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河南中医药大学:《Web前端开发》课程理论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讲 互联网文化与工程师责任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11,文件大小:506.67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Web前端开发》课程理论教学部分 第二讲:互联网文化与工程师责任 学时计划:2学时理论,0学时实验 (无实验教学内容) 教学大纲: 1、互联网文化 2、互联网信任危机 3、Web的社会责任 4、职业道德 5、讨论与思考 本讲通过介绍互联网的社会环境和状态,旨在通过对互联网在社 会学、传播学方面的介绍,并辅助于案例讲解,帮助读者更深刻的理 解互联网和Web技术。 本讲还着重介绍了职业道德,以指导学生逐步的建立职业素养, 从而更好的指导学习。 互联网文化 1.1网络时代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及由此所引起的社会全方位的信息化 和数字化变革日益显著,人们又用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来表征人类 社会在新世纪所面对的崭新时代。因此,从更广阔的背景来看,计算 机的发展应当划分为两个时代:一个是上个世纪末刚刚过去的单机时 代,一个是已经汹涌而至的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不仅是计算机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新时代,同时它的普及 应用也是整个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的显著标志。在网络时代, 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工作方式改变了。 网络的发展使得办公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收集、整理和传 递信息变得非常便利和快捷。人们可以在计算机上起草和处理文件, 《web前端开发》讲稿/河南中医学院互联网应用技术研究所/htp:/abs51 xuewen.cn

1 《Web 前端开发》讲稿 / 河南中医学院互联网应用技术研究所 / http://labs.51xueweb.cn 《Web 前端开发》课程理论教学部分 第二讲:互联网文化与工程师责任 学时计划:2 学时 理论,0 学时 实验 (无实验教学内容) 教学大纲: 1、互联网文化 2、互联网信任危机 3、Web 的社会责任 4、职业道德 5、讨论与思考 本讲通过介绍互联网的社会环境和状态,旨在通过对互联网在社 会学、传播学方面的介绍,并辅助于案例讲解,帮助读者更深刻的理 解互联网和 Web 技术。 本讲还着重介绍了职业道德,以指导学生逐步的建立职业素养, 从而更好的指导学习。 一、互联网文化 1.1 网络时代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及由此所引起的社会全方位的信息化 和数字化变革日益显著, 人们又用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来表征人类 社会在新世纪所面对的崭新时代。因此,从更广阔的背景来看,计算 机的发展应当划分为两个时代:一个是上个世纪末刚刚过去的单机时 代,一个是已经汹涌而至的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不仅是计算机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新时代,同时它的普及 应用也是整个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的显著标志。在网络时代, 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工作方式改变了。 网络的发展使得办公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收集、整理和传 递信息变得非常便利和快捷。人们可以在计算机上起草和处理文件

并通过网络发送到任何想要送达的地方。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电子商务 的发展又使企业从市场调研、产品设计到市场营销和产品推广都具有 了全新的模式。 (2)生活方式改变了。 人们可以在网上购物、游戏、聊天,了解社会动态及各方面信息, 观看最新影片及文体表演,打电话和收发信件,甚至通过网络谈情说 爱、表达自己的意见。由于互联网的影响日益强大,计算机已经逐渐 成为许多家庭不可或缺的日用品。 (3)思维方式改变了。 互联网建立了一个自由的世界,一个五彩缤纷无限广大的世界。 人们经过简单的操作就能进入这个世界,尽情地驰骋翱翔。无论是地 位卑微的小人物,还是声名显赫的大人物,在网上都是一样的。在互 联网上,你既是沧海中的一粟,也是世界的中心。互联网对人们的行 为模式和思维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与传统媒体的明显不同之处在于,互联网上我们不但可以自主选 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而且还同时拥有与所有网民都平等的发言权。 我们既是观众也是参与者,同时还有权进行评判。我们既是信息的获 得者,同时也是信息的创造者。 资料来源:唐伟.互联网的文化意义.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3 1.2网络文化 文化是以人类物质创造为基础的一类精神创造,这类创造用技术 的和美学的理念表达,以物质的时空存在方式存在。文化的发展受到 人类社会物质发展的推动,同时超越现实的物质存在方式 网络文化是指网络上的具有网络社会特征的文化活动及文化产 品,是以网络物质的创造发展为基础的网络精神创造。 (1)广义的网络文化 广义的网络文化是指网络时代的人类文化,它是人类传统文化 传统道德的延伸和多样化的展现。 (2)狭义的网络文化 狭义的网络文化是指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以及网 《web前端开发》讲稿/河南中医学院互联网应用技术研究所/htp:/abs.51 xuewen.cn

