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对享有原有开放政策较迟的区域形成一定压力,如何探索并运行新形势下的扩大 对外开放的新路子,将成为促进该类地区经济发展的首要课题。此外,随着人口、 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尽快改变过去那种不顾环境后果的经济发展观念, 代之以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积极调整生产 方式和消费模式,将是各地区追求经济持续增长的必然选择。同时,随着国内资 源与市场的一体化进程是加快,跨省际的区域合作与协调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战 略的主旋律。 (二)河北省区域经济存在的突出问题 我省目前既成的相对的区域经济“特色”,因为掩盖或者代替不了区域经济 结构趋同的弊端,从现今来看,可以认为这说明我省在宏观生产力布局与发展区 域特色经济方面战略上存在较大的被动性,或者说顺其自然的结果造成了今天这 种局面。也就是说,如果着眼于未来20年全省经济的协调发展看,这种带有体 制遗留性质的特色格局,既不具备充分预期意义,也不适应当前经济环境的变化 形势。 1产业结构低级化趋同引发一系列经济问题 尽管90年代以来,我省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但受产业存量和发展 思路的影响,区域产业特色与趋同并行的状况依然严重存在。大部分地区将支柱 或主导产业集中在电子、化工、建材、机械和治金等方面,总体上明显表现为产 业结构的重型化和低级化。这不仅制约了我省区域特色经济格局的健康成长,不 利于我省整体竞争能力的持续增强,影响了我省经济未来预期发展的后劲:而且 造成不应有的资源浪费,特别是因生产能力过剩造成一批过剩企业,不利于未来 预期经济发展的轻装上阵。 2在地区差距有所扩大的同时,各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协调性尚未得到充分 发挥,表现为先进区域对落后区域的带动与辐射能力不足 各自为战、自目布局的经济决策方式还在助长着这种趋势。主要表现为,在 产业结构的发展上,各市趋同的结果必然导致资源与市场的双向掠夺性竞争格 局,在这种背景下,功能协调只能成为表面文章,带动辐射只能成为纸上谈兵。 3现行经济核心区经济运行质量不高 受到体制遗留的影响,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积累,各地级市自然而然地发 展成为各自所在区域的市级经济核心区,在这些经济核心区中,人均GDP在S000 元以下的有5个,既说明其经济运行的质量较为低下,也说明“核心区”之名不 符实。 此外,各市的支柱产业选择与预期培育重点的趋同也充分反映了这种特征。 在11个市级核心区中,将化工作为支柱产业的选择率高达72.7%、机械选择率 为54.5%、建材63.6%、治金45.5%、电子36.4%、机电和纺织均为27.3%。低对享有原有开放政策较迟的区域形成一定压力,如何探索并运行新形势下的扩大 对外开放的新路子,将成为促进该类地区经济发展的首要课题。此外,随着人口、 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尽快改变过去那种不顾环境后果的经济发展观念, 代之以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积极调整生产 方式和消费模式,将是各地区追求经济持续增长的必然选择。同时,随着国内资 源与市场的一体化进程是加快,跨省际的区域合作与协调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战 略的主旋律。 (二)河北省区域经济存在的突出问题 我省目前既成的相对的区域经济“特色”,因为掩盖或者代替不了区域经济 结构趋同的弊端,从现今来看,可以认为这说明我省在宏观生产力布局与发展区 域特色经济方面战略上存在较大的被动性,或者说顺其自然的结果造成了今天这 种局面。也就是说,如果着眼于未来 20 年全省经济的协调发展看,这种带有体 制遗留性质的特色格局,既不具备充分预期意义,也不适应当前经济环境的变化 形势。 1.产业结构低级化趋同引发一系列经济问题 尽管 90 年代以来,我省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但受产业存量和发展 思路的影响,区域产业特色与趋同并行的状况依然严重存在。大部分地区将支柱 或主导产业集中在电子、化工、建材、机械和冶金等方面,总体上明显表现为产 业结构的重型化和低级化。这不仅制约了我省区域特色经济格局的健康成长,不 利于我省整体竞争能力的持续增强,影响了我省经济未来预期发展的后劲;而且 造成不应有的资源浪费,特别是因生产能力过剩造成一批过剩企业,不利于未来 预期经济发展的轻装上阵。 2.在地区差距有所扩大的同时,各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协调性尚未得到充分 发挥,表现为先进区域对落后区域的带动与辐射能力不足 各自为战、盲目布局的经济决策方式还在助长着这种趋势。主要表现为,在 产业结构的发展上,各市趋同的结果必然导致资源与市场的双向掠夺性竞争格 局,在这种背景下,功能协调只能成为表面文章,带动辐射只能成为纸上谈兵。 3.现行经济核心区经济运行质量不高 受到体制遗留的影响,经过改革开放 20 年的积累,各地级市自然而然地发 展成为各自所在区域的市级经济核心区,在这些经济核心区中,人均 GDP 在 5000 元以下的有 5 个,既说明其经济运行的质量较为低下,也说明“核心区”之名不 符实。 此外,各市的支柱产业选择与预期培育重点的趋同也充分反映了这种特征。 在 11 个市级核心区中,将化工作为支柱产业的选择率高达 72.7%、机械选择率 为 54.5%、建材 63.6%、冶金 45.5%、电子 36.4%、机电和纺织均为 27.3%。低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