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吴澄的卦统、卦主、卦变说 杨效雷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30387) 吴澄是元代中期最有声望的学者之一,与元初许衡并称。吴澄死 后,揭徯斯奉诏撰写的《神道碑》称:“皇元受命,天降真儒,北有 许衡,南有吴澄,所以恢宏至道,润色鸿业,有以知斯文末丧,景运 方兴。”0可见,在当时,舆论是以许、吴二人为南北学者之宗。《宋 元学案》也肯定许、吴是元代为数不多的大学者,另外加上了刘因 有元之学者,鲁斋(许衡)静修(刘因)草庐(吴澄)三人耳。” 许衡、刘因、吴澄三者相比,若论《易》学贡献,当首推吴澄。四 库馆臣称吴澄“解释经义,词简理明,融贯旧闻,亦颇赅洽,在元人 说《易》诸家,固终为巨擘焉”。③ 元代是象数《易》学进入成熟稳定阶段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 元代《易》学家们一方面对前代的《易》学成就进行总结、归纳、梳 理,对象数《易》学进行理论定位,另一方面,又在前代的基础上, 对象数《易》学的体例进行积极的创新和改良,从而完善了象数之学。 ④其中,吴澄的成就尤为突出。四库馆臣说:“自唐定正义,《易》遂 以王弼为宗,象数之学,久置不讲,澄为纂言,一决于象,史谓其能 尽破传注之穿凿,故言《易》者多宗之。”四库馆臣此言,稍显绝对, ①《吴文正集》附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黄宗羲辑,全祖望订补,冯云濠、王梓材校正:《宋元学案》卷9《静修学案》,道光26年(丙午)道 州何氏(绍基)刊本 《四库全书总目》卷4,页22下,中华书局 谢辉:《元代象数易学的成就》,《历史文献研究》第29辑,华东师大出版社,2010 5《四库全书总目》卷4,页23上,中华书局,19651 吴澄的卦统、卦主、卦变说 杨效雷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30387) 吴澄是元代中期最有声望的学者之一,与元初许衡并称。吴澄死 后,揭傒斯奉诏撰写的《神道碑》称:“皇元受命,天降真儒,北有 许衡,南有吴澄,所以恢宏至道,润色鸿业,有以知斯文未丧,景运 方兴。”①可见,在当时,舆论是以许、吴二人为南北学者之宗。《宋 元学案》也肯定许、吴是元代为数不多的大学者,另外加上了刘因: “有元之学者,鲁斋(许衡)、静修(刘因)、草庐(吴澄)三人耳。” ②许衡、刘因、吴澄三者相比,若论《易》学贡献,当首推吴澄。四 库馆臣称吴澄“解释经义,词简理明,融贯旧闻,亦颇赅洽,在元人 说《易》诸家,固终为巨擘焉”。③ 元代是象数《易》学进入成熟稳定阶段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 元代《易》学家们一方面对前代的《易》学成就进行总结、归纳、梳 理,对象数《易》学进行理论定位,另一方面,又在前代的基础上, 对象数《易》学的体例进行积极的创新和改良,从而完善了象数之学。 ④其中,吴澄的成就尤为突出。四库馆臣说:“自唐定正义,《易》遂 以王弼为宗,象数之学,久置不讲,澄为纂言,一决于象,史谓其能 尽破传注之穿凿,故言《易》者多宗之。”⑤四库馆臣此言,稍显绝对, ① 《吴文正集》附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 黄宗羲辑,全祖望订补,冯云濠、王梓材校正:《宋元学案》卷 91《静修学案》,道光 26 年(丙午)道 州何氏(绍基)刊本。 ③ 《四库全书总目》卷 4,页 22 下,中华书局,1965. ④ 谢辉:《元代象数易学的成就》,《历史文献研究》第 29 辑,华东师大出版社,2010. ⑤ 《四库全书总目》卷 4,页 23 上,中华书局,1965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