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于西学法庭之下,重新进行价值审判、价值重估。在西学掌握现代性专利权的情境下,中华 民族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被视为非现代性的,丧失了其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和 地位。在西方现代性学术规范的观照下、统摄下,中华民族绵延了两干多年,创造了中华文 明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全面退缩:在学术思想层面,具有生命智慧和智能创造的学 术方式、表达方式、言说方式,统统丧失了其合法性,被置于西方学术思想哲学合法性的非 法地位。这就是说,在西方价值观念、文化学术、思想哲学为中心主义的话语体系中,中华 民族自已的文化学术、思想哲学大化流行、唯变所适、生生不息,并为人类文明散出巨大贡 献的文化学术、思想哲学的合法地位却被西学所否定,中华民族传统话语、言说方式被西方 话语、言说方式所取代,其独特的学术、思想、哲学问思方式被西方致思方式所代替。这样, 中华民族文化学术出现了断裂现象,加上中国现代文化学术、思想哲学和教有的单向化,也 加胸了这个断裂的拉大。这使中华民族文化学术、思想哲学、以至思维和书写方式都被逐渐 纳入西方学术规范、思维模式之中,中华民族的文化学术、思想哲学自已的也不知道自己的 身份了,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譬如,说我们现在都没有自己的衣服穿了。这不是危言耸听,尽管服装店里衣服琳琅满 目、名牌无数:大街上花花绿绿、各式各样,然而我们只要出席重要会议,或接待外国人, 都会通知我们要穿“正装”,开始我搞不清楚什么是“正装”?总要问问清楚,后来不问也 知道是穿“西装“了。“西装”顾名思义就是西方的服饰,而非中华民族自己的服饰,所以 说我们没有自己的衣服穿了。 并不是反对服饰的多样化,拒斥不同民族、不同服饰的交流、吸收,互渗、互补,但作 为代表一个国家的形象出现,代表一个民族的文化表征,应该有自己中华民族的服饰,这种 服饰文化既吸收古今中外服饰文化之优,又适合现代人需要的服饰,钙名之日“国服"”。这 是因为一个国家、民族的服饰文化,是这个国家、民族的文化标志和文化符号,通俗地讲就 是这个国家、民族的照牌:它是这个国家、民族人文精神的体现:它深沉地蕴涵着这个国家、 民族的心理、气质、品格、神韵:它是这个国家、民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思维方式、风 俗习惯,乃至宗教信仰的衣现。它给人们以国家的认同感、民族的认同感、文化的认同感 以及宗教的认同感(譬如佛教和尚和尼姑的服饰,道教道士有道士的服饰)。这种认同感是 文化的亲和力、国家的凝聚力、民族的生命力的源泉。假如我们认同“西装”为“正装”, 即为中华民族正统的服装,那么,我们就会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认同西方的服饰文化, 慢慢地就会对西方文化产生一种亲切感,而对中华民族自已的文化(包括服饰文化)产生 This document is generated by free edition of Print2Flash.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