是一种最廉价、最易于使用且 最有效的,但也是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有时,教师忘记了他们对于学生
的表扬是多么重要。我们看到一些教师从不对学生说一句好话,这种行为是不可原谅的!” 美国心理学家赫洛克通过实验证明了,表扬与批评运用得当都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起推动作用 都比没有任何表扬和批评的效果要好。但一般来讲,表扬、鼓励多与批评、指责可以更好的激发学 生的积极学习动机。教师对学生进行表扬与批评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多表扬,少批评,特别 是对于学习较差而且自卑心又很重的学生,可以通过榜样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自信心。(2)对学生进 行表扬与批评时应注意方式方法,除了对其优缺点给予公正评价外,还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激 发其学习动机。(3)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一般来说年幼儿童乐于接受表面的表扬 与奖励,而年龄稍大的学生对于教师的表扬,已能区分出是故意的,还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因此教 师对学生的表扬一定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5、合理开展学习竞赛 国外许多心理学家的实验研究表明,在竞赛过程中,学生的成就动机更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 困难的毅力增强,学习和工作效率一般都有很大提高。所以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适当开展 些合理的学习竞赛活动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但是竞赛的结果可能是少数人获胜,而大多数人失 败,因而对学习活动也有很大的消极作用。因此在开展学习竞赛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竞赛活 动要适量,不应过于频繁,试题也不宜过难。(2)竞赛内容要多样化,除了学科知识竞赛外,还应 由各种特长竞赛,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现自己的机会。(3)在竞赛中可以按能力高、中、低分组竞赛, 使获胜机会增多。(4)在竞赛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以上只是简单分析了激发学生动机的主要措施,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很好的方法,例如:培 养学生的正确归因模式: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以及密切师生之间的关系等。这 些都需要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去发现,不断去总结,从而更好的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获 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兴趣 (一)、什么是兴趣 兴趣是力求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使人对某些事物给予优先注意,积极 地探索,并且带有积极的情绪色彩。如、对体育感兴趣的人,总是对体育方面的消息优先加以注意 常为体育竞赛活动以及有关体育方面的报道所吸引,无论是观看还是谈论体育比赛时,情绪高昂 兴高采烈 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需要的对象也就是兴趣的对象。一个人只有对某种客观 事物产生了需要,才有可能对这种事物发生兴趣。例如,一个人感到了学习知识的必要,才有了学 习知识的要求,然后才会产生对学习知识的兴趣。瑞土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兴趣,实际上就是需 要的延伸,它表现出对象与需要之间的关系,因为我们之所以对于一个对象发生兴趣,是由于它能 满足我们的需要。”但需要不一定都表现为兴趣。如、人有睡眠需要,但并不代表对睡眠有兴趣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把兴趣和爱好作为同义语使用,实际上二者即有联系,又有区别。爱好 是在兴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爱好的事物必定是他感兴趣的事物。兴趣只是认识的倾向,当它 进一步发展为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时,才成为爱好。爱好是活动中的倾向,是和活动紧密相连的。 一个人对小说感兴趣,仅仅表现为阅读方面,当他积极从事写作活动时,就转化为了爱好。 (二)、兴趣的种类 1、根据兴趣的内容,可分为物质兴趣与精神兴趣 物质兴趣是由物质需要所引起的兴趣。表现为对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环境、生活条件和生活 用品的兴趣。物质兴趣人人都有,但如果一个人过分追求物质兴趣,将会发展成畸形的、贪婪的低 级兴趣。 精神兴趣是由精神需要所引起的兴趣,表现为人对精神财富的渴望。如、对学习、娱乐、社 会活动等的兴趣。精神兴趣越广阔,人的精神生活就越丰富 2、根据兴趣的倾向性,可分为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
的表扬是多么重要。我们看到一些教师从不对学生说一句好话,这种行为是不可原谅的!” 美国心理学家赫洛克通过实验证明了,表扬与批评运用得当都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起推动作用, 都比没有任何表扬和批评的效果要好。但一般来讲,表扬、鼓励多与批评、指责可以更好的激发学 生的积极学习动机。教师对学生进行表扬与批评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多表扬,少批评,特别 是对于学习较差而且自卑心又很重的学生,可以通过榜样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自信心。(2)对学生进 行表扬与批评时应注意方式方法,除了对其优缺点给予公正评价外,还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激 发其学习动机。(3)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一般来说年幼儿童乐于接受表面的表扬 与奖励,而年龄稍大的学生对于教师的表扬,已能区分出是故意的,还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因此教 师对学生的表扬一定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5、合理开展学习竞赛 国外许多心理学家的实验研究表明,在竞赛过程中,学生的成就动机更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 困难的毅力增强,学习和工作效率一般都有很大提高。所以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适当开展一 些合理的学习竞赛活动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但是竞赛的结果可能是少数人获胜,而大多数人失 败,因而对学习活动也有很大的消极作用。因此在开展学习竞赛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竞赛活 动要适量,不应过于频繁,试题也不宜过难。(2)竞赛内容要多样化,除了学科知识竞赛外,还应 由各种特长竞赛,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现自己的机会。(3)在竞赛中可以按能力高、中、低分组竞赛, 使获胜机会增多。(4)在竞赛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以上只是简单分析了激发学生动机的主要措施,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很好的方法,例如:培 养学生的正确归因模式;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以及密切师生之间的关系等。这 些都需要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去发现,不断去总结,从而更好的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获 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兴趣 (一)、什么是兴趣 兴趣是力求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使人对某些事物给予优先注意,积极 地探索,并且带有积极的情绪色彩。如、对体育感兴趣的人,总是对体育方面的消息优先加以注意, 常为体育竞赛活动以及有关体育方面的报道所吸引,无论是观看还是谈论体育比赛时,情绪高昂, 兴高采烈。 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需要的对象也就是兴趣的对象。一个人只有对某种客观 事物产生了需要,才有可能对这种事物发生兴趣。例如,一个人感到了学习知识的必要,才有了学 习知识的要求,然后才会产生对学习知识的兴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兴趣,实际上就是需 要的延伸,它表现出对象与需要之间的关系,因为我们之所以对于一个对象发生兴趣,是由于它能 满足我们的需要。”但需要不一定都表现为兴趣。如、人有睡眠需要,但并不代表对睡眠有兴趣。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把兴趣和爱好作为同义语使用,实际上二者即有联系,又有区别。爱好 是在兴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爱好的事物必定是他感兴趣的事物。兴趣只是认识的倾向,当它 进一步发展为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时,才成为爱好。爱好是活动中的倾向,是和活动紧密相连的。 一个人对小说感兴趣,仅仅表现为阅读方面,当他积极从事写作活动时,就转化为了爱好。 (二)、兴趣的种类 1、根据兴趣的内容,可分为物质兴趣与精神兴趣 物质兴趣是由物质需要所引起的兴趣。表现为对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环境、生活条件和生活 用品的兴趣。物质兴趣人人都有,但如果一个人过分追求物质兴趣,将会发展成畸形的、贪婪的低 级兴趣。 精神兴趣是由精神需要所引起的兴趣,表现为人对精神财富的渴望。如、对学习、娱乐、社 会活动等的兴趣。精神兴趣越广阔,人的精神生活就越丰富。 2、根据兴趣的倾向性,可分为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