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表5.4 等标污染负荷法 公式 备注 废水中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P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t: 荷计算公式 C—污染物的实測浓度值,mgl ca污染物的允许排放浓度标准与C同单位的 某污染物的等标污染 数值,无因次量 负荷(P —污废水排放量,m。 废气中污染物的等标污染/污的等标污梨负荷,l; 计算公式 C污染物的实測浓度平均值,mgmx3 c污染物的允许排放浓度标准与C同单位的 数值,无因次量 废气中1污染物的介质排放流量,my3 某污染源』的等标 5染源中各污染物1,2.n的等标污染负荷之 和,为污染源j的等标污染负荷 评价区域的等标污染 按调查区域内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P大小排 负荷(P pr=2P 列,将累计百分比大于80%左右的污染源列为区域内 主要污染源。 评价区域内某污染物 按评价区域丙某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Ps大小排 的总等标污染负荷(P2 P=∑P 序,分别计算百分比及累计百分比,将累计百分比大 于80z左右的污染物列为该区域的主要污染物 污染物排放量排序是直接评价某种污染物的主要 污染源污染负荷比=2×10% 污染源的最简单方法。实施总量控制规戈时,针对区 域总量控制的主要污染物,对排放这一主要污染物的 污染源进行总量排序。 区域主要污染物的选择,主要是根据区域的主要环 污染物i的污染负荷 境问题,或是根据环境质量评价结果来确定 K,=×100% 比(x 针对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首先要有污染源排放量 清单,然后排序,再选出占污染物总量90%以上的污 染源,进行总量控制规划。 第二节环境目标和指标体系 环境目标 1.概念 环境目标是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对规划与管理对象未来某一阶段环境质量状况 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所作的规定。环境目标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做到经济上合理、技 术上可行和社会上满意。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环境目标对人类活动的指导作用。环境目标应具 有一般发展目标的共性,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协调,并保证目标的可实施性和先进性。 2.类型第二节 环境目标和指标体系 一、环境目标 1. 概念 环境目标是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对规划与管理对象未来某一阶段环境质量状况 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所作的规定。环境目标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做到经济上合理、技 术上可行和社会上满意。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环境目标对人类活动的指导作用。环境目标应具 有一般发展目标的共性,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协调,并保证目标的可实施性和先进性。 2. 类型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