2 《Web 前端开发》讲稿 / 河南中医学院互联网应用技术研究所 / http://labs.51xueweb.cn 并通过网络发送到任何想要送达的地方。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电子商务 的发展又使企业从市场调研、产品设计到市场营销和产品推广都具有 了全新的模式。 (2)生活方式改变了。 人们可以在网上购物、游戏、聊天,了解社会动态及各方面信息, 观看最新影片及文体表演,打电话和收发信件,甚至通过网络谈情说 爱、表达自己的意见。由于互联网的影响日益强大,计算机已经逐渐 成为许多家庭不可或缺的日用品。 (3)思维方式改变了。 互联网建立了一个自由的世界,一个五彩缤纷无限广大的世界。 人们经过简单的操作就能进入这个世界,尽情地驰骋翱翔。无论是地 位卑微的小人物,还是声名显赫的大人物,在网上都是一样的。在互 联网上,你既是沧海中的一粟,也是世界的中心。互联网对人们的行 为模式和思维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与传统媒体的明显不同之处在于,互联网上我们不但可以自主选 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而且还同时拥有与所有网民都平等的发言权。 我们既是观众也是参与者,同时还有权进行评判。我们既是信息的获 得者,同时也是信息的创造者。 资料来源:唐伟.互联网的文化意义.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3 1.2 网络文化 文化是以人类物质创造为基础的一类精神创造,这类创造用技术 的和美学的理念表达,以物质的时空存在方式存在。文化的发展受到 人类社会物质发展的推动,同时超越现实的物质存在方式。 网络文化是指网络上的具有网络社会特征的文化活动及文化产 品,是以网络物质的创造发展为基础的网络精神创造。 (1)广义的网络文化 广义的网络文化是指网络时代的人类文化,它是人类传统文化、 传统道德的延伸和多样化的展现。 (2)狭义的网络文化 狭义的网络文化是指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以及网

络经济基础上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是人们在互联网这个特殊世 界中,进行工作、学习、交往、沟通、休闲、娱乐等所形成的活动方 式及其所反映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等方面的总称,包含人的心理状 态、思维方式、知识结构、道德修养、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行为方 式等方面。 1.3互联网文化 互联网文化是指以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文化,可 以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要素。 物质文化是指以计算机、网络、虛拟现实等构成的网络环境;精 神文化主要包括网络内容及其影响下的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 其范围较为广泛;制度文化包括与网络有关的各种规章制度、组织方 式等。 这些要素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转换, 显示出互联网文化的特殊规律和特征。 具体可归纳为以下三个特点。 (1)跨文化内容的特点。 网络文化超越了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的明显界限,显示着不 同阶级文化、不同民族文化、不同地域文化的共生共存。存在着系统 文化意识与混沌心理的相互渗透,文化精华与文化糟粕的交织,东 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并存。 (2)跨地域传播的特点。 互联网的出现,缩短了人们交往的时空,不管信息文化传播的 远近和来自哪个国家,信息接收者都可以点击鼠标,迅速浏览世界 各地的新闻趣事和文化信息。 (3)跨身份交往的特点。 人们在网上的交往完全不同于常规的面对面的交往,或是传统 的电讯交往。人们的性别、年龄、身份已被淡化或被隐没。网上的交 往可以忽略交往的真实主体,导致了交往的隐蔽性和神秘性。 资料来源:王宙.互联网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7 《web前端开发》讲稿/河南中医学院互联网应用技术研究所/htp:/abs.51 xuewen.cn

3 《Web 前端开发》讲稿 / 河南中医学院互联网应用技术研究所 / http://labs.51xueweb.cn 络经济基础上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是人们在互联网这个特殊世 界中,进行工作、学习、交往、沟通、休闲、娱乐等所形成的活动方 式及其所反映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等方面的总称,包含人的心理状 态、思维方式、知识结构、道德修养、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行为方 式等方面。 1.3 互联网文化 互联网文化是指以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文化,可 以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要素。 物质文化是指以计算机、网络、虚拟现实等构成的网络环境;精 神文化主要包括网络内容及其影响下的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 其范围较为广泛;制度文化包括与网络有关的各种规章制度、组织方 式等。 这些要素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转换, 显示出互联网文化的特殊规律和特征。 具体可归纳为以下三个特点。 (1)跨文化内容的特点。 网络文化超越了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的明显界限, 显示着不 同阶级文化、不同民族文化、不同地域文化的共生共存。存在着系统 文化意识与混沌心理的相互渗透, 文化精华与文化糟粕的交织, 东 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并存。 (2)跨地域传播的特点。 互联网的出现, 缩短了人们交往的时空, 不管信息文化传播的 远近和来自哪个国家, 信息接收者都可以点击鼠标, 迅速浏览世界 各地的新闻趣事和文化信息。 (3)跨身份交往的特点。 人们在网上的交往完全不同于常规的面对面的交往, 或是传统 的电讯交往。人们的性别、年龄、身份已被淡化或被隐没。网上的交 往可以忽略交往的真实主体, 导致了交往的隐蔽性和神秘性。 资料来源:王宙.互联网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7

