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分类 项目 说明 宏观目标 对规划区在规划期内应达到的环境目标总体上的规定。 羊细目标 按照环境要素、功能区划对规划区在规划期内目标的具体规定。 环境质量目标包括大气、水环境质量目标、噪声控制目标以及生态环境目标等 环境污染总量主要由工业或行业污染控制目标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目标构成 控制目标 目的 境污染 主要包括大气、水体、固体废物和噪声污染控制目标等 生态保护目标主要包括保护森林资源、草原资源、野生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和 水资源等生态资源的规划目标等 环境管理目标包括组织、协调、监督等项管理目标,实施环境规划,执行各项环境法规以 及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等项管理目标 间短期目标目标准确、定量、具体,体现出很强的可操作性 中期目标 包含具体的定量目标,也包含定性目标 长期目标 主要是有战略意义的宏观要求。 空间范围包括国家、省区、县市各级环境目标,对特定的森林、草原、流域、海域和山区也可规定其相应 3.确定环境目标的原则 确定环境目标必须以规划区环境特征、性质和功能为基础,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想为依 据,满足人们生存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基本要求、现有技术经济条件,并可以时空分解和量化。 4.环境目标的可达性分析 ■经过调査、分析和预测,确定出环境目标后,还要对目标进行可达性分析,并及时反馈回来对 目标进行修改完善,以使目标准确可行。 通常包括环境保护投资分析、技术力量分析、污染负荷削减能力分析和其它分析等 阅读材料:健康长江指标体系出台 资料来源:(慧聪网)Phttp://info.waterhc360.com/2005/04/18085552261.shtml 早期的河流健康评价主要采取指示物种法,但这种方法不足以反映河流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特别是不能反映人水之间的互动关系,更为科学的方法是采取指标体系法。根据健康长江评价 目标和实际需要,提出了由总目标层、系统层、状态层和要素层4级构成的健康长江评价指标 体系 总目标层是指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系统层是指包括生态环境保护系统、防洪安全 保障系统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系统。状态层是指在系统层下设置水土资源与水环境状况、河流完 整性与稳定性、水生物多样性、蓄泄能力、服务能力5个状态层。要素层是指采用可以获得的定 量指标或定性指标反映长江的健康状况,定量指标有河道生态需水量满足程度、水功能区水质 达标率、水土流失比例、血吸虫病传播阻断率、湿地保留率、优良河势保持率、鱼类生物完整 性指数、防洪工程措施完善率、防洪非工程措施完善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万元GDP用水、饮 水安全保证率、城镇供水保证率、灌溉保证率、水能资源利用率、通航水深保证率等16个,定 性指标有珍稀水生动物存活状况、水系连通性2个3. 确定环境目标的原则 确定环境目标必须以规划区环境特征、性质和功能为基础,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想为依 据,满足人们生存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基本要求、现有技术经济条件,并可以时空分解和量化。 4. 环境目标的可达性分析 ◼经过调查、分析和预测,确定出环境目标后,还要对目标进行可达性分析,并及时反馈回来对 目标进行修改完善,以使目标准确可行。 ◼ 通常包括环境保护投资分析、技术力量分析、污染负荷削减能力分析和其它分析等。 阅读材料:健康长江指标体系出台 资料来源:(慧聪网 )Phttp://info.water.hc360.com/2005/04/18085552261.shtml 早期的河流健康评价主要采取指示物种法,但这种方法不足以反映河流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特别是不能反映人水之间的互动关系,更为科学的方法是采取指标体系法。根据健康长江评价 目标和实际需要,提出了由总目标层、系统层、状态层和要素层4级构成的健康长江评价指标 体系: 总目标层是指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系统层是指包括生态环境保护系统、防洪安全 保障系统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系统。状态层是指在系统层下设置水土资源与水环境状况、河流完 整性与稳定性、水生物多样性、蓄泄能力、服务能力5个状态层。要素层是指采用可以获得的定 量指标或定性指标反映长江的健康状况,定量指标有河道生态需水量满足程度、水功能区水质 达标率、水土流失比例、血吸虫病传播阻断率、湿地保留率、优良河势保持率、鱼类生物完整 性指数、防洪工程措施完善率、防洪非工程措施完善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万元GDP用水、饮 水安全保证率、城镇供水保证率、灌溉保证率、水能资源利用率、通航水深保证率等16个,定 性指标有珍稀水生动物存活状况、水系连通性2个。 分类 项目 说 明 管理 层次 宏观目标 对规划区在规划期内应达到的环境目标总体上的规定。 详细目标 按照环境要素、功能区划对规划区在规划期内目标的具体规定。 内容 环境质量目标 包括大气、水环境质量目标、噪声控制目标以及生态环境目标等。 环境污染总量 控制目标 主要由工业或行业污染控制目标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目标构成。 目的 环境污染 控制目标 主要包括大气、水体、固体废物和噪声污染控制目标等。 生态保护目标 主要包括保护森林资源、草原资源、野生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和 水资源等生态资源的规划目标等。 环境管理目标 包括组织、协调、监督等项管理目标,实施环境规划,执行各项环境法规以 及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等项管理目标。 时间 短期目标 目标准确、定量、具体,体现出很强的可操作性。 中期目标 包含具体的定量目标,也包含定性目标。 长期目标 主要是有战略意义的宏观要求。 空间范围 包括国家、省区、县市各级环境目标,对特定的森林、草原、流域、海域和山区也可规定其相应 目标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