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20卷第1期 郭可信.金相学史话(6):电子显微镜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7 几十年前就应得诺贝尔奖,由于有上述瓜葛,直到五十年 孪晶关系、晶体相变、畴结构等。从这个角度来看,电子衍 后,所有其它有争议的人都已过世,才颁发给理应得此殊荣 射是X射线衍射的补充和发展。有关选区衍射及会聚束 而又硕果仅存在的Ruska。Ruska得奖后两年也就逝世了, 电子衍射及其在材料中的应用,可参考有关的两本中文编 幸亏他长寿,不然也就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了。Ruska毕生 著o, 从事电子显微镜的研制和生产工作,但不但在实验室中研 下面就准晶的发现讨论选区衍射在微米甚至纳米晶体 制成功第一台分辨率超过光学显微镜的电镜,并且亲自参 结构研究中的重要性。l984年Shechtman等在急冷的A 加商品电镜的设计及制造工作。二次世界大战后,他又回 M合金中观察到呈五次旋转对称的衍射图:衍射斑点明 到西门子公司,在1954年生产出带有电子衍射功能的电镜 锐,说明其中的原子排列是高度有序的:衍射斑点列的间距 日miskop,采用双聚光镜以减小电子束照射面积和试样升 不等,说明其中的原子排列是非周期性的1。有人说这是 温,使用冷阱以减少试样污染等,甚受用户欢迎,英国剑桥 五次李晶的复合电子衍射图,著名的结构化学家、诺贝尔化 大学几年内就购置8台这种电镜。Hirsch等就是使用这种 学奖得主Pauling也这么看,他甚至说准晶是Nonsense! 型号的电镜在19551956年间观察到金属薄膜中的位错运 Shechtman等用微电子束逐一照射到约2微米颗粒的不同 动,证明位错理论的正确。在这之后,电镜在材料科学中应 部位,结果都给出同一五重旋转电子衍射图。选择一个衍 用才像雨后春笋一样地在全世界普遍开展起来,后来,Rus 射束成暗场像,整个颗粒都变暗,说明这是一个相,不是五 ka到马普学会FritzHaber研究所任所长(二次世界大战后, 个取向不同的孪晶。据此,他们在论文标题中称之为“具有 劳厄任第一任所长),主管电子光学和电子显微学方面的研 长程取向序而无平移对称序的金属相”,后来称为准晶体或 究工作,直到调体。象Ruska自己承认的那样,他是一个工 准晶。当时认为这是一种亚稳相。 程师,理论造诣不高,但是他以一种少有的执著精神,在战 其实,五重旋转对称准晶早在1939年在Bradley和G- 争破坏、经费无考、人手短缺等情况下,在电镜技术方面不 dschmid研究AI-Fe-Cu三元合金平衡相图时就己经发现了, 断创新,终于获得很伟大的成就。他获得诺贝尔物理奖是 只不过当时不能标定其X射线粉末衍射谱,只好称之为平 当之无愧的! 相,成分大约是Al6s Feio Cuns,在600,800C间是稳定相。 Bradley以标定Y黄铜的X射线粉末照相而闻名于世,但对 2选区衍射 准晶的非常复杂的X射线粉末衍射谱也无能为力。 A6CuLi五重旋转对称准晶也在1952年测定的AF-CurLi三 早期的电镜只是一个放大倍率较光学显微镜高的显微 元合金相图中出现,当时称之为2相。近来的电子衍射研 镜,可以观察光学显微镜无法观察的亚微米尺寸的病毒,如 究证明它们都是稳定的五重旋转准晶。此外,在一些工业 烟草花病毒。由于金属原子对电子的散射强,电子束很难 合金的时效或使用过程中也发现了五重旋转对称准晶,如 穿透厚度仅为几百纳米的金属试样,因此早期都使用复型 lansen等u1在工业铝锰铸造合金中,胡正伟等在含钼、 技术,在腐刻的金属试样上涂以有机物或碳膜,将其表面的 铌的镍铬不锈钢中,刘平等6]在马氏体时效不锈钢中,罗 凹凸变化复制下来。一则失真,分辨率不高,仅能观察到所 治平等1在含锌及稀土元素的镁合金中,先后发现了五重 谓的索氏体与屈氏体只不过是FeC片非常薄的珠光体而 旋转对称准晶。此外,最近还在大块锆基非晶合金的加热 己,二则不能给出有关金属内部的结构信息。 晶化过程中发现五重旋转对称准晶。应当指出,这些准 其实,早在1936年Boersch'就已证明电子束经过磁透 晶沉淀颗粒细小,都是用选区电子衍射发现的。准晶可能 镜聚焦后在后焦面上给出衍射谱,并指出可以用衍射束产 在过去的工业合金发展中就已存在,只不过是没用选区电 生暗场像及进行图像处理。