1.4国家政策与主体概念 自2011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文 化部令51号)中,对互联网文化的涉及主体进行了详细的定义。 (1)互联网文化产品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互联网文化产品是指通过互联网生产、传播 和流通的文化产品,主要包括: (一)专门为互联网而生产的网络音乐娱乐、网络游戏、网络演出 剧(节)目、网络表演、网络艺术品、网络动漫等互联网文化产品; (二)将音乐娱乐、游戏、演出剧(节)目、表演、艺术品、动漫等 文化产品以一定的技术手段制作、复制到互联网上传播的互联网文化 产品。 (2)互联网文化活动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互联网文化活动是指提供互联网文化产品 及其服务的活动,主要包括 (一)互联网文化产品的制作、复制、进口、发行、播放等活动 (二)将文化产品登载在互联网上,或者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网 等信息网络发送到计算机、固定电话机、移动电话机、电视机、游戏 机等用户端以及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供用户浏览、欣赏、 使用或者下载的在线传播行为 (三)互联网文化产品的展览、比赛等活动。 互联网文化活动分为经营性和非经营性两类。经营性互联网文化 活动是指以营利为目的,通过向上网用户收费或者以电子商务、广告 赞助等方式获取利益,提供互联网文化产品及其服务的活动。非经营 性互联网文化活动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向上网用户提供互联网文化 产品及其服务的活动。 (3)互联网文化单位 第四条本规定所称互联网文化单位,是指经文化行政部门和电 信管理机构批准或者备案,从事互联网文化活动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提 供者。 《web前端开发》讲稿/河南中医学院互联网应用技术研究所/htp:/abs.51 xuewen.cn

4 《Web 前端开发》讲稿 / 河南中医学院互联网应用技术研究所 / http://labs.51xueweb.cn 1.4 国家政策与主体概念 自 2011 年 4 月 1 日开始实施的《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文 化部令 51 号)中,对互联网文化的涉及主体进行了详细的定义。 (1)互联网文化产品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互联网文化产品是指通过互联网生产、传播 和流通的文化产品,主要包括: (一)专门为互联网而生产的网络音乐娱乐、网络游戏、网络演出 剧(节)目、网络表演、网络艺术品、网络动漫等互联网文化产品; (二)将音乐娱乐、游戏、演出剧(节)目、表演、艺术品、动漫等 文化产品以一定的技术手段制作、复制到互联网上传播的互联网文化 产品。 (2)互联网文化活动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互联网文化活动是指提供互联网文化产品 及其服务的活动,主要包括: (一)互联网文化产品的制作、复制、进口、发行、播放等活动; (二)将文化产品登载在互联网上,或者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网 等信息网络发送到计算机、固定电话机、移动电话机、电视机、游戏 机等用户端以及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供用户浏览、欣赏、 使用或者下载的在线传播行为; (三)互联网文化产品的展览、比赛等活动。 互联网文化活动分为经营性和非经营性两类。经营性互联网文化 活动是指以营利为目的,通过向上网用户收费或者以电子商务、广告、 赞助等方式获取利益,提供互联网文化产品及其服务的活动。非经营 性互联网文化活动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向上网用户提供互联网文化 产品及其服务的活动。 (3)互联网文化单位 第四条 本规定所称互联网文化单位,是指经文化行政部门和电 信管理机构批准或者备案,从事互联网文化活动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提 供者

