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圈层结构与 地球化学分带 2of61 地球的结构与化学分带@趣味地球化学
2 of 61 地球的结构与化学分带 @ 趣味地球化学 地球的圈层结构与 地球化学分带
主要内容 地球的圈层结构与成因 地球的物质组成与分带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地球化学分类 构筑地球大厦的栋梁一主量元素 、神通广大的微量元素 四、地球化学分带一各圈层中的元素组成 8元素存在的形式一矿物(图片欣赏 3of61 地球的结构与化学分带@趣味地球化学
3 of 61 地球的结构与化学分带 @ 趣味地球化学 主要内容 地球的圈层结构与成因 地球的物质组成与分带 一、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地球化学分类 二、构筑地球大厦的栋梁—主量元素 三、神通广大的微量元素 四、地球化学分带—各圈层中的元素组成 元素存在的形式-矿物(图片欣赏)
第一节地球的圈层结构与成因 鸡蛋状的地球 4of61 地球的结构与化学分带@趣味地球化学
4 of 61 地球的结构与化学分带 @ 趣味地球化学 第一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与成因 ——鸡蛋状的地球
、地球的内部结构 令目前,科学家们对现在地 球内部结构的认识是一致 §的。地球的结构就像一个 Inner outerMantle 鸡蛋一样,分成蛋黄(地 core core 核)蛋清(地幔)与蛋壳 12162270 2885 km km (地壳)3部分。说得更 具体一点,我们如从地表 到地球中心把地球一劈为 ,地球的蛋状结构就显 得清晰可见。 5of61 地球的结构与化学分带@趣味地球化学
5 of 61 地球的结构与化学分带 @ 趣味地球化学 一、地球的内部结构 ❖目前,科学家们对现在地 球内部结构的认识是一致 的。地球的结构就像一个 鸡蛋一样,分成蛋黄(地 核)蛋清(地幔)与蛋壳 (地壳)3部分。说得更 具体一点,我们如从地表 到地球中心把地球一劈为 二,地球的蛋状结构就显 得清晰可见
地球的内部结构 在陆地上,蛋壳(地壳) 的厚度为50km,在海洋 中,厚度为10km。 Mantle Innerouter core core 12162270 2885 km km km of 61 地球的结构与化学分带@趣味地球化学
6 of 61 地球的结构与化学分带 @ 趣味地球化学 地球的内部结构 在陆地上,蛋壳(地壳) 的厚度为50km,在海洋 中,厚度为10km
地球的内部结构 蛋清(地幔)可进一步进行三分 岩石圈( lithosphere) 距地表10(或50)-400km的范围内 软流圈( asthenosphere)是上地幔;在上地幔的 100-200km厚度内存在一个地震 波的低速带,多数研究者认为在 该带地幔物质呈部分熔融状态, Mantle Inner outer 所以又称为软流圈,是地幔中产 core core 生岩浆的主要部位;软流圈以上 12162270 2885 Km km 的地球外层,包括地壳及-部分 上地幔(又称岩石圈地幔),称 为岩石圈,有时也称作板块 400-650km是上下地幔过渡带; 7of61 也球的结构与化学分带@趣味地球化学
7 of 61 地球的结构与化学分带 @ 趣味地球化学 地球的内部结构 蛋清(地幔)可进一步进行三分: 距地表10(或50)~400km的范围内 是上地幔;在上地幔的 100~200km厚度内存在一个地震 波的低速带,多数研究者认为在 该带地幔物质呈部分熔融状态, 所以又称为软流圈,是地幔中产 生岩浆的主要部位;软流圈以上 的地球外层,包括地壳及一部分 上地幔(又称岩石圈地幔),称 为岩石圈,有时也称作板块; 400~650km是上下地幔过渡带; 650~2890km之间是下地幔。 岩石圈(lithosphere) 软流圈( asthenosphere)
地球的内部结构 蛋黄(地核)可进 行二分 2890~5150km之间 是外核 Ma 5150~6370km之 Inner outer core core 间是内核。 1216 270 km km km 8of61 地球的结构与化学分带@趣味地球化学
8 of 61 地球的结构与化学分带 @ 趣味地球化学 地球的内部结构 蛋黄(地核)可进 行二分: 2890~5150km之间 是外核; 5150~ 6370 km 之 间是内核
二、地球圈层结构的成因 令地球形成后,就开始了它相对独立的演化 过程。一个明显的结果就是产生了地球的 内部结构。对于地球的内部结构,目前已 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和数据,基本轮廓已清 楚。但对于产生这些结构的一些具体过程, 直到今天仍局限在揣测和假说之中。概括 来讲,目前主要有如下两种理论认识: 9of61 地球的结构与化学分带@趣味地球化学
9 of 61 地球的结构与化学分带 @ 趣味地球化学 二、地球圈层结构的成因 ❖地球形成后,就开始了它相对独立的演化 过程。一个明显的结果就是产生了地球的 内部结构。对于地球的内部结构,目前已 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和数据,基本轮廓已清 楚。但对于产生这些结构的一些具体过程, 直到今天仍局限在揣测和假说之中。概括 来讲,目前主要有如下两种理论认识:
(一)非均匀吸积说 ◆非均匀吸积说认为,那些构成地球的固体物质一尘埃或岩 类,是按其密度的大小聚集或称吸积成为地球的。那些最 重的物质,比如铁最先聚积,从而形成地核。接着是那些 较轻的物质(当然也是固体),比如硅酸盐粘附在铁核周围 形成地幔和地壳。最后.那些气体物质,如空气和水,由 于受到这个大岩石球的吸引而形成了海洋和大气圈。 0 大气层圈 地核的吸积地幔的吸积 大气圈的吸积 10of61 地球的结构与化学分带@趣味地球化学
10 of 61 地球的结构与化学分带 @ 趣味地球化学 (一) 非均匀吸积说 ❖ 非均匀吸积说认为,那些构成地球的固体物质—尘埃或岩 类,是按其密度的大小聚集或称吸积成为地球的。那些最 重的物质,比如铁最先聚积,从而形成地核。接着是那些 较轻的物质(当然也是固体),比如硅酸盐粘附在铁核周围 形成地幔和地壳。最后.那些气体物质,如空气和水,由 于受到这个大岩石球的吸引而形成了海洋和大气圈
◆根据非均匀吸积说,地球的圈层结构与地球本身 是同时诞生的,它与地球的形成模式是密切相关 的,它是地球形成的直接结果,因此它所涉及的 是宇宙起源的问题而不是地质学的问题。地质学 可以把地球的整体结构看成是一种基础资料,并 借用这些资料去推断,但不一定去理解这些资料, 因为理解这些资料不属于地质学的研究范围。因 此这一种假说把地质学排除在解释地球的结构, 即地球的形成方式之外。 11of61 地球的结构与化学分带@趣味地球化学
11 of 61 地球的结构与化学分带 @ 趣味地球化学 ❖根据非均匀吸积说,地球的圈层结构与地球本身 是同时诞生的,它与地球的形成模式是密切相关 的,它是地球形成的直接结果,因此它所涉及的 是宇宙起源的问题而不是地质学的问题。地质学 可以把地球的整体结构看成是一种基础资料,并 借用这些资料去推断,但不一定去理解这些资料, 因为理解这些资料不属于地质学的研究范围。因 此这一种假说把地质学排除在解释地球的结构, 即地球的形成方式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