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7章 移动IP技术 《现代计算机网络》
安徽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现代计算机网络》 1 第7章 移动IP技术
安徽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移动P的基本概念 ·移动P问题的提出 Everything Everytime Everywhere 《现代计算机网络》
安徽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2 《现代计算机网络》 移动IP的基本概念 • 移动IP问题的提出 Everything Everytime Everywhere
安徽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解决移动路由的基本方法与问题 ·为每一次改变接入点改变一次P地址 一传统的路由算法不能保持通信的连 续性路由表将急剧膨胀 ·接入点改变P地址不变 一传统的路由算法处理特定的地址的 负荷将大大增如路由器的负载 《现代计算机网络》
安徽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3 《现代计算机网络》 解决移动路由的基本方法与问题 • 为每一次改变接入点改变一次IP地址 — 传统的路由算法不能保持通信的连 续性路由表将急剧膨胀 • 接入点改变IP地址不变 — 传统的路由算法处理特定的地址的 负荷将大大增加路由器的负载
安徽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移动PV4的研究 1992年:ETF成立移动P工作组(P Routing for Vireless/Mobile Hosts),并在开始制定移动Pv4的标 准草聚 ·文档主要包括: 一RFC2002(定义了移动Pv4协议) 一 RFC1701、2003与2004(定义了移动Pv4中的3种 隧道技术) 一RFC2005(定义了移动Pv4的应用) 一RFC2006(定义了移动Pv4的管理信息库MB) ·1996年6月:ESG通过了移动P标准草案 ·1996年11月:公布了建议标准 《现代计算机网络》
安徽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4 《现代计算机网络》 移动IPv4的研究 • 1992年:IETF成立移动IP工作组(IP Routing for Wireless/Mobile Hosts),并在开始制定移动IPv4的标 准草案 • 文档主要包括: — RFC 2002(定义了移动IPv4协议) — RFC 1701、2003与2004(定义了移动IPv4中的3种 隧道技术) — RFC 2005(定义了移动IPv4的应用) — RFC 2006(定义了移动IPv4的管理信息库MIB) • 1996年6月:IESG通过了移动IP标准草案 • 1996年11月:公布了建议标准
安徽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移动P的设计目标 移动结点在改变接入点时,无 论是在不同的网络之间,或者是在 不同的链路之间移动时,都不必改 变其P地址,可以在移动过程中保 持已有通信的连续性 一—移动结点在不同网络间移动的过程 中仍然能够保持通信 《现代计算机网络》
安徽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5 《现代计算机网络》 移动IP的设计目标 移动结点在改变接入点时,无 论是在不同的网络之间,或者是在 不同的链路之间移动时,都不必改 变其IP地址,可以在移动过程中保 持已有通信的连续性 — 移动结点在不同网络间移动的过程 中仍然能够保持通信
安徽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移动P协议应能满足的基本要求 移动结点在改变网络接入点之后仍然能够与nternet.上 的其他结点的通信; ·移动结点无论连接到任何接入点,能够使用原来的P 地址进行通信; ·移动结点应该能够与nternet.上的其他不具备移动P功 能的结点通信,而不需要修改协议; ·考虑到移动结点通常是使用无线方式接入,涉及无线 信道带宽、误码率与电池供电等因素,应尽量简化协 议,减少协议开铕,提高协议效率; ·移动结点不应该比nternet.上的其他结点受到更大的安 全威胁。 《现代计算机网络》
安徽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6 《现代计算机网络》 移动IP协议应能满足的基本要求 • 移动结点在改变网络接入点之后仍然能够与Internet上 的其他结点的通信; • 移动结点无论连接到任何接入点,能够使用原来的IP 地址进行通信; • 移动结点应该能够与Internet上的其他不具备移动IP功 能的结点通信,而不需要修改协议; • 考虑到移动结点通常是使用无线方式接入,涉及无线 信道带宽、误码率与电池供电等因素,应尽量简化协 议,减少协议开销,提高协议效率; • 移动结点不应该比Internet上的其他结点受到更大的安 全威胁
安徽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移动P协议的基本特征 ·移动P要与现有的Internet协议兼容; ·移动P协议与底层所采用的物理层协议 类型无关 ·移动P协议对传输层及以上的高层协议 是透明的; ·移动P协议应该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可靠性和安全性。 《现代计算机网络》
安徽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7 《现代计算机网络》 移动IP协议的基本特征 • 移动IP要与现有的Internet协议兼容; • 移动IP协议与底层所采用的物理层协议 类型无关; • 移动IP协议对传输层及以上的高层协议 是透明的; • 移动IP协议应该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可靠性和安全性
安徽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移动P结构示意图 在家乡的 移动结点访 移动结点 问外地网络 家乡代理 外地代理 Internet 家 乡 回 地链 路 恒 家乡网络 自 外地网络 通信对端结点 在家乡的 (a) 移动结点访 移动结点 问外地网络 家乡代理 外地代理 本地地址 Internet 转发地址 乡链 路 家乡网络 外地网络 通信对端结点 (b) 《现代计算机网络》
安徽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8 《现代计算机网络》 移动IP结构示意图
安徽理工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移动P的四个功能实体 ·移动结点(nobile node) ·家乡代理(home agent) ·外地代理(foreign agent). ·通信对端(correspondent node) 《现代计算机网络》
安徽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9 《现代计算机网络》 移动IP的四个功能实体 • 移动结点(mobile node) • 家乡代理(home agent) • 外地代理(foreign agent) • 通信对端 (correspondent node)
安徽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移动P基本术语 ·家乡地址(home address) ·转交地址(care-of address.) ·家乡网络(home network.) ·家乡链路(home link) ·外地链路(foreign link.) ·移动绑定(mobility binding) ·隧 道(tunnel), 《现代计算机网络》
安徽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10 《现代计算机网络》 移动IP基本术语 • 家乡地址(home address) • 转交地址(care-of address) • 家乡网络(home network) • 家乡链路(home link) • 外地链路(foreign link) • 移动绑定(mobility binding) • 隧 道(tu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