二、互联网信任危机 网络无处不在,网络世界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使得人类憧憬 已久的信息时代成为现实。网络这把双刃剑,在它带给人们便捷的同 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网络社会的病 症也悄然出现。网络社会遍布的虚假信息和欺骗行为,给人们的网络 生活甚至现实生活造成了诸多烦恼和不便,从而诱发了网络社会当中 严重的信任危机。网络信任危机的日益加剧,是当今互联网发展中最 为突出的问题。 2.1互联网信任危机 在网络这个崭新的虚拟世界里,人们通过网络进行的社会交往不 仅跨越了时空的限制,而且很大程度上跨越了既定规范的约束,因而 往往表现出众多失范性行为。如利用网络发布虚假信息、伪装之后的 坑蒙拐骗,甚至肆无忌惮地故意行骗。这种网络社会中的信任缺失和 信任困境自然导致了网络信任危机的问世。 所谓网络信任危机,是指计算机网络中人与人之间缺乏必要的信 任,人们对网络安全和网络信用体系缺乏足够的信任,从而导致了网 络人际交往和电子商务发展的困境。 网络信任危机实质上是一种网络伦理的危机。它是由于网络信任 缺乏应有的网络伦理和价值体系的支撑,而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网络信 任危机。正如汤因比先生所说:迄今为止,人的伦理行为的水准一直 很低,丝毫没有提高,但是,技术成就的水准却急剧上升,其发展速 度比有记录可查的任何时代都要快。结果是技术和伦理的鸿沟空前增 大。这不仅是可耻的,也是致命的。因此,重建全球网络的伦理规范 和人伦之道显得尤为重要。 现实社会需要道德理想来缓解冲突、拯救危机,作为其延伸的网 络社会亦当如此。作为现实社会的延续的网络世界,就目前来看尚未 成熟,还不可能脱离既有的社会现实。因而网络的具体运用必须诉诸 相应的伦理判断和道德标准的约東与指导 从根本上讲,网络社会信任危机的产生就在于网络本身缺乏相应 的伦理道德关怀,网际交往的虚拟性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人们放松了 道德自律和自我约束 《web前端开发》讲稿/河南中医学院互联网应用技术研究所/htp:/abs51 xuewen.cn

5 《Web 前端开发》讲稿 / 河南中医学院互联网应用技术研究所 / http://labs.51xueweb.cn 二、互联网信任危机 网络无处不在,网络世界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使得人类憧憬 已久的信息时代成为现实。网络这把双刃剑,在它带给人们便捷的同 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网络社会的病 症也悄然出现。网络社会遍布的虚假信息和欺骗行为,给人们的网络 生活甚至现实生活造成了诸多烦恼和不便,从而诱发了网络社会当中 严重的信任危机。网络信任危机的日益加剧,是当今互联网发展中最 为突出的问题。 2.1 互联网信任危机 在网络这个崭新的虚拟世界里,人们通过网络进行的社会交往不 仅跨越了时空的限制,而且很大程度上跨越了既定规范的约束,因而 往往表现出众多失范性行为。如利用网络发布虚假信息、伪装之后的 坑蒙拐骗,甚至肆无忌惮地故意行骗。这种网络社会中的信任缺失和 信任困境自然导致了网络信任危机的问世。 所谓网络信任危机,是指计算机网络中人与人之间缺乏必要的信 任,人们对网络安全和网络信用体系缺乏足够的信任,从而导致了网 络人际交往和电子商务发展的困境。 网络信任危机实质上是一种网络伦理的危机。它是由于网络信任 缺乏应有的网络伦理和价值体系的支撑,而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网络信 任危机。正如汤因比先生所说:迄今为止,人的伦理行为的水准一直 很低,丝毫没有提高,但是,技术成就的水准却急剧上升,其发展速 度比有记录可查的任何时代都要快。结果是技术和伦理的鸿沟空前增 大。这不仅是可耻的,也是致命的。因此, 重建全球网络的伦理规范 和人伦之道显得尤为重要。 现实社会需要道德理想来缓解冲突、拯救危机,作为其延伸的网 络社会亦当如此。作为现实社会的延续的网络世界,就目前来看尚未 成熟,还不可能脱离既有的社会现实。因而网络的具体运用必须诉诸 相应的伦理判断和道德标准的约束与指导。 从根本上讲,网络社会信任危机的产生就在于网络本身缺乏相应 的伦理道德关怀,网际交往的虚拟性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人们放松了 道德自律和自我约束

