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一节植物体内的必须元素(1学时】 1、植物体内的元素 2、植物必须的矿质元素和确定方法 3、植物必须元素的生理作用 4、作物缺素的诊断 第二节植物细胞对溶质的吸收(1.5学时) 1、生物膜 、被动吸收 主动吸收 第三节植物体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及运输(1.5学时) 1、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 教学内容2、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区域和过程 学时分配 3、血想部吸收质元素的因素 4、植物地上部分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5、矿质元素在体内的运输和利用 第四节氮的同化(1学时) 1、植物的氮源 2、硝酸盐的环原 3、氨的同化 第五节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1学时) 1、作物的需肥规律 2、合理追肥的指标 3、施肥增产的原因 4、发挥肥效的措施 矿质元素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然而植物对水和矿物的吸收不成比例, 根系对同一溶液的不同离子或同种盐中阴阳离子的吸收速率也不同,这表明根系为 小结 矿质元素的吸收具有选择吸收的特性。根系所吸收的溶质从根表皮运到中柱导管是 通过共质体和质外体两条途径,二者可同时交互进行。进入导管的离子和水随蒸腾流 一起上升。 1.用实验证明植物根系吸收矿质元素存在着主动吸收和被动吸收。 2.白天和夜晚硝酸还原速度是否相同?为什么? 3.试述硝态氮进入植物体被还原,以及合成氨基酸的过程。 4.试述矿质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生理作用(可在学习第四章后思考)。 本章节习 题思考题 为什么在叶菜类植物的栽培中常多施用氨肥,而栽培马铃薯和甘薯则较 多的施用钾肥? 7.为什么水稻秧苗在栽插后有一个叶色先落黄后返青的过程?11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第一节 植物体内的必须元素(1 学时) 1、植物体内的元素 2、植物必须的矿质元素和确定方法 3、植物必须元素的生理作用 4、作物缺素的诊断 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溶质的吸收(1.5 学时) 1、生物膜 2、被动吸收 3、主动吸收 第三节 植物体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及运输(1.5 学时) 1、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 2、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区域和过程 3、影响根部吸收矿质元素的因素 4、植物地上部分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5、矿质元素在体内的运输和利用 第四节 氮的同化(1 学时) 1、植物的氮源 2、硝酸盐的还原 3、氨的同化 第五节 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1 学时) 1、作物的需肥规律 2、合理追肥的指标 3、施肥增产的原因 4、发挥肥效的措施 小结 矿质元素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然而植物对水和矿物的吸收不成比例。 根系对同一溶液的不同离子或同种盐中阴阳离子的吸收速率也不同,这表明根系对 矿质元素的吸收具有选择吸收的特性。根系所吸收的溶质从根表皮运到中柱导管是 通过共质体和质外体两条途径,二者可同时交互进行。进入导管的离子和水随蒸腾流 一起上升。 本章节习 题思考题 1. 用实验证明植物根系吸收矿质元素存在着主动吸收和被动吸收。 2. 白天和夜晚硝酸还原速度是否相同?为什么? 3. 试述硝态氮进入植物体被还原,以及合成氨基酸的过程。 4.试述矿质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生理作用(可在学习第四章后思考)。 5. 试分析植物失绿(发黄)的可能原因。 6. 为什么在叶菜类植物的栽培中常多施用氮肥,而栽培马铃薯和甘薯则较 多的施用钾肥? 7. 为什么水稻秧苗在栽插后有一个叶色先落黄后返青的过程?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