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史、通史;社会形态发展史;哲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以《资本论》为 主);经济地理:列宁主义。中山大学还有一门重要课程就是军事训练。 学期设置为2年,学生每周上6天课,每天8个小时,从1926年下半年开始 周一至周三每天 8小时、周四至周六每天6小时。学习方法是教授先讲课(用俄语,但有中文翻译):然后学生提问, 教授解答:再次由学生开讨论会,自由辩论:最后由教授作总结发言。 如果说在法国“勤工俭学”主要是在做工参加革命活动,那么,在中山大学学习的一切,对于 邓小平来讲都是全新的马克思主义基础性理论学习。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来莫斯科就是为了“弄清 楚什么是共产主义”。他在填写中山大学入学履历时写道,“我过去在西欧团体工作时,每每感觉 到能力的不足,以至往往发生错误。因此我便早有来俄学习的决心。不过因为经济的困难,使我不 能如愿以偿”,“我更感觉到而且大家都感觉到我对于共产主义的研究太粗浅”,“我能留俄一 天,我便要努力研究一天,务使自己对于共产主义有一个相当的认识。我还觉得我们东方的青年, 自由意志颇觉浓厚,而且思想行动也很难系统化,这实对我们将来的工作大有妨碍。所以,我来俄 国的志愿,尤其是要来受铁的纪律的训练,共产主义的洗礼,把我的思想行动都成为一贯的共产主 义化。我来莫斯科的时候,便已打定主意,更坚决地把我的身子交给我们的党,交给本阶级。从此 以后,我愿意绝对的受党的训练,听党的指挥,始终为无产阶级利益而斗争”。 在中山大学就学的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已受过中高等教育,有的文化基础比较差。学生 中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了解程度也相差甚远。针对这一情况,学校根据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按照 学生具体情况来分小组。对程度较差的学生设有预备班,进行初级教育。对俄语程度较高的设有翻 译速成班。 中山大学把学生分为30个小组,每组25一40人,邓小平被分在第七学习小组,分在第七小组的学 生被认为将来无论在共产党内还是在国民党内都是更有政治前途的学生。和邓小平同在一个组学习 的有傅钟、叔父邓绍圣,还有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还有汪精卫的外侄陈春圃(陈璧 君的远房侄子),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于右任的女婿屈武,以及后来成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组 织部部长的谷正鼎,后来成为国民党行政院内政部政务次长的邓文仪、国民党南京市党部主任委员 肖赞育以及谷正纲。第七组又被称作“理论家小组”。 中山大学是用俄语授课的,这让才到苏联的邓小平及他的同学们感觉学习负担非常重。这当然 也影响了中山大学的教学进度安排。上课时一半时间要用于口译,但口译不能总是完全符合原意。 但学校别无选择,中山大学没有中文授课的师资力量,有法语授课的小组,邓小平没有去法文小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