2.2互联网信任危机的表现形式 (1)游戏心理 网络作为一种崭新的虚拟世界,很多人都认为网络社会的人际交 往也是虚假的,从而在网络中的一切活动都抱着游戏的心态,以完全 不同于自己的真实心理的态度去对待网络社会,他们游戏感情,大肆 与异性网友调情,却缺乏真情与责任心。如在一些网站,人们可以随 时进行结婚、离婚登记,视情感为游戏,而有的人则陷在网恋和网婚 中不能自拔,甚至用不同化名与多人同时进行网恋和网婚 (2)怀疑心理 由于网络世界的虚拟性,人们对网上人际之间的往来充满了怀疑 和不信任感,不敢轻易相信相托。正如有的人所言:网上交往只能把 它看作游戏。在网上与你谈情说爱的纯情少女在现实生活中也许是 个老婆婆。人们都互相怀疑与自己交往的对象的真实性,不敢把自己 的真实情况告诉对方,怀疑心理就这样产生了 (3)欺骗心理 人们利用网络发布虛假信息、坑蒙拐骗,甚至肆无忌惮地故意行 骗。这种网络世界中的信任缺席和信任困境,自然导致了网络人际信 任危机的问世。在网上,人们可以匿名进入,人们之间一般不发生面 对面的直接接触,容易突破年龄、性别、相貌、健康状况、社会地位 身份、背景等传统因素的制约。很多人在网上交际时,经常扮演与自 的实际身份和性格特点相差十分悬殊甚至截然相反的虚拟角色。更 有一些人利用网络匿名的特点进行欺诈,甚至无所顾忌地宣扬自己的 阴暗心理、反动主张 (4)攻击心理 网络在给人们提供了大量便利的同时,也给一些人提供了利用网 络漏洞破坏网络的机会。他们具备丰富的电脑知识,但他们以破坏为 目的,比如放置特洛伊木马程序、电子邮件攻击、用暴力法破解口令 等,这些群体就成为骇客。他们这些人有些也许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 力,但更多的则是希望通过对别人的攻击来获得快感或者是利益。 (5)消遣心理 由于网络社交的虚拟性,使得它的可靠程度较差、交往的层次肤 《web前端开发》讲稿/河南中医学院互联网应用技术研究所/htp:/abs.51 xuewen.cn

6 《Web 前端开发》讲稿 / 河南中医学院互联网应用技术研究所 / http://labs.51xueweb.cn 2.2 互联网信任危机的表现形式 (1)游戏心理 网络作为一种崭新的虚拟世界,很多人都认为网络社会的人际交 往也是虚假的,从而在网络中的一切活动都抱着游戏的心态,以完全 不同于自己的真实心理的态度去对待网络社会,他们游戏感情,大肆 与异性网友调情,却缺乏真情与责任心。如在一些网站,人们可以随 时进行结婚、离婚登记,视情感为游戏,而有的人则陷在网恋和网婚 中不能自拔,甚至用不同化名与多人同时进行网恋和网婚。 (2)怀疑心理 由于网络世界的虚拟性,人们对网上人际之间的往来充满了怀疑 和不信任感,不敢轻易相信相托。正如有的人所言:网上交往只能把 它看作游戏。在网上与你谈情说爱的纯情少女在现实生活中也许是一 个老婆婆。人们都互相怀疑与自己交往的对象的真实性,不敢把自己 的真实情况告诉对方,怀疑心理就这样产生了。 (3)欺骗心理 人们利用网络发布虚假信息、坑蒙拐骗,甚至肆无忌惮地故意行 骗。这种网络世界中的信任缺席和信任困境,自然导致了网络人际信 任危机的问世。在网上, 人们可以匿名进入,人们之间一般不发生面 对面的直接接触,容易突破年龄、性别、相貌、健康状况、社会地位、 身份、背景等传统因素的制约。很多人在网上交际时,经常扮演与自 己的实际身份和性格特点相差十分悬殊甚至截然相反的虚拟角色。更 有一些人利用网络匿名的特点进行欺诈,甚至无所顾忌地宣扬自己的 阴暗心理、反动主张。 (4)攻击心理 网络在给人们提供了大量便利的同时,也给一些人提供了利用网 络漏洞破坏网络的机会。他们具备丰富的电脑知识,但他们以破坏为 目的,比如放置特洛伊木马程序、电子邮件攻击、用暴力法破解口令 等,这些群体就成为骇客。他们这些人有些也许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 力,但更多的则是希望通过对别人的攻击来获得快感或者是利益。 (5)消遣心理 由于网络社交的虚拟性,使得它的可靠程度较差、交往的层次肤