可能是由于二次世界大战的关 子衍射发现它而已。除了五重旋转对称准晶外,还有八重、 系,这一重要发展直到1944年才由Le Pole在一台电镜中 十重及十二重旋转对称准晶1。因此可以说,准晶是在合 加一个衍射透镜(既中间镜)及选区光阑才得以在荷兰De价 金中广泛存在的。为了将准晶及其它非周期性晶体包括在 大学的应用物理实验室中实现,而再经过十年才由Ruska 晶体范围内,势必要对晶体必须有三维周期性这个传统定 设计并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Emiskop I电镜中装有这种选 义进行修正。因此国际晶体学会在1992年重新研究了晶 区衍射装置。选区衍射在商品电镜中的实现为合金中的晶 体的定义,暂定为:“晶体是指任何给出基本上有明确衍射 体结构研究开拓了广泛的应用前景,不但可以在电镜中看 图的固体,而非周期性晶体是指无周期性的晶体”。显然, 到物镜物面上尺寸小到微米甚至纳米的颗粒的形貌,只要 如果没有微区电子衍射,准晶的发现几乎是不可能的。 改变中间镜的电流(也就是改变其焦距)还可以得到这个微 小颗粒在物镜后焦面上的电子衍射图,从而计算出它的晶 3 衍衬像(Diffraction Contrast Image) 胞参数。如果将电子束聚焦在试样上,还可以得到会聚束 电子衍射图,其中的每个衍射斑点都变成一个衍射盘,其中 在电镜中实现衍射的另一成就(可能还是更大的成就) 的干涉条纹还带有晶体的对称信息。据此可以确定该微小 就是可以利用晶体试样中由于不同取向的产生衍射差异产 晶体的点及空间对称群,这对确定晶体结构是非常重要的。 生衍衬像。不但可以用透射束成明场像,晶体中满足布拉 此外,还可以用这些电子衍射方法测定晶体间的取向关系、 格条件处变暗,还可以选择不同的衍射束成暗场像,晶体中 C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几十年前就应得诺贝尔奖 ,由于有上述瓜葛 ,直到五十年 后 ,所有其它有争议的人都已过世 ,才颁发给理应得此殊荣 而又硕果仅存在的 Ruska。Ruska 得奖后两年也就逝世了 , 幸亏他长寿 ,不然也就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了。Ruska 毕生 从事电子显微镜的研制和生产工作 ,但不但在实验室中研 制成功第一台分辨率超过光学显微镜的电镜 ,并且亲自参 加商品电镜的设计及制造工作。二次世界大战后 ,他又回 到西门子公司 ,在 1954 年生产出带有电子衍射功能的电镜 Elmiskop ,采用双聚光镜以减小电子束照射面积和试样升 温 ,使用冷阱以减少试样污染等 ,甚受用户欢迎 ,英国剑桥 大学几年内就购置 8 台这种电镜。Hirsch 等就是使用这种 型号的电镜在 195521956 年间观察到金属薄膜中的位错运 动 ,证明位错理论的正确。在这之后 ,电镜在材料科学中应 用才像雨后春笋一样地在全世界普遍开展起来 ,后来 ,Rus2 ka 到马普学会 Fritz2Haber 研究所任所长 (二次世界大战后 , 劳厄任第一任所长) ,主管电子光学和电子显微学方面的研 究工作 ,直到退休。象 Ruska 自己承认的那样 ,他是一个工 程师 ,理论造诣不高 ,但是他以一种少有的执著精神 ,在战 争破坏、经费无着、人手短缺等情况下 ,在电镜技术方面不 断创新 ,终于获得很伟大的成就。他获得诺贝尔物理奖是 当之无愧的 ! 2 选区衍射 早期的电镜只是一个放大倍率较光学显微镜高的显微 镜 ,可以观察光学显微镜无法观察的亚微米尺寸的病毒 ,如 烟草花病毒。由于金属原子对电子的散射强 ,电子束很难 穿透厚度仅为几百纳米的金属试样 ,因此早期都使用复型 技术 ,在腐刻的金属试样上涂以有机物或碳膜 ,将其表面的 凹凸变化复制下来。一则失真 ,分辨率不高 ,仅能观察到所 谓的索氏体与屈氏体只不过是 Fe3C 片非常薄的珠光体而 已 ;二则不能给出有关金属内部的结构信息。 其实 ,早在 1936 年 Boersch[9 ]就已证明电子束经过磁透 镜聚焦后在后焦面上给出衍射谱 ,并指出可以用衍射束产 生暗场像及进行图像处理。可能是由于二次世界大战的关 系 ,这一重要发展直到 1944 年才由 Le Poole 在一台电镜中 加一个衍射透镜(既中间镜) 及选区光阑才得以在荷兰 Delft 大学的应用物理实验室中实现 ,而再经过十年才由 Ruska 设计并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 Elmiskop I 电镜中装有这种选 区衍射装置。