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也叫对等组设计、匹配组设计,是随机组设计的一种扩展。目的是使各组的 特性更加相同。这种设计可以控制组内变异和组间变异。 匹配被试就是对全部被试进行预备测验,测验的性质与正式实验的性质是类 似的,或者说是相关的,然后按测验成绩均匀地形成组。 配对组设计的步骤 第一步:让所以被试做“共同作业”,即接受预备测验,获得作业分数; 相同任务:如打靶;根据打靶成绩进行分组; 类似任务:如问题解决→不同种类问题解决; 相关任务:如智力测验→问题解决。 第二步,根据作业分数形成配对组。 配对设计的优缺点 优点:在实验处理之前,就把组间变异缩到最小,并使各组内变异比单独的 随机分配更接近相等。因此,这种设计能对被试个别差异给予更多的控制,小型 实验用配对设计,其效果比用随机分组的效果更为显著 缺点:实验者因分配被试而大大增加工作量。 (三)混合设计 混合设计是指在一个研究中有些自变量按组内设计安排,有些自变量按组间 设计安排。一般说来,如果一种自变量很可能会影响另一种自变量,那么对这些 自变量按组间设计安排,其余的自变量按组内设计安排 混合设计举例一 Johnson等(1983)用混合设计的方法比较抑郁者和非抑郁者的记忆成绩 他们假设,抑郁者比非抑郁者对于未完成的记忆任务的记忆效果更好 实验中,要求抑郁组和非抑郁组完成20项记忆任务,其中,10项记忆任务 在完成之前被打断。在全部任务完成后,要求被试回忆记忆任务的名称或尽可能 多地描述记忆任务。 比较 被试变量是组间设计(抑郁、非抑郁) 任务类型是组内设计(完成、未完成)。 混合设计举例 让被试以不同的背诵方式对一系列意义上没有联系的3个英语单词为一组 的材科进行加工,背诵的次数也不相同 背诵方式有4种,产生了4种实验条件:(1)数字条件。(2)机械背诵。(3) 造句背诵。(4)想象背诵。背诵次数分别为1,2,4,8,10次,每次背诵时间 为2秒也叫对等组设计、匹配组设计,是随机组设计的一种扩展。目的是使各组的 特性更加相同。这种设计可以控制组内变异和组间变异。 匹配被试就是对全部被试进行预备测验,测验的性质与正式实验的性质是类 似的,或者说是相关的,然后按测验成绩均匀地形成组。 配对组设计的步骤 第一步:让所以被试做“共同作业”,即接受预备测验,获得作业分数; 相同任务:如打靶;根据打靶成绩进行分组; 类似任务:如问题解决→不同种类问题解决; 相关任务:如智力测验→问题解决。 第二步,根据作业分数形成配对组。 配对设计的优缺点 优点:在实验处理之前,就把组间变异缩到最小,并使各组内变异比单独的 随机分配更接近相等。因此,这种设计能对被试个别差异给予更多的控制,小型 实验用配对设计,其效果比用随机分组的效果更为显著。 缺点:实验者因分配被试而大大增加工作量。 (三)混合设计 混合设计是指在一个研究中有些自变量按组内设计安排,有些自变量按组间 设计安排。一般说来,如果一种自变量很可能会影响另一种自变量,那么对这些 自变量按组间设计安排,其余的自变量按组内设计安排。 混合设计举例一 Johnson 等(1983)用混合设计的方法比较抑郁者和非抑郁者的记忆成绩。 他们假设,抑郁者比非抑郁者对于未完成的记忆任务的记忆效果更好。 实验中,要求抑郁组和非抑郁组完成 20 项记忆任务,其中,10 项记忆任务 在完成之前被打断。在全部任务完成后,要求被试回忆记忆任务的名称或尽可能 多地描述记忆任务。 比较 被试变量是组间设计(抑郁、非抑郁) 任务类型是组内设计(完成、未完成)。 混合设计举例二 让被试以不同的背诵方式对一系列意义上没有联系的 3 个英语单词为一组 的材科进行加工,背诵的次数也不相同。 背诵方式有 4 种,产生了 4 种实验条件: (1)数字条件。(2)机械背诵。 (3) 造句背诵。(4)想象背诵。背诵次数分别为 1, 2,4,8,10 次,每次背诵时间 为 2 秒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