浅,很多人认为它仅仅是消遣。认为这种交往只有广度而没有深度 多为点头之交,而真心好朋友难觅。所以很多人就把网络的人际交往 看成是一种无聊时消磨时间、心情不好时逃避现实的途径 (6)寻求刺激心理 在网络社会中,由于社会线索的缺失,网络人际交往被称为只爱 陌生人的交往,网络社会也成了陌生人社会。从心理学角度说,陌生 社会往往使人容易放纵,而网络的速效便利,使得一些欲望原本只在 想的范畴却轻而易举地冲动到网上,就像许多人日常生活中循规蹈矩, 而在网络中随便做什么事情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2.3互联网信任危机的成因 (1)成因之一:交往的间接性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既有的生理、心理特征和社会身份都直接影 响着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人们往往因某人的外在特征,如相貌、身 高等及其扮演的社会角色或已有的社会身份、地位而产生心理上的接 近或疏远。而在网络这个崭新的虚拟世界里,网络中的人际交往是以 符号为中介的间接交往,机器成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中介,人际往来 和沟通不再是面对面的直接互动,而具有鲜明的间接性特点。 在互联网上的人际交往是通过中介进行的,不是相识或熟悉者之 间的直接互动,基本不受外界的千预和影响,人们很可能以虚假的社 会面目出现,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交往,可以任意选择并随意更换交 往对象,可以任意扮演角色并理直气壮地说谎,以致相互之间分不清 对方的真假虛实。由于无须直接面对,也无须承担任何责任,这就使 很多人以游戏的心态进行网上交际,从而造成信任危机。 (2)成因之二:网络社会规范的缺乏 网络社会的人际交往是以网络为中介进行的,网络中的每一个成 员都可以最大限度地参与信息的制造和传播,这就使网络成员几乎没 有外在约束,而更多地具有自主性。同时,网络是基于资源共享、互 惠互利的目的建立起来的,网民有权利决定自己千什么、怎么干,由 于网络提供的是一个介于似与不似之间的拟态社会,它很难形成像现 实世界那样强大而正规的社会规范,有很多行为也难以受到法律的明 《web前端开发》讲稿/河南中医学院互联网应用技术研究所/htp:/abs.51 xuewen.cn

7 《Web 前端开发》讲稿 / 河南中医学院互联网应用技术研究所 / http://labs.51xueweb.cn 浅,很多人认为它仅仅是消遣。认为这种交往只有广度而没有深度, 多为点头之交,而真心好朋友难觅。所以很多人就把网络的人际交往 看成是一种无聊时消磨时间、心情不好时逃避现实的途径。 (6)寻求刺激心理 在网络社会中,由于社会线索的缺失,网络人际交往被称为只爱 陌生人的交往,网络社会也成了陌生人社会。从心理学角度说,陌生 社会往往使人容易放纵,而网络的速效便利,使得一些欲望原本只在 想的范畴却轻而易举地冲动到网上,就像许多人日常生活中循规蹈矩, 而在网络中随便做什么事情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2.3 互联网信任危机的成因 (1)成因之一:交往的间接性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既有的生理、心理特征和社会身份都直接影 响着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人们往往因某人的外在特征, 如相貌、身 高等及其扮演的社会角色或已有的社会身份、地位而产生心理上的接 近或疏远。而在网络这个崭新的虚拟世界里,网络中的人际交往是以 符号为中介的间接交往,机器成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中介,人际往来 和沟通不再是面对面的直接互动,而具有鲜明的间接性特点。 在互联网上的人际交往是通过中介进行的,不是相识或熟悉者之 间的直接互动,基本不受外界的干预和影响,人们很可能以虚假的社 会面目出现,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交往,可以任意选择并随意更换交 往对象,可以任意扮演角色并理直气壮地说谎,以致相互之间分不清 对方的真假虚实。由于无须直接面对,也无须承担任何责任,这就使 很多人以游戏的心态进行网上交际,从而造成信任危机。 (2)成因之二:网络社会规范的缺乏 网络社会的人际交往是以网络为中介进行的,网络中的每一个成 员都可以最大限度地参与信息的制造和传播,这就使网络成员几乎没 有外在约束,而更多地具有自主性。同时,网络是基于资源共享、互 惠互利的目的建立起来的,网民有权利决定自己干什么、怎么干,由 于网络提供的是一个介于似与不似之间的拟态社会,它很难形成像现 实世界那样强大而正规的社会规范,有很多行为也难以受到法律的明