选区衍射在商品电镜中的实现为合金中的晶 体结构研究开拓了广泛的应用前景 ,不但可以在电镜中看 到物镜物面上尺寸小到微米甚至纳米的颗粒的形貌 ,只要 改变中间镜的电流(也就是改变其焦距) 还可以得到这个微 小颗粒在物镜后焦面上的电子衍射图 ,从而计算出它的晶 胞参数。如果将电子束聚焦在试样上 ,还可以得到会聚束 电子衍射图 ,其中的每个衍射斑点都变成一个衍射盘 ,其中 的干涉条纹还带有晶体的对称信息。据此可以确定该微小 晶体的点及空间对称群 ,这对确定晶体结构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 ,还可以用这些电子衍射方法测定晶体间的取向关系、 孪晶关系、晶体相变、畴结构等。从这个角度来看 ,电子衍 射是 X射线衍射的补充和发展。有关选区衍射及会聚束 电子衍射及其在材料中的应用 ,可参考有关的两本中文编 著[10 ,11 ] 。 下面就准晶的发现讨论选区衍射在微米甚至纳米晶体 结构研究中的重要性。1984 年 Shechtman 等在急冷的 Al2 Mn 合金中观察到呈五次旋转对称的衍射图 ;衍射斑点明 锐 ,说明其中的原子排列是高度有序的 ;衍射斑点列的间距 不等 ,说明其中的原子排列是非周期性的[12 ] 。有人说这是 五次孪晶的复合电子衍射图 ,著名的结构化学家、诺贝尔化 学奖得主 Pauling 也这么看 ,他甚至说准晶是 Nonsense ! Shechtman等用微电子束逐一照射到约 2 微米颗粒的不同 部位 ,结果都给出同一五重旋转电子衍射图。选择一个衍 射束成暗场像 ,整个颗粒都变暗 ,说明这是一个相 ,不是五 个取向不同的孪晶。据此 ,他们在论文标题中称之为“具有 长程取向序而无平移对称序的金属相”,后来称为准晶体或 准晶。当时认为这是一种亚稳相。 其实 ,五重旋转对称准晶早在 1939 年在 Bradley 和 Gol2 dschmidt 研究 Al2Fe2Cu 三元合金平衡相图时就已经发现了 , 只不过当时不能标定其 X射线粉末衍射谱 ,只好称之为Ψ 相 ,成分大约是 Al65 Fe10 Cu25 ,在 600 - 800 ℃间是稳定相。 Bradley 以标定γ2黄铜的 X射线粉末照相而闻名于世 ,但对 准晶 的 非 常 复 杂 的 X 射 线 粉 末 衍 射 谱 也 无 能 为 力。 Al6Cu3Li 五重旋转对称准晶也在 1952 年测定的 Al2Cu2Li 三 元合金相图中出现 ,当时称之为 T2 相。近来的电子衍射研 究证明它们都是稳定的五重旋转准晶。此外 ,在一些工业 合金的时效或使用过程中也发现了五重旋转对称准晶 ,如 Hansen 等[13 ]在工业铝锰铸造合金中 ,胡正伟等[14 ] 在含钼、 铌的镍铬不锈钢中 ,刘平等[16 ] 在马氏体时效不锈钢中 ,罗 治平等[15 ]在含锌及稀土元素的镁合金中 ,先后发现了五重 旋转对称准晶。此外 ,最近还在大块锆基非晶合金的加热 晶化过程中发现五重旋转对称准晶[17 ] 。应当指出 ,这些准 晶沉淀颗粒细小 ,都是用选区电子衍射发现的。准晶可能 在过去的工业合金发展中就已存在 ,只不过是没用选区电 子衍射发现它而已。除了五重旋转对称准晶外 ,还有八重、 十重及十二重旋转对称准晶[18 ] 。因此可以说 ,准晶是在合 金中广泛存在的。为了将准晶及其它非周期性晶体包括在 晶体范围内 ,势必要对晶体必须有三维周期性这个传统定 义进行修正。因此国际晶体学会在 1992 年重新研究了晶 体的定义 ,暂定为“晶体是指任何给出基本上有明确衍射 : 图的固体 ,而非周期性晶体是指无周期性的晶体”。显然 , 如果没有微区电子衍射 ,准晶的发现几乎是不可能的。 3 衍衬像( Diffraction Contrast Image) 在电镜中实现衍射的另一成就(可能还是更大的成就) 就是可以利用晶体试样中由于不同取向的产生衍射差异产 生衍衬像。不但可以用透射束成明场像 ,晶体中满足布拉 格条件处变暗 ,还可以选择不同的衍射束成暗场像 ,晶体中 第 20 卷第 1 期 郭可信. 金相学史话(6) :电子显微镜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7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