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组,因为他虽在法国生活长达5年时间,但主要在勤工,只上过很短时间的法语课,会简单的生活会 话,并没有真正能够熟练地听、说法语。 尽管俄语是极难学的语言,成为学习的最大障碍,但邓小平并没有气馁,他在莫斯科中山大学 的所有时间都很高兴,因为他感到自己是自由的,没有维持生活的压力,没有军警追击之忧。这使 他能够以极大的兴趣投入学习中。他心态乐观,在中山大学的图书馆,每每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孜 孜不倦顽强地学习。对他来说,尽管学俄语像学法语一样,感觉非常艰难,总是学不透,但社会学 科课程,如联共(布)历史、社会发展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等课程他都得了优秀。大学里有不少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布哈林著作的中文译本,这些书邓小平都特别重视。也就是在那 时,他开始关注这些理论书籍。 在莫斯科的生活,与邓小平在法国的五年有着根本性的不同,在法国,邓小平为赚一点点生活 费而拚命打工,或是靠失业救济金勉强度日。而列宁创建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实行的新经济政 策,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充分的显现。整个苏联经济建设蒸蒸日上,国家和个体 并驾齐驱生产,使苏联的市场更加繁荣。新的商场、饭店、咖啡馆纷纷开张,宾客熙熙攘攘。中山 大学里的生活供应丰富,从没缺过鸡鸭鱼肉,一日三餐营养丰富,比如早餐,有鸡蛋、夹着奶油的 面包、牛奶、红肠和红茶,有时甚至还有珍贵的鱼子酱供应。学校的后勤服务也极为周到。中国学 生有吃俄餐或中餐的选择。学生的业余生活也很丰富,各种活动组织得很认真,有参观博物馆、各 种展览,去剧院等。1926年夏天,学校还组织邓小平和他的同学去列宁格勒游览,领略了这座北方 水城的风情。 党小组长:批评与自我批评 在中山大学就读期间,党务工作占用了邓小平大量时间。开学后不久,邓小平就在中山大学全 体团员会议上被选入学校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局,而第七小组的党员同学推选他为本小组的 党小组组长。 由此,他也被卷入了尖锐的派系斗争中。1926年初,任卓宣提出“会议第一,学习第二;实践 第一,理论第二”的口号。学生中出现了关注党务会议的一派,和将注意力放在学习上的一派,后 者被公开抨击为“学院派”和“个人主义”,而那些在漫长的无休无止会议中没有坚持到会议结 束、就去食堂吃午饭的学生,则被批判成“小资产阶级”和“利己主义者”。许多老师对此不满, 校长拉狄克本人表示出更加强烈的愤怒。他虽曾是列宁近卫队成员,但他也是这世界上最珍视个人 自由的人。1926年2月18日,在中山大学全体党员会议上,他和中共莫斯科支部的领导者进行了讨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