确约束,人们仅靠个人内心信念和自律程度来维系,其力量远不如现 实社会中的法律和道德规范的约束力。 网络的无主控中心和追求自由的特点,决定了虚拟社会的交往更 容易处于无序和失范状态。所谓失范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当社会规范 不得力、不存在时,个人或社会都会出现的混乱状况。在现实社会中, 人际交往行为多是依靠社会舆论监督以及法律制裁等的威慑,人际交 往的规则具有强大的约束力。而一旦进入虚拟的网络社会,其约束作 用就会丧失,加之网络发展到现今阶段还没有形成健全的适用于网络 的社会规范,一些人会为自己突然之间在虚拟社会中获得的能力所陶 醉,忘掉自己的社会角色、地位和行为后果,在网络世界中彻底释放 自己,随心所欲,放纵自己。种种诱因,诱发了网络世界中不负责任 的行为的大量涌现,使得网络交往中人与人之间普遍缺乏信任,进而 集中呈现为互联网的信任危机。 2.4关于对策的探讨 解决互联网的信任危机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 注、努力和应对,需要政府管理角色的进一步强化。 (1)法律方面 从社会学角度解决网络信任危机的方法就是促进网络社会运行 规则和行为规范的形成。网络社会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社会,其成员构 成极其复杂,它吸引了不同生活背景、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公民, 同时也吸引了许多坏人、盗窃分子、诈骗犯和故意破坏分子,它还是 恐怖主义分子的避风港。因此,需要建立一整套区别于现实社会的完 善的网络运行规则来规范网络社会,它是区别于现实社会的,只适用 于网络社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比如,我国先后确立了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 电信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它们是保证网络 社会秩序和安全运作的强制而有效的手段。 同时,还要尽快建立严密的法制体系来维护网络空间的每个成员 的利益。虽然建立网络行为规范是解决网络信任问题的最有效和长久 的办法,但是行为道德规范在对人们的素质水平要求过高,终究是过 《web前端开发》讲稿/河南中医学院互联网应用技术研究所/htp:/abs.51 xuewen.cn

8 《Web 前端开发》讲稿 / 河南中医学院互联网应用技术研究所 / http://labs.51xueweb.cn 确约束,人们仅靠个人内心信念和自律程度来维系,其力量远不如现 实社会中的法律和道德规范的约束力。 网络的无主控中心和追求自由的特点,决定了虚拟社会的交往更 容易处于无序和失范状态。所谓失范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当社会规范 不得力、不存在时,个人或社会都会出现的混乱状况。在现实社会中, 人际交往行为多是依靠社会舆论监督以及法律制裁等的威慑,人际交 往的规则具有强大的约束力。而一旦进入虚拟的网络社会,其约束作 用就会丧失,加之网络发展到现今阶段还没有形成健全的适用于网络 的社会规范,一些人会为自己突然之间在虚拟社会中获得的能力所陶 醉,忘掉自己的社会角色、地位和行为后果,在网络世界中彻底释放 自己,随心所欲,放纵自己。种种诱因,诱发了网络世界中不负责任 的行为的大量涌现,使得网络交往中人与人之间普遍缺乏信任,进而 集中呈现为互联网的信任危机。 2.4 关于对策的探讨 解决互联网的信任危机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 注、努力和应对,需要政府管理角色的进一步强化。 (1)法律方面 从社会学角度解决网络信任危机的方法就是促进网络社会运行 规则和行为规范的形成。网络社会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社会,其成员构 成极其复杂,它吸引了不同生活背景、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公民, 同时也吸引了许多坏人、盗窃分子、诈骗犯和故意破坏分子,它还是 恐怖主义分子的避风港。因此,需要建立一整套区别于现实社会的完 善的网络运行规则来规范网络社会,它是区别于现实社会的,只适用 于网络社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比如,我国先后确立了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 电信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它们是保证网络 社会秩序和安全运作的强制而有效的手段。 同时,还要尽快建立严密的法制体系来维护网络空间的每个成员 的利益。虽然建立网络行为规范是解决网络信任问题的最有效和长久 的办法,但是行为道德规范在对人们的素质水平要求过高,终究是过

于理想化的方法,所以人类社会还是需要法律这一强制手段。 (2)道德方面 在网络空间中,由于尚未发展出如现实社会中完整而严密的法律 制度来确保网络秩序。在这种情境下,互动双方只能主要通过相互交 流,体验被对方支持、尊重和理解,并借助这种相互的社会支持来建 立熟悉和亲密的人际关系,在此基础上增加人际信任。 (3)技术方面 网络空间是以技术构件的社会,因此在治理网络信任问题的方面 技术是必要的手段。 关于技术方面的内容,在一系列的技术介绍中逐步讲解 本部分参考文献 刘金枚,等.透视网络中的人际信任危机.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5 甘诺,等.网络信任的社会学解读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7,5 李伟波儒家诚信观念与网络信任危机.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6,2 、Web的社会责任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Web已经成为今天最为广泛的传播媒体 和沟通交流方式,也是人们认识世界、参与社会活动的主流载体。Web 的内容,已经对社会价值观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 不管是产品宣传还是公众媒体,任何性质和形式的Web都必须承 担起重要的社会价值导向意义。 (1)对社会负责。 Web要有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价值导向,要宣传真、善、美的价 值内涵。 讨论: 夸张的设计底线在哪里?能够夸张到什么程度? 欺瞒和欺骗的表达原则是什么? 直白的表现vs欺瞒的传达 网站是公共传媒还是个人舞台? (2)对客户负责。 《web前端开发》讲稿/河南中医学院互联网应用技术研究所/htp:/abs51 xuewen.cn

