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富农,土改前占有全部耕地的70%以上,土改后,运运,利用冬季农闲时间,组织农民学文化、学 下降为8%左右;占农村人口90%以上的贫雇政治。1950年全国农民上冬学的达2500万人以 农和中农,土改前占有的耕地不到全部耕地的上,1951年上常年夜校的农民有110余万人 30%,土改后则达到全部耕地的90%以上。 同时,翻身农民的子弟开始大量进入各级各类学 第二,土改使农村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校,接受文化知识教育。1952年与1949年相比 使农业生产得到很大的发展。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村在校小学生数量增加118%,中学生增加 使无地少地的农民不仅分得了土地,还分得了一1862%。随着贯彻新婚姻法、扫盲、爱国卫生等 些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它实现了生产关系的巨工作的开展,农村中普遍进行了扫除迷信、改革 大变革,解放了长期被压抑的生产力,提高了广陈规陋习等移风易俗活动,初步兴起了农村文化 大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热潮,这些都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 复与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关起到了重要作用 于这一点,可以从1949年到1952年主要农产 品产量的增长比率中得到验证。1952年我国粮注释: 食总产量比1949年增长4479%,棉花产量增长⊙⊙费正清等:《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936%0。经过土地改革,农民的生活得到较(199-1965)》,上海人民出版社19年版,第 大改善,原来农业人口中人数最多的贫雇农迅速72 页,第75页。 上升为中农,使中农成为农村中的绝大多数。 ◎《建囯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中央文献 第三,农业生产的发展以及农民生活质量的出版社192年版,第2535页 ④◎③《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 改善,使得农民购买力得到很大的提升,从而为年版,第14页,第73-74页,第47页,第138页。 新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农业生|⊙0O《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1年 产的发展,不仅保证了人民的基本粮食需求,还版,第123页,第1429页。 增加了工业原料。农民购买力的提高,也为工◎杜润生:《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 业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市场。据统计,仅在大决策纪实》,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 1951年,农民对工业品特别是对轻工业日用品③《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5年版 的购买力,就比190年提高了25%左右。完成第34页。 土地改革较早的东北老解放区农民购买力提高的《建园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中央文献 尤为显著,1950年比1949年提高57%,1951年出版社192年版,第21页 比1950年提高635%。同时,土改使农民以前《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 向地主缴纳的数亿斤粮食地租转化为国家财富 版,第190页 ⊙《长江日报》社论:《全面结束土地改革的工 从而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资金。这些都推动了新中作既须做完又须做好》,1952年12月9日。 国工业化的发展。据统计,在土改的三年中,全@费正清等:《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 国工业总产值增长 1965)》,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91页 第四,土改是新中国国民经济状况实现根本◎国家统计局:《关于一九五三年国民经济和文 好转的关键。工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使得国家化教育恢复与发展情况的公报》,栽《新华月报 财政收入由此逐步好转。据统计,在土地改革 4年第10期,第15页 进行的三年中,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了近3倍。到 囯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 1952年,国家的财政收支从赤字已经转化为略 版社1982年版,第154页。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有盈余。 第二卷(1949-1978),上卷,中共党史出版社, 此外,土地改革运动也大大促进了农村文化201年,第101页。 的发展。随着土改后农村经济的恢复,农民的文 (责编肖黎) 化需求也日益增加。各地农村普遍开展文化扫盲 C1994-2012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10 富农,土改前占有全部耕地的 70% 以上,土改后, 下降为 8% 左右 ;占农村人口 90% 以上的贫雇 农和中农,土改前占有的耕地不到全部耕地的 30%,土改后则达到全部耕地的 90% 以上。 第二,土改使农村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 使农业生产得到很大的发展。土地改革的完成, 使无地少地的农民不仅分得了土地,还分得了一 些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它实现了生产关系的巨 大变革,解放了长期被压抑的生产力,提高了广 大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 复与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关 于这一点,可以从 1949 年到 1952 年主要农产 品产量的增长比率中得到验证。1952 年我国粮 食总产量比 1949 年增长 44.79%,棉花产量增长 193.36% 。经过土地改革,农民的生活得到较 大改善,原来农业人口中人数最多的贫雇农迅速 上升为中农,使中农成为农村中的绝大多数。 第三,农业生产的发展以及农民生活质量的 改善,使得农民购买力得到很大的提升,从而为 新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农业生 产的发展,不仅保证了人民的基本粮食需求,还 增加了工业原料。农民购买力的提高,也为工 业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市场。据统计,仅在 1951 年,农民对工业品特别是对轻工业日用品 的购买力,就比 1950 年提高了 25% 左右。完成 土地改革较早的东北老解放区农民购买力提高的 尤为显著,1950 年比 1949 年提高 57%,1951 年 比 1950 年提高 63.5%。同时,土改使农民以前 向地主缴纳的数亿斤粮食地租转化为国家财富, 从而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资金。这些都推动了新中 国工业化的发展。据统计,在土改的三年中,全 国工业总产值增长 144.9%。 第四,土改是新中国国民经济状况实现根本 好转的关键。工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使得国家 财政收入由此逐步好转。据统计,在土地改革 进行的三年中,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了近 3 倍。到 1952 年,国家的财政收支从赤字已经转化为略 有盈余。 此外,土地改革运动也大大促进了农村文化 的发展。随着土改后农村经济的恢复,农民的文 化需求也日益增加。各地农村普遍开展文化扫盲 运运,利用冬季农闲时间,组织农民学文化、学 政治。1950 年全国农民上冬学的达 2500 万人以 上,1951 年上常年夜校的农民有 1100 余万人。 同时,翻身农民的子弟开始大量进入各级各类学 校,接受文化知识教育。1952 年与 1949 年相比, 农村在校小学生数量增加 111.8%,中学生增加 186.2%。随着贯彻新婚姻法、扫盲、爱国卫生等 工作的开展,农村中普遍进行了扫除迷信、改革 陈规陋习等移风易俗活动,初步兴起了农村文化 热潮, 这些都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 起到了重要作用。 注释: 费 正 清 等 : 《 剑 桥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史 (1949—1965)》,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 72页,第75页。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中央文献 出版社1992年版,第253页。 《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144页,第73-74页,第47页,第138页。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版,第1283页,第1429页。 杜润生:《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 大决策纪实》,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 《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第34页。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中央文献 出版社1992年版,第291页。 《邓小平文选》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 版,第190页。 《长江日报》社论:《全面结束土地改革的工 作既须做完又须做好》,1952年12月9日。 费正清等:《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 1965)》,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91页。 国家统计局:《关于一九五三年国民经济和文 化教育恢复与发展情况的公报》,载《新华月报》 1954年第10期,第15页。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 版社1982年版,第154页。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第二卷(1949-1978),上卷,中共党史出版社, 2011年,第101页。 (责编 肖黎)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