9 《Web 前端开发》讲稿 / 河南中医学院互联网应用技术研究所 / http://labs.51xueweb.cn 于理想化的方法,所以人类社会还是需要法律这一强制手段。 (2)道德方面 在网络空间中,由于尚未发展出如现实社会中完整而严密的法律 制度来确保网络秩序。在这种情境下,互动双方只能主要通过相互交 流,体验被对方支持、尊重和理解,并借助这种相互的社会支持来建 立熟悉和亲密的人际关系,在此基础上增加人际信任。 (3)技术方面 网络空间是以技术构件的社会,因此在治理网络信任问题的方面 技术是必要的手段。 关于技术方面的内容,在一系列的技术介绍中逐步讲解。 本部分参考文献: 刘金枚,等.透视网络中的人际信任危机.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5 甘诺,等.网络信任的社会学解读.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7,5 李伟波.儒家诚信观念与网络信任危机.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6,2 三、Web 的社会责任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Web 已经成为今天最为广泛的传播媒体 和沟通交流方式,也是人们认识世界、参与社会活动的主流载体。Web 的内容,已经对社会价值观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 不管是产品宣传还是公众媒体,任何性质和形式的 Web 都必须承 担起重要的社会价值导向意义。 (1)对社会负责。 Web 要有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价值导向,要宣传真、善、美的价 值内涵。 讨论: 夸张的设计底线在哪里?能够夸张到什么程度? 欺瞒和欺骗的表达原则是什么? 直白的表现 vs 欺瞒的传达 网站是公共传媒还是个人舞台? (2)对客户负责

Web要准确、全面并真实的传播网站建设方的信息主体,例如 个企业网站要明确的传播企业信息、企业文化、产品信息、购买导向 讨论 如何帮助客户更好地传达信息? 如何与客户进行更深层次的沟通? 是否可以满足客户任何层面的要求? (3)对来访者负责。 网站访问者在访问网站时,要能够有愉悦的体验。要能够准确、 快捷的获取信息,并得到相应的成就感、满足感。必须充分的认识到 网站来访者的多样性,以及来访的不可控制性,做到保护少年儿童 讨论 对来访者负责的具体体现是什么?满足vs引导来访者的需求 如何倾听用户的声音?网页访问监控and用户行为分析 四、职业道德 4.1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 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 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即一般社会 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 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属于自律范围,它通过公约、守则等对职业 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加以规范。 职业道德既是本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又是行业对 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4.2Web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 互联网上所有虚假、色情、政治信息的发布,所有网络诈骗和网 络钓鱼网站的产生,都是有利益驱动的,也都是Web从业人员手上创 《web前端开发》讲稿/河南中医学院互联网应用技术研究所/htp:/abs.51 xuewen.cn

10 《Web 前端开发》讲稿 / 河南中医学院互联网应用技术研究所 / http://labs.51xueweb.cn Web 要准确、全面并真实的传播网站建设方的信息主体,例如一 个企业网站要明确的传播企业信息、企业文化、产品信息、购买导向。 讨论: 如何帮助客户更好地传达信息? 如何与客户进行更深层次的沟通? 是否可以满足客户任何层面的要求? (3)对来访者负责。 网站访问者在访问网站时,要能够有愉悦的体验。要能够准确、 快捷的获取信息,并得到相应的成就感、满足感。必须充分的认识到 网站来访者的多样性,以及来访的不可控制性,做到保护少年儿童。 讨论: 对来访者负责的具体体现是什么?满足 vs 引导 来访者的需求 如何倾听用户的声音?网页访问监控 and 用户行为分析 四、职业道德 4.1 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 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 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即一般社会 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 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属于自律范围,它通过公约、守则等对职业 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加以规范。 职业道德既是本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又是行业对 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4.2Web 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 互联网上所有虚假、色情、政治信息的发布,所有网络诈骗和网 络钓鱼网站的产生,都是有利益驱动的,也都是 Web 从业人员手上创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11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